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成道者才拥有真知和深切敏锐的洞察力来写作如《神曰》这样一本有关造物界目的和生命目标的书。美赫巴巴是完人当中的罕见者,祂出现于每当世界危急达到顶点时,其角色是在新时代将世界调整到新方向。从1894年2月25日直到1969年1月31日,人类的救世主再次踏足此地球。弥赛亚、基督、*阿瓦塔*、佛陀、神的*拉苏*作为美赫巴巴再次以人类形体来到我们当中。此宣称不能为智力所证实,也不为获得认可。那些被美赫巴巴的生活及教导之冲击力所吸引者,其内我(inner self)得到扩展,美赫巴巴的伟大及重要性只能由此内我扩展所衡量。
终其一生,美赫巴巴的总部在西印度,通常靠近普纳或阿美纳伽。尽管以西方标准衡量,探访和联系较为不便(尤其是晚些年间与美拉扎德的永久居民),但这却不是隐居生活。长时间的闭关与广泛世界旅行交替进行。祂与高贵者和籍籍无名者的联系都很广泛。在人群中,祂的活泼性格吸引所有目光。对于所有来到祂身边者,祂的魅力和感染力是普遍的。对于其爱者,祂改变了他们存在的每一方面。他们会重新安排生活以便能在祂举行*达善*或*撒唔斯*活动的那些罕见机会同祂在一起。祂从1925年开始自愿保持的沉默并未妨碍交流。“在过去,我已给你们足够的言语,”祂说,“现在是活出它们的时候了。”直到1954年底,祂使用刻有英语字母的一块板,以便指点拼写。那就是祂授述这本书的方式。1954年后祂使用手势,由祂的门徒读出含义。
美赫巴巴并非来建立一个新的宗教。祂曾说“已有足够多的宗教”。祂来是要唤醒我们。个体的任务是在实践中**活出**其宗教,通过对其自身工作和服务其他人-而非改变其他人以满足自身观点。终其一生,*阿瓦塔*美赫巴巴是其座右铭“于奴役中主宰”的活生生的榜样。此座右铭被印刻在其肉身现在所埋葬的美拉巴德山上的陵墓里。
“神不能被解释,不能被争辩,不能被推理,也不能被论述和理解。神只能被体验…
**理解**无限永恒实在**不是**造物界幻相中个体生命的目标,因为实在永远不能被理解,但它却能被有意识的体验所**证悟**。
因此,目标是证悟实在且在人类形体中获得‘我是神’状态。”
\-----美赫巴巴
# Notes
\[[←1](#back_note_1 "1")\] 那时巴巴仍未将其阿瓦塔地位公之于众,人们普遍将祂当做一名至师(赛古鲁)。然而,巴巴在第30项补编中解释了阿瓦塔和至师角色的不同之处。
\[[←2](#back_note_2 "2")\] 很多读者并不了解美赫巴巴习惯于把生命周期描述为:进化、转世、内化和证悟过程。顾虑到上文中的话可能显得与第176页第3段的相互矛盾,我们请埃瑞奇·杰萨瓦拉给予澄明。他答道:“一个人一旦在意识层面上,转世的过程可以说已到末尾。在通向至爱上帝的道路上,要‘见’祂且与祂合一的躁动很强烈。(进入内化或证悟过程后的)这种转世虽因压在意识之上的印象而有必要,但与八百四十万次的震动相比,像是几乎为零。”——编者注
\[[←3](#back_note_3 "3")\] 尽管如此,在气体、石体、金属体或植物体里,灵魂还将自己与其最有限的精形体(most-finite subtle form)和最有限的心形体(most-finite mental form)相认同——尽管是无意识地。\[参见文本的第31页。——编者注
\[[←4](#back_note_4 "4")\] 这还意味着在灵性上优于浊界的一切人类。美赫巴巴告诉我们:在浊界里有人类居住的三个星球中,我们的星球(地球)上的人在灵性上最高。他解释说,鉴于这个地球上的人在性情中拥有同等程度的头脑与心灵(50%头脑和50%心灵),而其它两个星球上的人分别拥有100%头脑,75%头脑和25%心灵。在转世过程中,人会在这三个星球的任何一个上出生,但他最后必须在这个地球上出生并转世,以便完成其神圣使命——成道。在浊界,地球是通向道路的最后且最近的垫脚石。另外两个星球在居住模式上最接近地球。总共有18,000个星球存在着生命,但在人类生活模式上,这两个星球与地球彼此相近似。
\[[←5](#back_note_5 "5")\] 为理解灵性完美和属于二元领域的相对完美之间的区别,也参见《美赫巴巴语录》第78-82页,“完美”一篇。--编者按
\[[←6](#back_note_6 "6")\] 脱离形体(躯体死亡)后,他们所有人的真知继续不断地保持“我是神”状态。
\[[←7](#back_note_7 "7")\] 为指出库特博和撒合卜-伊-扎满(阿瓦塔)的真知之间的微妙区别,美赫巴巴进一步解释说:库特博的真知是“我是神且神是一切”,而撒合卜-伊-扎满(阿瓦塔)的真知则是“我是神且我是一切”。---编者按
\[[←8](#back_note_8 "8")\] 在吠檀多里,时间周期被称作“由伽”,时代被称作“卡拉”;苏非徒把周期叫做道尔或扎满,把时代叫做“瓦克特”。
\[[←9](#back_note_9 "9")\] 在艾琳·科尼贝尔《寻找真理》书中第274-275页“印度安得拉邦卡基纳达(Kakinada):斯瓦米·萨提亚·普拉喀什·乌达森(Swami Satya Prakash Udaseen)”一节引用的美赫巴巴的“摩耶”语录。--编者按
\[[←10](#back_note_10 "10")\] 也参见《美赫巴巴语录》第370-387页的“摩耶”一章。--编者按
\[[←11](#back_note_11 "11")\] 吠檀多或接近吠檀多的术语。
\[[←12](#back_note_12 "12")\] 巴巴的确曾让圣雄甘地和阿迪看过几页。
\[[←13](#back_note_13 "13")\] 《美赫主》,第3章954页。
\[[←14](#back_note_14 "14")\] 《美赫主》,第11章3792-3793页。
\[[←15](#back_note_15 "15")\] 《美赫主》,第11章3793页。
\[[←16](#back_note_16 "16")\] 《美赫主》,第20章6535页。
\[[←17](#back_note_17 "17")\] 《美赫主》,第3章878页。
\[[←18](#back_note_18 "18")\] 《美赫主》,第3章835页。
\[[←19](#back_note_19 "19")\] 参见2004年2月《国际辉光》4-15页。此辉光文章提到源自1925-26年期间的《无限智能》手稿,即将由阿瓦塔美赫
\[[←20](#back_note_20 "20")\] 《美赫主》,第9章3175页和脚注。
\[[←21](#back_note_21 "21")\] 《美赫主》,第9章3148页。
\[[←22](#back_note_22 "22")\] 《美赫主》,第9章3247页。
\[[←23](#back_note_23 "23")\] 《美赫主》,第9章3314页。
\[[←24](#back_note_24 "24")\] 《美赫主》,第11章3792-3793页。伽尼医生于1951年8月去世。随着伽尼去世,其亲属乱成一团。巴巴派人去取手稿。不清楚是伽尼未完成手稿还是仅从其家人那里取回了一部分。
\[[←25](#back_note_25 "25")\] 《美赫主》,第11章3867页
\[[←26](#back_note_26 "26")\] 《美赫主》,第10章3728页。
\[[←27](#back_note_27 "27")\] 《美赫主》,第9章3174页。
\[[←28](#back_note_28 "28")\] 《美赫主》,第9章3285页。
\[[←29](#back_note_29 "29")\] 《美赫主》,第8章2871页。
\[[←30](#back_note_30 "30")\] 在其遗嘱中,巴巴说已将《神曰》的版权移交且永久赠予苏非教再定向。
\[[←31](#back_note_31 "31")\] 《美赫主》,第11章3942页。
\[[←32](#back_note_32 "32")\] 《美赫主》,第4章1196页。
\[[←33](#back_note_33 "33")\] 《美赫主》,第3章980页。
\[[←34](#back_note_34 "34")\] 1996年5月的《国际辉光》,“阿瓦塔美赫巴巴的著作《神曰》的真实历史”4-7页。
\[[←35](#back_note_35 "35")\] 海蒂·默敦斯于1930s在印度阿杰梅尔拍摄了巴巴的照片。
\[[←36](#back_note_36 "36")\] (1967年三卷本)语录,第一卷119-120页。
\[[←37](#back_note_37 "37")\] 《美赫主》,第13章4662页。
\[[←38](#back_note_38 "38")\] 《美赫主》,第13章4713页。
\[[←39](#back_note_39 "39")\] 《美赫主》,第13章4676页。
\[[←40](#back_note_40 "40")\] 《国际辉光》,1999年11月,第七期。
\[[←41](#back_note_41 "41")\] 《美赫主》,第15章5382页。
\[[←42](#back_note_42 "42")\] 《美赫主》,第19章6278页。
\[[←43](#back_note_43 "43")\] 《美赫主》,第19章6369页。
\[[←44](#back_note_44 "44")\] 《神曰》,见下文。由于印度的技术进步,通过美赫牟纳瓦尼出版社的斡旋,苏非教再定向能够在印度安排一次此新版本的精确再版。苏非教再定向资助了这次印刷以便此书在印度会以非常合理的价格出售。
\[[←45](#back_note_45 "45")\] 《美赫主》,第3章834-835页。
\[[←46](#back_note_46 "46")\] 纵观1950s巴巴做出各种声明说《神曰》将是祂在该主题上的最后一本著作。然而,1967年,当巴巴向宝授述《无与有》的要点时,似乎巴巴已做重新考虑。巴巴说那本神秘著作的10%未囊括于《神曰》中,祂现在给予宝的著作《无与有》中将囊括它。虽然如此,似乎巴巴这样做的意图可被理解为祂作为阿瓦塔已完成了该主题,为了上面所探讨的原因。
\[[←47](#back_note_47 "47")\] 《神曰》,第190页。
\[[←48](#back_note_48 "48")\] 《神曰》,第190页。
\[[←49](#back_note_49 "49")\] (1967年三卷本)语录,第一卷20页。
\[[←50](#back_note_50 "50")\] 《神曰》,第190页。
- 封首简介
- 献 词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简介
- 第二版简介
- 卷首语
- 第一部分 意识的状态
- 阿特玛实际上是帕若玛特玛
- 第二部分 原始驱策及意识进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诸界的特点
- 石界与金属界的特点
- 植物界的特点
- 虫界的特点
- 鱼界的特点
- 鸟界的特点
- 兽界的特点
- 人类界的特点
- 第四部分 轮回转世与意识的无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识层面
- 解放意识的内化
- 第一和第二层面
- 第三层面
- 第四层面
- 第五与第六层面
- 第七层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识状态总结
- 精体和心体在人体里的充分发展,以及意识的内化
- 有浊意识的科学家的例子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纱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状态,第一驱策和意识的进化与内化周期
- 神的超越超越状态
- “噢姆”点
- 心血来潮或拉哈
- 第一个阶段
- 第二个阶段
- 第三个阶段
- 第四个阶段
- 第五个阶段
- 第六个阶段
- 第七个阶段
- 美赫巴巴对图表VII的解释
- 第九部分 神的十个状态
- 神的十个状态(由埃瑞奇 B. 杰萨瓦拉创作)
- 状态I 神在超越超越状态
- 状态II 神在超越状态
- 状态III 神作为生发者、支撑者与消融者
- 状态IV 神作为有形体的灵魂
- 状态V 神作为进化状态的灵魂
- 状态VI 神作为转世状态的人类灵魂
- 状态VII 神在灵性高级灵魂的状态
- 状态VIII 神作为神圣融入者
- 状态IX 神作为已解脱的肉身灵魂
- 状态X 神作为“人神”
- 第十部分 结语
- 补编目录
- 1 有印象意识(27)➀
- 2 实用密教
- 3 第一层面
- 4 第二层面
- 5 第三层面
- 6 第三与第四层面之间的阶段
- 7 心界的行道者
- 8 第六层面
- 9 第六层面的真知
- 10 第七层面
- 11 奇迹的不同类型
- 12 能力的类型
- 13 静心
- 14 美赫巴巴所著的神圣主题
- 15 美赫巴巴对五界的描述
- 16 确信的类型与知识的类型
- 17 帕若玛特玛是无限和大有
- 18 五个灵性事实
- 19 真生与真死
- 20 法那与法那-费拉
- 21 苏非教的法那和巴卡概念
- 22 意识的内化
- 23 五个代数定义
- 24 莫克提或解脱的四个类型
- 25 四类莫克提总结
- 26 完美的标记
- 27 哈尔与姆卡穆
- 28 阿瓦塔的降临
- 29 第七层面的真知
- 30 阿瓦塔与赛古鲁
- 31 有为与无为
- 32 美赫巴巴论灵性阶层
- 33 神作为阿瓦塔的降临
- 34 讨合得或真主独一状态
- 35 摩耶
- 36 美赫巴巴说:
- 37 魂魄界
- 跋
- 术语汇编
- 中英文专名对照
- 索 引
- 《神曰》故事
- 封尾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