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四层面上有精意识的人体灵魂的意识的更大内化,有精意识的人体灵魂的意识将自己与心层面的心认同,并体验心界。
心层面的心有两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心的状态是探究型或思考型的。在该状态,心起着思想的作用-崇高思想,低级思想;善念,恶念;物质念头,灵性念头等等。
在第二个部分,心的状态是印象型或情感型的。在该状态,心起着情感的作用-痛苦、激动的情感;欲望、渴求的情感;悲伤、分别的情感等等。
由于心界的心具有鲜明的双重功能,所以心领域(即心界)里的体验也必然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类型。
心界因而有两个领域-第五意识层面之**思想**领域和第六意识层面之**情感**领域。
因此,第五层面上➆有心意识的人体灵魂的意识仅仅与心的第一个部分认同,并且意识到探究或思考心的那个心状态。因此这个第五层面的有心意识的人体灵魂是思想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并且**仅仅**能够控制所有的有浊意识和有精意识的灵魂的**思想**。这常常被误解为**控制**所有的有浊意识和有精意识的灵魂的**心**。(他不是控制全部的心,只是控制仅仅起着思想作用的那个心状态。)
第五意识层面上有心意识的人体灵魂,在将自己与探究或思考心认同的时候,仅仅流溢出思想,不与心的第二个部分认同,因而不能建立对感情、情感和欲望的控制。
尽管如此,随着意识的更大内化,第五层面上有心意识的人体灵魂获得对第六层面上心界的心的第二个状态的意识,并因而倾向于将自己认同于在第二个状态的心-印象或情感心。这样有心意识的人体灵魂的意识就内化出心界的第六层面意识。
有第六层面意识的心意识人体灵魂,通过对情感的完全的意识体验心界,因而没有任何的思想,他实际上感受到自己意识到在一切万物里持续地面对面见神的感受。他持续不断地“见”神,却不能在神里看见作为神的他自己。因此他无法将“见神的感受”同自己与神的一体感相调和;他渴望、感受、企求与自己面对面地“见”到的神合一。这种与心的第二状态-情感-的认同,是神爱的主要方面,它最终引向与神的结合。
心界的第五层面是完全的觉知到思想的状态,因而仅仅确立了对思想的控制与创造的支配,而尚未建立起对情感(或感情)和欲望的支配。
心界的第六层面是完全的觉知到情感的状态,因而确立了对情感的控制与创造的支配,不再有任何的余地让哪怕一丝的念头渗入情感领域。第六层面意识是无思想的,并且主宰着有浊意识和有精意识的灵魂的情感。这常常被误解为对所有的有浊意识和有精意识的灵魂的心灵(heart)的控制。(具有第六层面意识的灵魂不是支配或控制着所谓的心灵,而是支配与控制着心层面的那个流溢感情和欲望感受的心的状态。)
对神的爱和与神合一的渴望,在第六层面被真正而完全地体现出来;当心界的第六层面也被超越时,幻相消失,神被证得。
在人体里当灵魂有心意识时,它意识不到浊体和精体;但它却在心层面上间接地通过浊体和精体进行工作。所以,即使有心意识的人体灵魂意识不到浊体和精体,从而不能觉知到浊界和精界,他也能够无意识地通过不同的浊**方面**来利用浊体。因此人们看到他像普通的有浊意识的人一样吃,喝,睡,视,听,感觉;尽管他整个期间用“见”的心感官仅仅意识到心界。类似地,他也能够通过能量的各个浊**方面**-核能等,无意识地利用精体,同时整个期间用心感官仅仅意识到“见”。心界的有心意识的人体灵魂现在仅仅剩下一个感官,此即“见”。
因此这个第五层面上有心意识的人体灵魂,用心体或心体验心界的第一个状态,并获得对心的第一个状态的意识。这里该灵魂能够控制心的第一个状态(也就是说,有浊意识和有精意识的人体灵魂的思想),但它现在却完全不能施任何的奇迹,因为他对精界的无限能量和能力毫无意识。尽管如此,由于这个有心意识的人体灵魂控制着有精意识的人体灵魂的心的第一个状态,所以有精意识人体灵魂的想施奇迹的刺激受到阻止、控制或加剧,这取决于有心意识的人体灵魂的意愿,他能够创造与控制其他心的思想,且本身是稳定的,绝不会再滑入任何低层的意识。
逐渐地,随着有心意识的人体灵魂的意识内化越来越深入,他也获得对心的第二个状态(情感)的控制;他现在完全意识到心或心体,并在第六层面体验整个心体➇。这种体验是面对面地“见”神-在一切地方和一切事物中看见神。
从第一层面最开始,直到在第六层面,随着灵魂的意识越来越少地体验越来越微弱的各种各样的对立印象,意识的内化也逐步而稳定地前进。因此,在灵魂的意识内化的进行中,不同的对立印象也逐渐地减少与减弱,直到在第六层面上,灵魂的内化意识完全意识到心体,并充分体验心界;除了最后一丝微弱的剩余对立印象外,它几乎没有任何的印象。也就是说,内化的意识完全与心认同,灵魂倾向于感知到他**就是**心;作为心,这个灵魂只有一个最后而整全的印象,即他在万物里面对面地“见”神,却不能在神里见他自己。
这个第六层面的有心意识的人体灵魂,几乎没有任何的印象,并且仅仅意识到心,他现在面对着神,在万物里见神,却不能在神里见自己,因为他仍然意识到心,从而把自己当作心。这个有心意识的人体灵魂将自己与心联系,意识到自己是心,并且体验到自己仍然有别于神。与有浊意识或精意识的人体灵魂看浊界或精界的物体相比,这个第六层面的有心意识的人体灵魂实际上更生动而强烈地面对面“见”神。
在这个阶段,曾经体验了各种各样的、不计其数的和对立的印象的灵魂的意识,现在体验最后的一丝二元对立印象。这个第六层面上的有心意识的人体灵魂仍然意识到二元,将自己与心认同并将自己区别于神➈。
- - - - - -
②可把进入由第五和第六层面组成的心界,比作跨过门槛——第四意识层面——后进入房间。
③可把第五与第六层面的内化意识之间的区别,比作一个人进入房间——心界——时视角的区别。这个人进入房间时,如果他直视前方,就会自动地面对面见神,从而直接获得第六层面的意识;但如果他的视线碰巧集中在房间的一角,那么他首先仅仅获得第五层面的意识。
④不可把这个见与我们用普通肉眼看见物体的一般视见方式相混淆。面对面地“见”神,乃是通过心层面的唯一的官能感悟神,这个官能属于“见”。这里行道者直觉地认出神。
⑤亦见美赫巴巴:《有与无》中的“心意识”一节。(美国南卡罗莱纳州,默土海滨:希瑞亚基金,1995年),第101-104页。——编者注
⑥ 像一颗逐渐松弛却久久不掉的痛牙,假我(false ego)一直坚持到第一个灵性旅行的最后阶段,尽管它随着灵魂在道路上前进而逐渐减弱。它只有在第七层面的终极法那里永远消失,并由无限的真我所取代。
- 封首简介
- 献 词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简介
- 第二版简介
- 卷首语
- 第一部分 意识的状态
- 阿特玛实际上是帕若玛特玛
- 第二部分 原始驱策及意识进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诸界的特点
- 石界与金属界的特点
- 植物界的特点
- 虫界的特点
- 鱼界的特点
- 鸟界的特点
- 兽界的特点
- 人类界的特点
- 第四部分 轮回转世与意识的无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识层面
- 解放意识的内化
- 第一和第二层面
- 第三层面
- 第四层面
- 第五与第六层面
- 第七层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识状态总结
- 精体和心体在人体里的充分发展,以及意识的内化
- 有浊意识的科学家的例子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纱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状态,第一驱策和意识的进化与内化周期
- 神的超越超越状态
- “噢姆”点
- 心血来潮或拉哈
- 第一个阶段
- 第二个阶段
- 第三个阶段
- 第四个阶段
- 第五个阶段
- 第六个阶段
- 第七个阶段
- 美赫巴巴对图表VII的解释
- 第九部分 神的十个状态
- 神的十个状态(由埃瑞奇 B. 杰萨瓦拉创作)
- 状态I 神在超越超越状态
- 状态II 神在超越状态
- 状态III 神作为生发者、支撑者与消融者
- 状态IV 神作为有形体的灵魂
- 状态V 神作为进化状态的灵魂
- 状态VI 神作为转世状态的人类灵魂
- 状态VII 神在灵性高级灵魂的状态
- 状态VIII 神作为神圣融入者
- 状态IX 神作为已解脱的肉身灵魂
- 状态X 神作为“人神”
- 第十部分 结语
- 补编目录
- 1 有印象意识(27)➀
- 2 实用密教
- 3 第一层面
- 4 第二层面
- 5 第三层面
- 6 第三与第四层面之间的阶段
- 7 心界的行道者
- 8 第六层面
- 9 第六层面的真知
- 10 第七层面
- 11 奇迹的不同类型
- 12 能力的类型
- 13 静心
- 14 美赫巴巴所著的神圣主题
- 15 美赫巴巴对五界的描述
- 16 确信的类型与知识的类型
- 17 帕若玛特玛是无限和大有
- 18 五个灵性事实
- 19 真生与真死
- 20 法那与法那-费拉
- 21 苏非教的法那和巴卡概念
- 22 意识的内化
- 23 五个代数定义
- 24 莫克提或解脱的四个类型
- 25 四类莫克提总结
- 26 完美的标记
- 27 哈尔与姆卡穆
- 28 阿瓦塔的降临
- 29 第七层面的真知
- 30 阿瓦塔与赛古鲁
- 31 有为与无为
- 32 美赫巴巴论灵性阶层
- 33 神作为阿瓦塔的降临
- 34 讨合得或真主独一状态
- 35 摩耶
- 36 美赫巴巴说:
- 37 魂魄界
- 跋
- 术语汇编
- 中英文专名对照
- 索 引
- 《神曰》故事
- 封尾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