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化意识
综合上述提到的方法,虽然有助于动物意识问题的探讨,但有一个理论却声称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朱利欧·托诺尼的信息整合理论。这是一个广受好评的现代意识理论,通过研究大脑神经元的数量,神经元之间如何联结以及如何作用,得到一个意识水平的准确数值。根据这个理论,清醒的人有100个单位意识,昏迷患者有2个单位意识,黑猩猩有50个单位意识,老鼠有10个单位意识,等等。
该理论一个明确的结论是:每一种动物的意识水平都有一个数值。例如,蜜蜂有近100万个神经元,自然具有一定的意识水平。即使是简单的线虫——秀丽隐杆线虫(只有302个神经元),也会有一个意识水平数值,虽然这个数值十分微小。根据这个理论,甚至一群蚂蚁也有一定程度的意识。这个观点可能会让人很不舒服:连这么低级的生物都有最低限度的意识,更别提动物了。虽然这个理论还需要进一步论证,但是结果很可能证明,对这个理论的怀疑是错的。事实可能是:任何大脑都会产生不同水平的意识,不管某物种的大脑是多么小、多么简单。例如,果蝇就具有基本的注意系统,而这个系统正是意识的主要成分。
托诺尼的信息整合理论与另一个观念相符,即计算机和机器人具有一定程度的意识。人造生物具有某些网络结构,功能相当于人类大脑,从原则上讲,我们可以根据人造生物网络的性能来评估它们的意识水平。
然而,这个理论以及目前所有将意识与网络信息相联系的理论,都把细菌和植物排除在外。其实,细菌和植物具有基本的计算处理能力,只是它们不具备信息网络,也不能将低级的信息组合起来,形成有意义的组块。
事实上,事情不是那么简单。计算出意识水平数值需要进行极其复杂的运算,随着节点或神经元数量的增加,运算的难度会大幅增加。即使要计算只有302个神经元的秀丽隐杆线虫的意识水平,一台普通计算机也要花5×1079年时间。而到了那个时候,宇宙可能都不存在了!不管这个理论有何优点,但它无法应用到实际中,不能用来测量动物的意识水平,更别提测量人类的意识水平了。
然而,仍然有一些研究人员在修正这个理论,希望将其应用于计算人类大脑的意识水平。跟我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事亚当·巴雷特(Adam Barrett)和阿尼尔·赛思(Anil Seth)就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因此,在托诺尼的理论基础上,未来10年内很可能会出现计算生物意识水平的有效方法,我们要做的只是将一种运算法则应用于计算大脑内神经元(或人造节点)的数量,以及神经元或节点之间的联结,而我们已经具有很多物种这方面的数据。
托诺尼和他的同事马塞洛·马西米尼(Marcello Massimini)并没有等待数学家来修正测量意识的运算方法,以减少运算时间。他们想出一个很有趣的方法,可以粗略地计算出意识水平:用脑电图仪和经颅磁刺激仪(TMS)记录脑电波。经颅磁刺激仪包含一个蝶形线圈,只有书本大小,将其放在头皮上。经颅磁刺激仪是一个强力电磁体,磁铁在瞬间通上电,就会激活蝶形线圈正下方的头皮下面的大脑皮层神经元,使其发射。被试只是感到头部被轻轻拍打了一下(我试过好几次)。隔几秒钟就有脉冲传递到大脑皮层,此时被试要做的就是打瞌睡。如果被试是清醒的,受经颅磁刺激仪刺激而形成的脑电波会在几百毫秒内传遍大脑;如果被试迷迷糊糊地入睡,又没有做梦,虽然最初的脑电波会更强烈,但很快就会消失,并且停留在仪器刺激到的范围内。这项研究表明,在清醒的时候,信息会在整个大脑皮层表面自由传递;而在睡眠状态,尽管神经元还在发射,但只是在附近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而且信号微弱。马西米尼和托诺尼由此得出结论:当我们清醒时,大脑皮层组合信息的能力很强,但当我们入睡时,这种能力会变弱。这些数据也适用于其他意识理论。
这种方法目前只能辨别清醒时和睡着时大脑的活动,但研究人员正想办法提高测试灵敏度。马西米尼和他的工作团队将脑电图仪电波的复杂构成作为精确衡量意识水平的标准,而不是将这种电波传递的距离及所需的时间作为衡量标准。可能很快会出现一项能够测量意识水平的技术。量化意识水平的方法可以用来测量任何清醒或睡着的正常人、患者及很多动物的意识。将来类似的方法还可以用来激活人造生物。因此,在未来10年内,我们可能会想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测量和比较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意识。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译者序
- 前言
- 第1章 哲学视域下的意识难题
- 技术层面的心电感应
- 哲学与科学的对抗
- 笛卡尔与身心二元论
- 幽灵离去的现代
- 感觉的不可穿透性
- 程序有感觉吗
- 计算机真的能懂中文吗
- 已知世界中最为复杂的对象——人类大脑
- 人造意识案例
- 主观性地位的削弱
- 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
- 第2章 大脑进化简史:思维的科学
- 大自然的第一课是失败
- 进化的本质
- 复制复杂的化学结构与叛逆的后代
- 生活在混乱边缘
- RNA与DNA
- 具有普遍性的基因语言
- 逆境中的革新
- 保持基因活力的三种方式——基因突变、性繁殖与死亡
- 激发基因活力的其他途径
- 合作和不同层次的信息处理
- 天才的细胞
- 内在进化
- 大脑的计算功能
- 广阔的内在世界
- 第3章 冰山一角:无意识的局限性
- 一次失去意识的经历
- 大脑的进化过程
- 无意识状态下神经元的同步性
- 无意识状态下能学到什么
- 无意识真的比意识优越吗
- 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 无意识掌控大局
- 我们有选择的自由吗
- 奔向自由意志
- 第4章 关注模式:意识的内容
- 出神的危险性
- 注意汇集原始数据以建构经验
- 视而不见的现象
- 一个更明亮、更富生气的世界
- 思维的原子
- 激烈的神经元战争
- 意识的形成
- 对情感价值的过高评价
- 意识的层次
- 最多只有4个意识隔间
- 每个意识隔间都能处理极其复杂的对象
- 贬低经验的丰富性?
- 组块与意识
- 语言仅仅只是一种意识组块吗
- 组块的作用及自我意识的尴尬处境
- 第5章 意识神经科学
- 扎加尼加的一次经历
- 大脑产生意识
- 打开意识的闸门
- 盲视——意识神经科学的死胡同
- 通往意识的视觉通道
- 前额叶-顶叶网络与意识的关系
- 前额叶-顶叶网络受损的患者的情况
- 忽视现象
- 前额叶-顶叶网络受损导致意识水平下降
- 前额叶-顶叶网络的功能
- 前额叶-顶叶网络、意识及组块的关系
- 和谐的经验
- 各种意识理论
- 解释经验
- 第6章 解读动物的意识
- 温柔的黑猩猩与反复无常的倭黑猩猩
- 狡猾的乌鸦
- 动物有自我意识吗
- 根据赌博性选择判断有无意识
- 动物的组块能力
- 婴儿的意识
- 以大脑生理特征衡量动物的意识水平
- 章鱼的意识水平
- 量化意识
- 伦理学意义
- 经验的质量与数量
- 第7章 游走在脆弱的意识边缘:大脑严重损伤和意识障碍
- 只是太复杂?
- 一场不确定的曲折战斗
- 生与死之间的薄纱
- 从内部观察意识
- 通过大脑活动进行沟通
- 检查意识神经通路的完整性
- 修复并非易事
- 第8章 意识异常导致的精神疾病
- 破碎的意识
- 自闭症与意识过度
- 睡眠的重要性
- 工作记忆失灵
- 神经递质失衡导致意识异常
- 认知训练方法
- 压力与意识的对抗
- 冥想的作用
- 恢复意识的不同方法
- 结语
-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