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 循环神经网络的从零开始实现
在本节中,我们将从零开始实现一个基于字符级循环神经网络的语言模型,并在周杰伦专辑歌词数据集上训练一个模型来进行歌词创作。首先,我们读取周杰伦专辑歌词数据集:
``` python
import time
import math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orch
from torch import nn, optim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import sys
sys.path.append("..")
import d2lzh_pytorch as d2l
device = torch.device('cuda'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
(corpus_indices, char_to_idx, idx_to_char, vocab_size) = d2l.load_data_jay_lyrics()
```
## 6.4.1 one-hot向量
为了将词表示成向量输入到神经网络,一个简单的办法是使用one-hot向量。假设词典中不同字符的数量为`$ N $`(即词典大小`vocab_size`),每个字符已经同一个从0到`$ N-1 $`的连续整数值索引一一对应。如果一个字符的索引是整数`$ i $`, 那么我们创建一个全0的长为`$ N $`的向量,并将其位置为`$ i $`的元素设成1。该向量就是对原字符的one-hot向量。下面分别展示了索引为0和2的one-hot向量,向量长度等于词典大小。
> pytorch没有自带one-hot函数(新版好像有了),下面自己实现一个
``` python
def one_hot(x, n_class, dtype=torch.float32):
# X shape: (batch), output shape: (batch, n_class)
x = x.long()
res = torch.zeros(x.shape[0], n_class, dtype=dtype, device=x.device)
res.scatter_(1, x.view(-1, 1), 1)
return res
x = torch.tensor([0, 2])
one_hot(x, vocab_size)
```
我们每次采样的小批量的形状是(批量大小, 时间步数)。下面的函数将这样的小批量变换成数个可以输入进网络的形状为(批量大小, 词典大小)的矩阵,矩阵个数等于时间步数。也就是说,时间步`$ t $`的输入为`$ \boldsymbol{X}_t \in \mathbb{R}^{n \times d} $`,其中`$ n $`为批量大小,`$ d $`为输入个数,即one-hot向量长度(词典大小)。
``` python
# 本函数已保存在d2lzh_pytorch包中方便以后使用
def to_onehot(X, n_class):
# X shape: (batch, seq_len), output: seq_len elements of (batch, n_class)
return [one_hot(X[:, i], n_class) for i in range(X.shape[1])]
X = torch.arange(10).view(2, 5)
inputs = to_onehot(X, vocab_size)
print(len(inputs), inputs[0].shape)
```
输出:
```
5 torch.Size([2, 1027])
```
## 6.4.2 初始化模型参数
接下来,我们初始化模型参数。隐藏单元个数 `num_hiddens`是一个超参数。
``` python
num_inputs, num_hiddens, num_outputs = vocab_size, 256, vocab_size
print('will use', device)
def get_params():
def _one(shape):
ts = torch.tensor(np.random.normal(0, 0.01, size=shape), device=device, dtype=torch.float32)
return torch.nn.Parameter(ts, requires_grad=True)
# 隐藏层参数
W_xh = _one((num_inputs, num_hiddens))
W_hh = _one((num_hiddens, num_hiddens))
b_h = torch.nn.Parameter(torch.zeros(num_hiddens, device=device, requires_grad=True))
# 输出层参数
W_hq = _one((num_hiddens, num_outputs))
b_q = torch.nn.Parameter(torch.zeros(num_outputs, device=device, requires_grad=True))
return nn.ParameterList([W_xh, W_hh, b_h, W_hq, b_q])
```
## 6.4.3 定义模型
我们根据循环神经网络的计算表达式实现该模型。首先定义`init_rnn_state`函数来返回初始化的隐藏状态。它返回由一个形状为(批量大小, 隐藏单元个数)的值为0的`NDArray`组成的元组。使用元组是为了更便于处理隐藏状态含有多个`NDArray`的情况。
``` python
def init_rnn_state(batch_size, num_hiddens, device):
return (torch.zeros((batch_size, num_hiddens), device=device), )
```
下面的`rnn`函数定义了在一个时间步里如何计算隐藏状态和输出。这里的激活函数使用了tanh函数。3.8节(多层感知机)中介绍过,当元素在实数域上均匀分布时,tanh函数值的均值为0。
``` python
def rnn(inputs, state, params):
# inputs和outputs皆为num_steps个形状为(batch_size, vocab_size)的矩阵
W_xh, W_hh, b_h, W_hq, b_q = params
H, = state
outputs = []
for X in inputs:
H = torch.tanh(torch.matmul(X, W_xh) + torch.matmul(H, W_hh) + b_h)
Y = torch.matmul(H, W_hq) + b_q
outputs.append(Y)
return outputs, (H,)
```
做个简单的测试来观察输出结果的个数(时间步数),以及第一个时间步的输出层输出的形状和隐藏状态的形状。
```python
state = init_rnn_state(X.shape[0], num_hiddens, device)
inputs = to_onehot(X.to(device), vocab_size)
params = get_params()
outputs, state_new = rnn(inputs, state, params)
print(len(outputs), outputs[0].shape, state_new[0].shape)
```
输出:
```
5 torch.Size([2, 1027]) torch.Size([2, 256])
```
## 6.4.4 定义预测函数
以下函数基于前缀`prefix`(含有数个字符的字符串)来预测接下来的`num_chars`个字符。这个函数稍显复杂,其中我们将循环神经单元`rnn`设置成了函数参数,这样在后面小节介绍其他循环神经网络时能重复使用这个函数。
``` python
# 本函数已保存在d2lzh_pytorch包中方便以后使用
def predict_rnn(prefix, num_chars, rnn, params, init_rnn_state,
num_hiddens, vocab_size, device, idx_to_char, char_to_idx):
state = init_rnn_state(1, num_hiddens, device)
output = [char_to_idx[prefix[0]]]
for t in range(num_chars + len(prefix) - 1):
# 将上一时间步的输出作为当前时间步的输入
X = to_onehot(torch.tensor([[output[-1]]], device=device), vocab_size)
# 计算输出和更新隐藏状态
(Y, state) = rnn(X, state, params)
# 下一个时间步的输入是prefix里的字符或者当前的最佳预测字符
if t < len(prefix) - 1:
output.append(char_to_idx[prefix[t + 1]])
else:
output.append(int(Y[0].argmax(dim=1).item()))
return ''.join([idx_to_char[i] for i in output])
```
我们先测试一下`predict_rnn`函数。我们将根据前缀“分开”创作长度为10个字符(不考虑前缀长度)的一段歌词。因为模型参数为随机值,所以预测结果也是随机的。
``` python
predict_rnn('分开', 10, rnn, params, init_rnn_state, num_hiddens, vocab_size,
device, idx_to_char, char_to_idx)
```
输出:
```
'分开西圈绪升王凝瓜必客映'
```
## 6.4.5 裁剪梯度
循环神经网络中较容易出现梯度衰减或梯度爆炸。我们会在6.6节(通过时间反向传播)中解释原因。为了应对梯度爆炸,我们可以裁剪梯度(clip gradient)。假设我们把所有模型参数梯度的元素拼接成一个向量 `$ \boldsymbol{g} $`,并设裁剪的阈值是`$ \theta $`。裁剪后的梯度
```[tex]
\min\left(\frac{\theta}{\|\boldsymbol{g}\|}, 1\right)\boldsymbol{g}
```
的`$ L_2 $`范数不超过`$ \theta $`。
``` python
# 本函数已保存在d2lzh_pytorch包中方便以后使用
def grad_clipping(params, theta, device):
norm = torch.tensor([0.0], device=device)
for param in params:
norm += (param.grad.data ** 2).sum()
norm = norm.sqrt().item()
if norm > theta:
for param in params:
param.grad.data *= (theta / norm)
```
## 6.4.6 困惑度
我们通常使用困惑度(perplexity)来评价语言模型的好坏。回忆一下3.4节(softmax回归)中交叉熵损失函数的定义。困惑度是对交叉熵损失函数做指数运算后得到的值。特别地,
* 最佳情况下,模型总是把标签类别的概率预测为1,此时困惑度为1;
* 最坏情况下,模型总是把标签类别的概率预测为0,此时困惑度为正无穷;
* 基线情况下,模型总是预测所有类别的概率都相同,此时困惑度为类别个数。
显然,任何一个有效模型的困惑度必须小于类别个数。在本例中,困惑度必须小于词典大小`vocab_size`。
## 6.4.7 定义模型训练函数
跟之前章节的模型训练函数相比,这里的模型训练函数有以下几点不同:
1. 使用困惑度评价模型。
2. 在迭代模型参数前裁剪梯度。
3. 对时序数据采用不同采样方法将导致隐藏状态初始化的不同。相关讨论可参考6.3节(语言模型数据集(周杰伦专辑歌词))。
另外,考虑到后面将介绍的其他循环神经网络,为了更通用,这里的函数实现更长一些。
``` python
# 本函数已保存在d2lzh_pytorch包中方便以后使用
def train_and_predict_rnn(rnn, get_params, init_rnn_state, num_hiddens,
vocab_size, device, corpus_indices, idx_to_char,
char_to_idx, is_random_iter, num_epochs, num_steps,
lr, clipping_theta, batch_size, pred_period,
pred_len, prefixes):
if is_random_iter:
data_iter_fn = d2l.data_iter_random
else:
data_iter_fn = d2l.data_iter_consecutive
params = get_params()
loss = nn.CrossEntropyLoss()
for epoch in range(num_epochs):
if not is_random_iter: # 如使用相邻采样,在epoch开始时初始化隐藏状态
state = init_rnn_state(batch_size, num_hiddens, device)
l_sum, n, start = 0.0, 0, time.time()
data_iter = data_iter_fn(corpus_indices, batch_size, num_steps, device)
for X, Y in data_iter:
if is_random_iter: # 如使用随机采样,在每个小批量更新前初始化隐藏状态
state = init_rnn_state(batch_size, num_hiddens, device)
else:
# 否则需要使用detach函数从计算图分离隐藏状态, 这是为了
# 使模型参数的梯度计算只依赖一次迭代读取的小批量序列(防止梯度计算开销太大)
for s in state:
s.detach_()
inputs = to_onehot(X, vocab_size)
# outputs有num_steps个形状为(batch_size, vocab_size)的矩阵
(outputs, state) = rnn(inputs, state, params)
# 拼接之后形状为(num_steps * batch_size, vocab_size)
outputs = torch.cat(outputs, dim=0)
# Y的形状是(batch_size, num_steps),转置后再变成长度为
# batch * num_steps 的向量,这样跟输出的行一一对应
y = torch.transpose(Y, 0, 1).contiguous().view(-1)
# 使用交叉熵损失计算平均分类误差
l = loss(outputs, y.long())
# 梯度清0
if params[0].grad is not None:
for param in params:
param.grad.data.zero_()
l.backward()
grad_clipping(params, clipping_theta, device) # 裁剪梯度
d2l.sgd(params, lr, 1) # 因为误差已经取过均值,梯度不用再做平均
l_sum += l.item() * y.shape[0]
n += y.shape[0]
if (epoch + 1) % pred_period == 0:
print('epoch %d, perplexity %f, time %.2f sec' % (
epoch + 1, math.exp(l_sum / n), time.time() - start))
for prefix in prefixes:
print(' -', predict_rnn(prefix, pred_len, rnn, params, init_rnn_state,
num_hiddens, vocab_size, device, idx_to_char, char_to_idx))
```
## 6.4.8 训练模型并创作歌词
现在我们可以训练模型了。首先,设置模型超参数。我们将根据前缀“分开”和“不分开”分别创作长度为50个字符(不考虑前缀长度)的一段歌词。我们每过50个迭代周期便根据当前训练的模型创作一段歌词。
``` python
num_epochs, num_steps, batch_size, lr, clipping_theta = 250, 35, 32, 1e2, 1e-2
pred_period, pred_len, prefixes = 50, 50, ['分开', '不分开']
```
下面采用随机采样训练模型并创作歌词。
``` python
train_and_predict_rnn(rnn, get_params, init_rnn_state, num_hiddens,
vocab_size, device, corpus_indices, idx_to_char,
char_to_idx, True, num_epochs, num_steps, lr,
clipping_theta, batch_size, pred_period, pred_len,
prefixes)
```
输出:
```
epoch 50, perplexity 70.039647, time 0.11 sec
- 分开 我不要再想 我不能 想你的让我 我的可 你怎么 一颗四 一颗四 我不要 一颗两 一颗四 一颗四 我
- 不分开 我不要再 你你的外 在人 别你的让我 狂的可 语人两 我不要 一颗两 一颗四 一颗四 我不要 一
epoch 100, perplexity 9.726828, time 0.12 sec
- 分开 一直的美栈人 一起看 我不要好生活 你知不觉 我已好好生活 我知道好生活 后知不觉 我跟了这生活
- 不分开堡 我不要再想 我不 我不 我不要再想你 不知不觉 你已经离开我 不知不觉 我跟了好生活 我知道好生
epoch 150, perplexity 2.864874, time 0.11 sec
- 分开 一只会停留 有不它元羞 这蝪什么奇怪的事都有 包括像猫的狗 印地安老斑鸠 平常话不多 除非是乌鸦抢
- 不分开扫 我不你再想 我不能再想 我不 我不 我不要再想你 不知不觉 你已经离开我 不知不觉 我跟了这节奏
epoch 200, perplexity 1.597790, time 0.11 sec
- 分开 有杰伦 干 载颗拳满的让空美空主 相爱还有个人 再狠狠忘记 你爱过我的证 有晶莹的手滴 让说些人
- 不分开扫 我叫你爸 你打我妈 这样对吗干嘛这样 何必让它牵鼻子走 瞎 说底牵打我妈要 难道球耳 快使用双截
epoch 250, perplexity 1.303903, time 0.12 sec
- 分开 有杰人开留 仙唱它怕羞 蜥蝪横著走 这里什么奇怪的事都有 包括像猫的狗 印地安老斑鸠 平常话不多
- 不分开简 我不能再想 我不 我不 我不能 爱情走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不能承受我已无处可躲 我不要再想 我不能
```
接下来采用相邻采样训练模型并创作歌词。
``` python
train_and_predict_rnn(rnn, get_params, init_rnn_state, num_hiddens,
vocab_size, device, corpus_indices, idx_to_char,
char_to_idx, False, num_epochs, num_steps, lr,
clipping_theta, batch_size, pred_period, pred_len,
prefixes)
```
输出:
```
epoch 50, perplexity 59.514416, time 0.11 sec
- 分开 我想要这 我想了空 我想了空 我想了空 我想了空 我想了空 我想了空 我想了空 我想了空 我想了空
- 不分开 我不要这 全使了双 我想了这 我想了空 我想了空 我想了空 我想了空 我想了空 我想了空 我想了空
epoch 100, perplexity 6.801417, time 0.11 sec
- 分开 我说的这样笑 想你都 不着我 我想就这样牵 你你的回不笑多难的 它在云实 有一条事 全你了空
- 不分开觉 你已经离开我 不知不觉 我跟好这节活 我该好好生活 不知不觉 你跟了离开我 不知不觉 我跟好这节
epoch 150, perplexity 2.063730, time 0.16 sec
- 分开 我有到这样牵着你的手不放开 爱可不可以简简单单没有伤 古有你烦 我有多烦恼向 你知带悄 回我的外
- 不分开觉 你已经很个我 不知不觉 我跟了这节奏 后知后觉 又过了一个秋 后哼哈兮 快使用双截棍 哼哼哈兮
epoch 200, perplexity 1.300031, time 0.11 sec
- 分开 我想要这样牵着你的手不放开 爱能不能够永远单甜没有伤害 你 靠着我的肩膀 你 在我胸口睡著 像这样
- 不分开觉 你已经离开我 不知不觉 我跟了这节奏 后知后觉 又过了一个秋 后知后觉 我该好好生活 我该好好生
epoch 250, perplexity 1.164455, time 0.11 sec
- 分开 我有一这样布 对你依依不舍 连隔壁邻居都猜到我现在的感受 河边的风 在吹着头发飘动 牵着你的手 一
- 不分开觉 你已经离开我 不知不觉 我跟了这节奏 后知后觉 又过了一个秋 后知后觉 我该好好生活 我该好好生
```
## 小结
* 可以用基于字符级循环神经网络的语言模型来生成文本序列,例如创作歌词。
* 当训练循环神经网络时,为了应对梯度爆炸,可以裁剪梯度。
* 困惑度是对交叉熵损失函数做指数运算后得到的值。
-----------
> 注:除代码外本节与原书此节基本相同,[原书传送门](https://zh.d2l.ai/chapter_recurrent-neural-networks/rnn-scratch.html)
- Home
- Introduce
- 1.深度学习简介
- 深度学习简介
- 2.预备知识
- 2.1环境配置
- 2.2数据操作
- 2.3自动求梯度
- 3.深度学习基础
- 3.1 线性回归
- 3.2 线性回归的从零开始实现
- 3.3 线性回归的简洁实现
- 3.4 softmax回归
- 3.5 图像分类数据集(Fashion-MINST)
- 3.6 softmax回归的从零开始实现
- 3.7 softmax回归的简洁实现
- 3.8 多层感知机
- 3.9 多层感知机的从零开始实现
- 3.10 多层感知机的简洁实现
- 3.11 模型选择、反向传播和计算图
- 3.12 权重衰减
- 3.13 丢弃法
- 3.14 正向传播、反向传播和计算图
- 3.15 数值稳定性和模型初始化
- 3.16 实战kaggle比赛:房价预测
- 4 深度学习计算
- 4.1 模型构造
- 4.2 模型参数的访问、初始化和共享
- 4.3 模型参数的延后初始化
- 4.4 自定义层
- 4.5 读取和存储
- 4.6 GPU计算
- 5 卷积神经网络
- 5.1 二维卷积层
- 5.2 填充和步幅
- 5.3 多输入通道和多输出通道
- 5.4 池化层
- 5.5 卷积神经网络(LeNet)
- 5.6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AlexNet)
- 5.7 使用重复元素的网络(VGG)
- 5.8 网络中的网络(NiN)
- 5.9 含并行连结的网络(GoogLeNet)
- 5.10 批量归一化
- 5.11 残差网络(ResNet)
- 5.12 稠密连接网络(DenseNet)
- 6 循环神经网络
- 6.1 语言模型
- 6.2 循环神经网络
- 6.3 语言模型数据集(周杰伦专辑歌词)
- 6.4 循环神经网络的从零开始实现
- 6.5 循环神经网络的简单实现
- 6.6 通过时间反向传播
- 6.7 门控循环单元(GRU)
- 6.8 长短期记忆(LSTM)
- 6.9 深度循环神经网络
- 6.10 双向循环神经网络
- 7 优化算法
- 7.1 优化与深度学习
- 7.2 梯度下降和随机梯度下降
- 7.3 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
- 7.4 动量法
- 7.5 AdaGrad算法
- 7.6 RMSProp算法
- 7.7 AdaDelta
- 7.8 Adam算法
- 8 计算性能
- 8.1 命令式和符号式混合编程
- 8.2 异步计算
- 8.3 自动并行计算
- 8.4 多GPU计算
- 9 计算机视觉
- 9.1 图像增广
- 9.2 微调
- 9.3 目标检测和边界框
- 9.4 锚框
- 10 自然语言处理
- 10.1 词嵌入(word2vec)
- 10.2 近似训练
- 10.3 word2vec实现
- 10.4 子词嵌入(fastText)
- 10.5 全局向量的词嵌入(Glove)
- 10.6 求近义词和类比词
- 10.7 文本情感分类:使用循环神经网络
- 10.8 文本情感分类:使用卷积网络
- 10.9 编码器--解码器(seq2seq)
- 10.10 束搜索
- 10.11 注意力机制
- 10.12 机器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