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 语言模型数据集(周杰伦专辑歌词)
本节将介绍如何预处理一个语言模型数据集,并将其转换成字符级循环神经网络所需要的输入格式。为此,我们收集了周杰伦从第一张专辑《Jay》到第十张专辑《跨时代》中的歌词,并在后面几节里应用循环神经网络来训练一个语言模型。当模型训练好后,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模型来创作歌词。
## 6.3.1 读取数据集
首先读取这个数据集,看看前40个字符是什么样的。
``` python
import torch
import random
import zipfile
with zipfile.ZipFile('../../data/jaychou_lyrics.txt.zip') as zin:
with zin.open('jaychou_lyrics.txt') as f:
corpus_chars = f.read().decode('utf-8')
corpus_chars[:40]
```
输出:
```
'想要有直升机\n想要和你飞到宇宙去\n想要和你融化在一起\n融化在宇宙里\n我每天每天每'
```
这个数据集有6万多个字符。为了打印方便,我们把换行符替换成空格,然后仅使用前1万个字符来训练模型。
``` python
corpus_chars = corpus_chars.replace('\n', ' ').replace('\r', ' ')
corpus_chars = corpus_chars[0:10000]
```
## 6.3.2 建立字符索引
我们将每个字符映射成一个从0开始的连续整数,又称索引,来方便之后的数据处理。为了得到索引,我们将数据集里所有不同字符取出来,然后将其逐一映射到索引来构造词典。接着,打印`vocab_size`,即词典中不同字符的个数,又称词典大小。
``` python
idx_to_char = list(set(corpus_chars))
char_to_idx = dict([(char, i) for i, char in enumerate(idx_to_char)])
vocab_size = len(char_to_idx)
vocab_size # 1027
```
之后,将训练数据集中每个字符转化为索引,并打印前20个字符及其对应的索引。
``` python
corpus_indices = [char_to_idx[char] for char in corpus_chars]
sample = corpus_indices[:20]
print('chars:', ''.join([idx_to_char[idx] for idx in sample]))
print('indices:', sample)
```
输出:
```
chars: 想要有直升机 想要和你飞到宇宙去 想要和
indices: [250, 164, 576, 421, 674, 653, 357, 250, 164, 850, 217, 910, 1012, 261, 275, 366, 357, 250, 164, 850]
```
我们将以上代码封装在`d2lzh_pytorch`包里的`load_data_jay_lyrics`函数中,以方便后面章节调用。调用该函数后会依次得到`corpus_indices`、`char_to_idx`、`idx_to_char`和`vocab_size`这4个变量。
## 6.3.3 时序数据的采样
在训练中我们需要每次随机读取小批量样本和标签。与之前章节的实验数据不同的是,时序数据的一个样本通常包含连续的字符。假设时间步数为5,样本序列为5个字符,即“想”“要”“有”“直”“升”。该样本的标签序列为这些字符分别在训练集中的下一个字符,即“要”“有”“直”“升”“机”。我们有两种方式对时序数据进行采样,分别是随机采样和相邻采样。
### 6.3.3.1 随机采样
下面的代码每次从数据里随机采样一个小批量。其中批量大小`batch_size`指每个小批量的样本数,`num_steps`为每个样本所包含的时间步数。
在随机采样中,每个样本是原始序列上任意截取的一段序列。相邻的两个随机小批量在原始序列上的位置不一定相毗邻。因此,我们无法用一个小批量最终时间步的隐藏状态来初始化下一个小批量的隐藏状态。在训练模型时,每次随机采样前都需要重新初始化隐藏状态。
``` python
# 本函数已保存在d2lzh_pytorch包中方便以后使用
def data_iter_random(corpus_indices, batch_size, num_steps, device=None):
# 减1是因为输出的索引x是相应输入的索引y加1
num_examples = (len(corpus_indices) - 1) // num_steps
epoch_size = num_examples // batch_size
example_indices = list(range(num_examples))
random.shuffle(example_indices)
# 返回从pos开始的长为num_steps的序列
def _data(pos):
return corpus_indices[pos: pos + num_steps]
if device is None:
device = torch.device('cuda'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
for i in range(epoch_size):
# 每次读取batch_size个随机样本
i = i * batch_size
batch_indices = example_indices[i: i + batch_size]
X = [_data(j * num_steps) for j in batch_indices]
Y = [_data(j * num_steps + 1) for j in batch_indices]
yield torch.tensor(X, dtype=torch.float32, device=device), torch.tensor(Y, dtype=torch.float32, device=device)
```
让我们输入一个从0到29的连续整数的人工序列。设批量大小和时间步数分别为2和6。打印随机采样每次读取的小批量样本的输入`X`和标签`Y`。可见,相邻的两个随机小批量在原始序列上的位置不一定相毗邻。
``` python
my_seq = list(range(30))
for X, Y in data_iter_random(my_seq, batch_size=2, num_steps=6):
print('X: ', X, '\nY:', Y, '\n')
```
输出:
```
X: tensor([[18., 19., 20., 21., 22., 23.],
[12., 13., 14., 15., 16., 17.]])
Y: tensor([[19., 20., 21., 22., 23., 24.],
[13., 14., 15., 16., 17., 18.]])
X: tensor([[ 0., 1., 2., 3., 4., 5.],
[ 6., 7., 8., 9., 10., 11.]])
Y: tensor([[ 1., 2., 3., 4., 5., 6.],
[ 7., 8., 9., 10., 11., 12.]])
```
### 6.3.3.2 相邻采样
除对原始序列做随机采样之外,我们还可以令相邻的两个随机小批量在原始序列上的位置相毗邻。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小批量最终时间步的隐藏状态来初始化下一个小批量的隐藏状态,从而使下一个小批量的输出也取决于当前小批量的输入,并如此循环下去。这对实现循环神经网络造成了两方面影响:一方面,
在训练模型时,我们只需在每一个迭代周期开始时初始化隐藏状态;另一方面,当多个相邻小批量通过传递隐藏状态串联起来时,模型参数的梯度计算将依赖所有串联起来的小批量序列。同一迭代周期中,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梯度的计算开销会越来越大。
为了使模型参数的梯度计算只依赖一次迭代读取的小批量序列,我们可以在每次读取小批量前将隐藏状态从计算图中分离出来。我们将在下一节(循环神经网络的从零开始实现)的实现中了解这种处理方式。
``` python
# 本函数已保存在d2lzh_pytorch包中方便以后使用
def data_iter_consecutive(corpus_indices, batch_size, num_steps, device=None):
if device is None:
device = torch.device('cuda'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
corpus_indices = torch.tensor(corpus_indices, dtype=torch.float32, device=device)
data_len = len(corpus_indices)
batch_len = data_len // batch_size
indices = corpus_indices[0: batch_size*batch_len].view(batch_size, batch_len)
epoch_size = (batch_len - 1) // num_steps
for i in range(epoch_size):
i = i * num_steps
X = indices[:, i: i + num_steps]
Y = indices[:, i + 1: i + num_steps + 1]
yield X, Y
```
同样的设置下,打印相邻采样每次读取的小批量样本的输入`X`和标签`Y`。相邻的两个随机小批量在原始序列上的位置相毗邻。
``` python
for X, Y in data_iter_consecutive(my_seq, batch_size=2, num_steps=6):
print('X: ', X, '\nY:', Y, '\n')
```
输出:
```
X: tensor([[ 0., 1., 2., 3., 4., 5.],
[15., 16., 17., 18., 19., 20.]])
Y: tensor([[ 1., 2., 3., 4., 5., 6.],
[16., 17., 18., 19., 20., 21.]])
X: tensor([[ 6., 7., 8., 9., 10., 11.],
[21., 22., 23., 24., 25., 26.]])
Y: tensor([[ 7., 8., 9., 10., 11., 12.],
[22., 23., 24., 25., 26., 27.]])
```
## 小结
* 时序数据采样方式包括随机采样和相邻采样。使用这两种方式的循环神经网络训练在实现上略有不同。
-----------
> 注:除代码外本节与原书此节基本相同,[原书传送门](https://zh.d2l.ai/chapter_recurrent-neural-networks/lang-model-dataset.html)
- Home
- Introduce
- 1.深度学习简介
- 深度学习简介
- 2.预备知识
- 2.1环境配置
- 2.2数据操作
- 2.3自动求梯度
- 3.深度学习基础
- 3.1 线性回归
- 3.2 线性回归的从零开始实现
- 3.3 线性回归的简洁实现
- 3.4 softmax回归
- 3.5 图像分类数据集(Fashion-MINST)
- 3.6 softmax回归的从零开始实现
- 3.7 softmax回归的简洁实现
- 3.8 多层感知机
- 3.9 多层感知机的从零开始实现
- 3.10 多层感知机的简洁实现
- 3.11 模型选择、反向传播和计算图
- 3.12 权重衰减
- 3.13 丢弃法
- 3.14 正向传播、反向传播和计算图
- 3.15 数值稳定性和模型初始化
- 3.16 实战kaggle比赛:房价预测
- 4 深度学习计算
- 4.1 模型构造
- 4.2 模型参数的访问、初始化和共享
- 4.3 模型参数的延后初始化
- 4.4 自定义层
- 4.5 读取和存储
- 4.6 GPU计算
- 5 卷积神经网络
- 5.1 二维卷积层
- 5.2 填充和步幅
- 5.3 多输入通道和多输出通道
- 5.4 池化层
- 5.5 卷积神经网络(LeNet)
- 5.6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AlexNet)
- 5.7 使用重复元素的网络(VGG)
- 5.8 网络中的网络(NiN)
- 5.9 含并行连结的网络(GoogLeNet)
- 5.10 批量归一化
- 5.11 残差网络(ResNet)
- 5.12 稠密连接网络(DenseNet)
- 6 循环神经网络
- 6.1 语言模型
- 6.2 循环神经网络
- 6.3 语言模型数据集(周杰伦专辑歌词)
- 6.4 循环神经网络的从零开始实现
- 6.5 循环神经网络的简单实现
- 6.6 通过时间反向传播
- 6.7 门控循环单元(GRU)
- 6.8 长短期记忆(LSTM)
- 6.9 深度循环神经网络
- 6.10 双向循环神经网络
- 7 优化算法
- 7.1 优化与深度学习
- 7.2 梯度下降和随机梯度下降
- 7.3 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
- 7.4 动量法
- 7.5 AdaGrad算法
- 7.6 RMSProp算法
- 7.7 AdaDelta
- 7.8 Adam算法
- 8 计算性能
- 8.1 命令式和符号式混合编程
- 8.2 异步计算
- 8.3 自动并行计算
- 8.4 多GPU计算
- 9 计算机视觉
- 9.1 图像增广
- 9.2 微调
- 9.3 目标检测和边界框
- 9.4 锚框
- 10 自然语言处理
- 10.1 词嵌入(word2vec)
- 10.2 近似训练
- 10.3 word2vec实现
- 10.4 子词嵌入(fastText)
- 10.5 全局向量的词嵌入(Glove)
- 10.6 求近义词和类比词
- 10.7 文本情感分类:使用循环神经网络
- 10.8 文本情感分类:使用卷积网络
- 10.9 编码器--解码器(seq2seq)
- 10.10 束搜索
- 10.11 注意力机制
- 10.12 机器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