ARP的请求与应答都是依赖ARP报文结构进行的,ARP报文是放在以太网数据帧中进行发送的,所以下图会将以太网首部一同画出来,具体见图 10‑5。
![](https://box.kancloud.cn/89188704ea640dcd055e66600299866c_927x372.png)
在ARP表建立前,主机并不知道目标MAC地址,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只能通过广播的方式将ARP请求包发送出去,处于同一局域网的主机都能接收到广播的数据包。所以一开始目标MAC地址是FF-FF-FF-FF-FF-FF,而以太网首部的帧类型是有多种,对于ARP数据包来说,其值为0x0806,对于IP数据报来说,其值为0x0800,此处我们只需简单了解一下即可,无需记住。
接下来就是ARP报文部分,ARP也是一种协议,也有ARP首部,在ARP首部一开始的2个字节存储的是硬件类型,表示要知道目标网卡的硬件类型,其中,值为1表示以太网地址,其他还可能表示令牌环地址;接下来还有2字节的协议类型,其中,0x0800表示IP地址,其他还可能是ICMP/IGMP等;接下来有1个字节表示硬件地址长度,指出该报文中硬件地址的长度,对于以太网,它的值为6;还有1字节的协议地址长度,对于ARP请求或应答来说,该值为4;ARP首部最后的op字段用于记录ARP操作的类型,分别是:
ARP请求,其值为1。
ARP应答,其值为2。
RARP请求,其值为3。
RARP应答,其值为4。
我们只关心ARP的请求与应答即可,RARP是逆地址解析协议,在这里我们就不用去了解,它在网络中基本已经被淘汰,用于主机在启动的时候获得自己的IP地址。
对于ARP首部后面的四个字段分别是源MAC地址、源IP地址、目标MAC地址、目标IP地址,这些就是比较简单的了。
在ARP请求包中,除了目标MAC地址是未知以为,其他地址3个字段都应该填写正确,然后通过广播的形式将该ARP请求包发送出去,目标主机接收到该请求包后判断目标IP地址与自身IP地址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返回ARP应答;对应ARP应答包,只需要把自己的MAC地址填充进去,并且请求包的源主机信息与目标主机信息进行交换位置,然后把op字段设置为2,就返回ARP应答包即可。
注意,在发送ARP请求包的时候,以太网首部的目标MAC地址是FF-FF-FF-FF-FF-FF,而ARP首部目标MAC地址为00-00-00-00-00-00-00,这里千万不要混淆。
在LwIP中,使用了大量的数据结构对ARP进行描述,比较麻烦,我们暂时不用去学它,只要知道原理是这样子的即可,关于这些数据结构的定义位于etharp.h 、ethernet.h等头文件中,具体见代码清单 10-6。
```
1 #define ETH_HWADDR_LEN 6 //以太网地址长度
2
3 truct eth_addr //以太网地址结构体
4 {
5 PACK_STRUCT_FLD_8(u8_t addr[ETH_HWADDR_LEN]);
6 } PACK_STRUCT_STRUCT;
7
8 struct eth_hdr //以太网首部
9 {
10 PACK_STRUCT_FLD_S(struct eth_addr dest); //以太网目标MAC地址
11 PACK_STRUCT_FLD_S(struct eth_addr src); //以太网源MAC地址
12 PACK_STRUCT_FIELD(u16_t type); //帧类型
13 } PACK_STRUCT_STRUCT;
14
15 struct etharp_hdr //ARP报文
16 {
17 PACK_STRUCT_FIELD(u16_t hwtype); //硬件类型
18 PACK_STRUCT_FIELD(u16_t proto); //协议类型
19 PACK_STRUCT_FLD_8(u8_t hwlen); //硬件地址长度
20 PACK_STRUCT_FLD_8(u8_t protolen); //协议地址长度
21 PACK_STRUCT_FIELD(u16_t opcode); //op字段
22 /* 以上是ARP报文首部 */
23
24 PACK_STRUCT_FLD_S(struct eth_addr shwaddr); //源MAC地址
25 PACK_STRUCT_FLD_S(struct ip4_addr_wordaligned sipaddr);//源ip地址
26 PACK_STRUCT_FLD_S(struct eth_addr dhwaddr); //目标MAC地址
27 PACK_STRUCT_FLD_S(struct ip4_addr_wordaligned dipaddr);//目标ip地址
28 } PACK_STRUCT_STRUCT;
29
30 enum etharp_opcode //op字段操作
31 {
32 ARP_REQUEST = 1, //请求包
33 ARP_REPLY = 2 //应答包
34 };
```
为了加深理解,我们使用wireshark网络抓包工具形象地讲解报文格式与内容,关于wireshark网络抓包工具的使用方式我们就不做过多讲解,打开工具,然后抓取电脑网络中的数据包,具体见图 10‑6。
![](https://box.kancloud.cn/a71e9bfabdc65be0e4708b7a9a48de2c_1425x800.png)
然后我们找到ARP协议,双击进行查看ARP协议中的数据包,然后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ARP协议是一个请求包,而第二个ARP协议是一个应答包,具体见图 10‑7与图 10‑8 。
![](https://box.kancloud.cn/ea388ea8e5b36ff3baa7d2441cde8ad4_868x531.png)
![](https://box.kancloud.cn/66e2cdccc3aaf78cd1f733b99d8b5dab_868x506.png)
- 说明
- 第1章:网络协议简介
- 1.1:常用网络协议
- 1.2:网络协议的分层模型
- 1.3:协议层报文间的封装与拆封
- 第2章:LwIP简介
- 2.1:LwIP的优缺点
- 2.2:LwIP的文件说明
- 2.2.1:如何获取LwIP源码文件
- 2.2.2:LwIP文件说明
- 2.3:查看LwIP的说明文档
- 2.4:使用vscode查看源码
- 2.4.1:查看文件中的符号列表(函数列表)
- 2.4.2:函数定义跳转
- 2.5:LwIP源码里的example
- 2.6:LwIP的三种编程接口
- 2.6.1:RAW/Callback API
- 2.6.2:NETCONN API
- 2.6.3:SOCKET API
- 第3章:开发平台介绍
- 3.1:以太网简介
- 3.1.1:PHY层
- 3.1.2:MAC子层
- 3.2:STM32的ETH外设
- 3.3:MII 和 RMII 接口
- 3.4:PHY:LAN8720A
- 3.5:硬件设计
- 3.6:软件设计
- 3.6.1:获取STM32的裸机工程模板
- 3.6.2:添加bsp_eth.c与bsp_eth.h
- 3.6.3:修改stm32f4xx_hal_conf.h文件
- 第4章:LwIP的网络接口管理
- 4.1:netif结构体
- 4.2:netif使用
- 4.3:与netif相关的底层函数
- 4.4:ethernetif.c文件内容
- 4.4.1:ethernetif数据结构
- 4.4.2:ethernetif_init()
- 4.4.3:low_level_init()
- 第5章:LwIP的内存管理
- 5.1:几种内存分配策略
- 5.1.1:固定大小的内存块
- 5.1.2:可变长度分配
- 5.2:动态内存池(POOL)
- 5.2.1:内存池的预处理
- 5.2.2:内存池的初始化
- 5.2.3:内存分配
- 5.2.4:内存释放
- 5.3:动态内存堆
- 5.3.1:内存堆的组织结构
- 5.3.2:内存堆初始化
- 5.3.3:内存分配
- 5.3.4:内存释放
- 5.4:使用C库的malloc和free来管理内存
- 5.5:LwIP中的配置
- 第6章:网络数据包
- 6.1:TCP/IP协议的分层思想
- 6.2:LwIP的线程模型
- 6.3:pbuf结构体说明
- 6.4:pbuf的类型
- 6.4.1:PBUF_RAM类型的pbuf
- 6.4.2:PBUF_POOL类型的pbuf
- 6.4.3:PBUF_ROM和PBUF_REF类型pbuf
- 6.5:pbuf_alloc()
- 6.6:pbuf_free()
- 6.7:其它pbuf操作函数
- 6.7.1:pbuf_realloc()
- 6.7.2:pbuf_header()
- 6.7.3:pbuf_take()
- 6.8:网卡中使用的pbuf
- 6.8.1:low_level_output()
- 6.8.2:low_level_input()
- 6.8.3:ethernetif_input()
- 第7章:无操作系统移植LwIP
- 7.1:将LwIP添加到裸机工程
- 7.2:移植头文件
- 7.3:移植网卡驱动
- 7.4:LwIP时基
- 7.5:协议栈初始化
- 7.6:获取数据包
- 7.6.1:查询方式
- 7.6.2:ping命令详解
- 7.6.3:中断方式
- 第8章:有操作系统移植LwIP
- 8.1:LwIP中添加操作系统
- 8.1.1:拷贝FreeRTOS源码到工程文件夹
- 8.1.2:添加FreeRTOS源码到工程组文件夹
- 8.1.3:指定FreeRTOS头文件的路径
- 8.1.4:修改stm32f10x_it.c
- 8.2:lwipopts.h文件需要加入的配置
- 8.3:sys_arch.c/h文件的编写
- 8.4:网卡底层的编写
- 8.5:协议栈初始化
- 8.6:移植后使用ping测试基本响应
- 第9章:LwIP一探究竟
- 9.1:网卡接收数据的流程
- 9.2:内核超时处理
- 9.2.1:sys_timeo结构体与超时链表
- 9.2.2:注册超时事件
- 9.2.3:超时检查
- 9.3:tcpip_thread线程
- 9.4:LwIP中的消息
- 9.4.1:消息结构
- 9.4.2:数据包消息
- 9.4.3:API消息
- 9.5:揭开LwIP神秘的面纱
- 第10章:ARP协议
- 10.1:链路层概述
- 10.2:MAC地址的基本概念
- 10.3:初识ARP
- 10.4:以太网帧结构
- 10.5:IP地址映射为物理地址
- 10.6:ARP缓存表
- 10.7:ARP缓存表的超时处理
- 10.8:ARP报文
- 10.9:发送ARP请求包
- 10.10:数据包接收流程
- 10.10.1:以太网之数据包接收
- 10.10.2:ARP数据包处理
- 10.10.3:更新ARP缓存表
- 10.11:数据包发送流程
- 10.11.1:etharp_output()函数
- 10.11.2:etharp_output_to_arp_index()函数
- 10.11.3:etharp_query()函数
- 第11章:IP协议
- 11.1:IP地址.md
- 11.1.1:概述
- 11.1.2:IP地址编址
- 11.1.3:特殊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