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 目标检测和边界框
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我们介绍了诸多用于图像分类的模型。在图像分类任务里,我们假设图像里只有一个主体目标,并关注如何识别该目标的类别。然而,很多时候图像里有多个我们感兴趣的目标,我们不仅想知道它们的类别,还想得到它们在图像中的具体位置。在计算机视觉里,我们将这类任务称为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或物体检测。
目标检测在多个领域中被广泛使用。例如,在无人驾驶里,我们需要通过识别拍摄到的视频图像里的车辆、行人、道路和障碍的位置来规划行进线路。机器人也常通过该任务来检测感兴趣的目标。安防领域则需要检测异常目标,如歹徒或者炸弹。
在接下来的几节里,我们将介绍目标检测里的多个深度学习模型。在此之前,让我们来了解目标位置这个概念。先导入实验所需的包或模块。
``` python
%matplotlib inline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port sys
sys.path.append("..")
import d2lzh_pytorch as d2l
```
下面加载本节将使用的示例图像。可以看到图像左边是一只狗,右边是一只猫。它们是这张图像里的两个主要目标。
``` python
d2l.set_figsize()
img = Image.open('../../img/catdog.jpg')
d2l.plt.imshow(img); # 加分号只显示图
```
:-: ![](https://img.kancloud.cn/c7/85/c7859369a419192dd3f4f525115510dc_576x436.png)
## 9.3.1 边界框
在目标检测里,我们通常使用边界框(bounding box)来描述目标位置。边界框是一个矩形框,可以由矩形左上角的`$ x $`和`$ y $`轴坐标与右下角的`$ x $`和`$ y $`轴坐标确定。我们根据上面的图的坐标信息来定义图中狗和猫的边界框。图中的坐标原点在图像的左上角,原点往右和往下分别为`$ x $`轴和`$ y $`轴的正方向。
``` python
# bbox是bounding box的缩写
dog_bbox, cat_bbox = [60, 45, 378, 516], [400, 112, 655, 493]
```
我们可以在图中将边界框画出来,以检查其是否准确。画之前,我们定义一个辅助函数`bbox_to_rect`。它将边界框表示成matplotlib的边界框格式。
``` python
def bbox_to_rect(bbox, color): # 本函数已保存在d2lzh_pytorch中方便以后使用
# 将边界框(左上x, 左上y, 右下x, 右下y)格式转换成matplotlib格式:
# ((左上x, 左上y), 宽, 高)
return d2l.plt.Rectangle(
xy=(bbox[0], bbox[1]), width=bbox[2]-bbox[0], height=bbox[3]-bbox[1],
fill=False, edgecolor=color, linewidth=2)
```
我们将边界框加载在图像上,可以看到目标的主要轮廓基本在框内。
``` python
fig = d2l.plt.imshow(img)
fig.axes.add_patch(bbox_to_rect(dog_bbox, 'blue'))
fig.axes.add_patch(bbox_to_rect(cat_bbox, 'red'));
```
输出:
:-: ![](https://img.kancloud.cn/c3/c3/c3c33ec4f7c2765cd9194838753fc628_582x440.png)
## 小结
* 在目标检测里不仅需要找出图像里面所有感兴趣的目标,而且要知道它们的位置。位置一般由矩形边界框来表示。
-----------
> 注:除代码外本节与原书基本相同,[原书传送门](https://zh.d2l.ai/chapter_computer-vision/bounding-box.html)
- Home
- Introduce
- 1.深度学习简介
- 深度学习简介
- 2.预备知识
- 2.1环境配置
- 2.2数据操作
- 2.3自动求梯度
- 3.深度学习基础
- 3.1 线性回归
- 3.2 线性回归的从零开始实现
- 3.3 线性回归的简洁实现
- 3.4 softmax回归
- 3.5 图像分类数据集(Fashion-MINST)
- 3.6 softmax回归的从零开始实现
- 3.7 softmax回归的简洁实现
- 3.8 多层感知机
- 3.9 多层感知机的从零开始实现
- 3.10 多层感知机的简洁实现
- 3.11 模型选择、反向传播和计算图
- 3.12 权重衰减
- 3.13 丢弃法
- 3.14 正向传播、反向传播和计算图
- 3.15 数值稳定性和模型初始化
- 3.16 实战kaggle比赛:房价预测
- 4 深度学习计算
- 4.1 模型构造
- 4.2 模型参数的访问、初始化和共享
- 4.3 模型参数的延后初始化
- 4.4 自定义层
- 4.5 读取和存储
- 4.6 GPU计算
- 5 卷积神经网络
- 5.1 二维卷积层
- 5.2 填充和步幅
- 5.3 多输入通道和多输出通道
- 5.4 池化层
- 5.5 卷积神经网络(LeNet)
- 5.6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AlexNet)
- 5.7 使用重复元素的网络(VGG)
- 5.8 网络中的网络(NiN)
- 5.9 含并行连结的网络(GoogLeNet)
- 5.10 批量归一化
- 5.11 残差网络(ResNet)
- 5.12 稠密连接网络(DenseNet)
- 6 循环神经网络
- 6.1 语言模型
- 6.2 循环神经网络
- 6.3 语言模型数据集(周杰伦专辑歌词)
- 6.4 循环神经网络的从零开始实现
- 6.5 循环神经网络的简单实现
- 6.6 通过时间反向传播
- 6.7 门控循环单元(GRU)
- 6.8 长短期记忆(LSTM)
- 6.9 深度循环神经网络
- 6.10 双向循环神经网络
- 7 优化算法
- 7.1 优化与深度学习
- 7.2 梯度下降和随机梯度下降
- 7.3 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
- 7.4 动量法
- 7.5 AdaGrad算法
- 7.6 RMSProp算法
- 7.7 AdaDelta
- 7.8 Adam算法
- 8 计算性能
- 8.1 命令式和符号式混合编程
- 8.2 异步计算
- 8.3 自动并行计算
- 8.4 多GPU计算
- 9 计算机视觉
- 9.1 图像增广
- 9.2 微调
- 9.3 目标检测和边界框
- 9.4 锚框
- 10 自然语言处理
- 10.1 词嵌入(word2vec)
- 10.2 近似训练
- 10.3 word2vec实现
- 10.4 子词嵌入(fastText)
- 10.5 全局向量的词嵌入(Glove)
- 10.6 求近义词和类比词
- 10.7 文本情感分类:使用循环神经网络
- 10.8 文本情感分类:使用卷积网络
- 10.9 编码器--解码器(seq2seq)
- 10.10 束搜索
- 10.11 注意力机制
- 10.12 机器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