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 观察器模式
观察器(`Observer`)模式解决的是一个相当普通的问题:由于某些对象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所以一组对象都需要更新,那么该如何解决?在Smalltalk的MVC(模型-视图-控制器)的“模型-视图”部分中,或在几乎等价的“文档-视图结构”中,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问题。现在我们有一些数据(“文档”)以及多个视图,假定为一张图(`Plot`)和一个文本视图。若改变了数据,两个视图必须知道对自己进行更新,而那正是“观察器”要负责的工作。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问题,它的解决方案已包括进标准的`java.util`库中。
在Java中,有两种类型的对象用来实现观察器模式。其中,`Observable`类用于跟踪那些当发生一个改变时希望收到通知的所有个体——无论“状态”是否改变。如果有人说“好了,所有人都要检查自己,并可能要进行更新”,那么`Observable`类会执行这个任务——为列表中的每个“人”都调用`notifyObservers()`方法。`notifyObservers()`方法属于基类`Observable`的一部分。
在观察器模式中,实际有两个方面可能发生变化:观察对象的数量以及更新的方式。也就是说,观察器模式允许我们同时修改这两个方面,不会干扰围绕在它周围的其他代码。
下面这个例子类似于第14章的`ColorBoxes`示例。箱子(`Boxes`)置于一个屏幕网格中,每个都初始化一种随机的颜色。此外,每个箱子都“实现”(`implement`)了“观察器”(`Observer`)接口,而且随一个`Observable`对象进行了注册。若点击一个箱子,其他所有箱子都会收到一个通知,指出一个改变已经发生。这是由于`Observable`对象会自动调用每个`Observer`对象的`update()`方法。在这个方法内,箱子会检查被点中的那个箱子是否与自己紧邻。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也修改自己的颜色,保持与点中那个箱子的协调。
```
//: BoxObserver.java
// Demonstration of Observer pattern using
// Java's built-in observer classes.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wt.event.*;
import java.util.*;
// You must inherit a new type of Observable:
class BoxObservable extends Observable {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Object b) {
// Otherwise it won't propagate changes:
setChanged();
super.notifyObservers(b);
}
}
public class BoxObserver extends Frame {
Observable notifier = new BoxObservable();
public BoxObserver(int grid) {
setTitle("Demonstrates Observer pattern");
setLayout(new GridLayout(grid, grid));
for(int x = 0; x < grid; x++)
for(int y = 0; y < grid; y++)
add(new OCBox(x, y, notifi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grid = 8;
if(args.length > 0)
grid = Integer.parseInt(args[0]);
Frame f = new BoxObserver(grid);
f.setSize(500, 400);
f.setVisible(true);
f.addWindowListener(
new WindowAdapter() {
public void windowClosing(WindowEvent e) {
System.exit(0);
}
});
}
}
class OCBox extends Canvas implements Observer {
Observable notifier;
int x, y; // Locations in grid
Color cColor = newColor();
static final Color[] colors = {
Color.black, Color.blue, Color.cyan,
Color.darkGray, Color.gray, Color.green,
Color.lightGray, Color.magenta,
Color.orange, Color.pink, Color.red,
Color.white, Color.yellow
};
static final Color newColor() {
return colors[
(int)(Math.random() * colors.length)
];
}
OCBox(int x, int y, Observable notifier) {
this.x = x;
this.y = y;
notifier.addObserver(this);
this.notifier = notifier;
addMouseListener(new ML());
}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 {
g.setColor(cColor);
Dimension s = getSize();
g.fillRect(0, 0, s.width, s.height);
}
class ML extends MouseAdapter {
public void mousePressed(MouseEvent e) {
notifier.notifyObservers(OCBox.this);
}
}
public void update(Observable o, Object arg) {
OCBox clicked = (OCBox)arg;
if(nextTo(clicked)) {
cColor = clicked.cColor;
repaint();
}
}
private final boolean nextTo(OCBox b) {
return Math.abs(x - b.x) <= 1 &&
Math.abs(y - b.y) <= 1;
}
} ///:~
```
如果是首次查阅`Observable`的联机帮助文档,可能会多少感到有些困惑,因为它似乎表明可以用一个原始的`Observable`对象来管理更新。但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大家可自己试试——在`BoxObserver`中,创建一个`Observable`对象,替换`BoxObservable`对象,看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事实上,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为真正产生效果,必须从`Observable`继承,并在派生类代码的某个地方调用`setChanged()`。这个方法需要设置`changed`(已改变)标志,它意味着当我们调用`notifyObservers()`的时候,所有观察器事实上都会收到通知。在上面的例子中,`setChanged()`只是简单地在`notifyObservers()`中调用,大家可依据符合实际情况的任何标准决定何时调用`setChanged()`。
`BoxObserver`包含了单个`Observable`对象,名为`notifier`。每次创建一个`OCBox`对象时,它都会同`notifier`联系到一起。在`OCBox`中,只要点击鼠标,就会发出对`notifyObservers()`方法的调用,并将被点中的那个对象作为一个参数传递进去,使收到消息(用它们的`update()`方法)的所有箱子都能知道谁被点中了,并据此判断自己是否也要变动。通过`notifyObservers()`和`update()`中的代码的结合,我们可以应付一些非常复杂的局面。
在`notifyObservers()`方法中,表面上似乎观察器收到通知的方式必须在编译期间固定下来。然而,只要稍微仔细研究一下上面的代码,就会发现`BoxObserver`或`OCBox`中唯一需要留意是否使用`BoxObservable`的地方就是创建`Observable`对象的时候——从那时开始,所有东西都会使用基本的`Observable`接口。这意味着以后若想更改通知方式,可以继承其他`Observable`类,并在运行期间交换它们。
- Java 编程思想
- 写在前面的话
- 引言
- 第1章 对象入门
- 1.1 抽象的进步
- 1.2 对象的接口
- 1.3 实现方案的隐藏
- 1.4 方案的重复使用
- 1.5 继承:重新使用接口
- 1.6 多态对象的互换使用
- 1.7 对象的创建和存在时间
- 1.8 异常控制:解决错误
- 1.9 多线程
- 1.10 永久性
- 1.11 Java和因特网
- 1.12 分析和设计
- 1.13 Java还是C++
- 第2章 一切都是对象
- 2.1 用引用操纵对象
- 2.2 所有对象都必须创建
- 2.3 绝对不要清除对象
- 2.4 新建数据类型:类
- 2.5 方法、参数和返回值
- 2.6 构建Java程序
- 2.7 我们的第一个Java程序
- 2.8 注释和嵌入文档
- 2.9 编码样式
- 2.10 总结
- 2.11 练习
- 第3章 控制程序流程
- 3.1 使用Java运算符
- 3.2 执行控制
- 3.3 总结
- 3.4 练习
- 第4章 初始化和清除
- 4.1 用构造器自动初始化
- 4.2 方法重载
- 4.3 清除:收尾和垃圾收集
- 4.4 成员初始化
- 4.5 数组初始化
- 4.6 总结
- 4.7 练习
- 第5章 隐藏实现过程
- 5.1 包:库单元
- 5.2 Java访问指示符
- 5.3 接口与实现
- 5.4 类访问
- 5.5 总结
- 5.6 练习
- 第6章 类复用
- 6.1 组合的语法
- 6.2 继承的语法
- 6.3 组合与继承的结合
- 6.4 到底选择组合还是继承
- 6.5 protected
- 6.6 累积开发
- 6.7 向上转换
- 6.8 final关键字
- 6.9 初始化和类装载
- 6.10 总结
- 6.11 练习
- 第7章 多态性
- 7.1 向上转换
- 7.2 深入理解
- 7.3 覆盖与重载
- 7.4 抽象类和方法
- 7.5 接口
- 7.6 内部类
- 7.7 构造器和多态性
- 7.8 通过继承进行设计
- 7.9 总结
- 7.10 练习
- 第8章 对象的容纳
- 8.1 数组
- 8.2 集合
- 8.3 枚举器(迭代器)
- 8.4 集合的类型
- 8.5 排序
- 8.6 通用集合库
- 8.7 新集合
- 8.8 总结
- 8.9 练习
- 第9章 异常差错控制
- 9.1 基本异常
- 9.2 异常的捕获
- 9.3 标准Java异常
- 9.4 创建自己的异常
- 9.5 异常的限制
- 9.6 用finally清除
- 9.7 构造器
- 9.8 异常匹配
- 9.9 总结
- 9.10 练习
- 第10章 Java IO系统
- 10.1 输入和输出
- 10.2 增添属性和有用的接口
- 10.3 本身的缺陷:RandomAccessFile
- 10.4 File类
- 10.5 IO流的典型应用
- 10.6 StreamTokenizer
- 10.7 Java 1.1的IO流
- 10.8 压缩
- 10.9 对象序列化
- 10.10 总结
- 10.11 练习
- 第11章 运行期类型识别
- 11.1 对RTTI的需要
- 11.2 RTTI语法
- 11.3 反射:运行期类信息
- 11.4 总结
- 11.5 练习
- 第12章 传递和返回对象
- 12.1 传递引用
- 12.2 制作本地副本
- 12.3 克隆的控制
- 12.4 只读类
- 12.5 总结
- 12.6 练习
- 第13章 创建窗口和程序片
- 13.1 为何要用AWT?
- 13.2 基本程序片
- 13.3 制作按钮
- 13.4 捕获事件
- 13.5 文本字段
- 13.6 文本区域
- 13.7 标签
- 13.8 复选框
- 13.9 单选钮
- 13.10 下拉列表
- 13.11 列表框
- 13.12 布局的控制
- 13.13 action的替代品
- 13.14 程序片的局限
- 13.15 视窗化应用
- 13.16 新型AWT
- 13.17 Java 1.1用户接口API
- 13.18 可视编程和Beans
- 13.19 Swing入门
- 13.20 总结
- 13.21 练习
- 第14章 多线程
- 14.1 反应灵敏的用户界面
- 14.2 共享有限的资源
- 14.3 堵塞
- 14.4 优先级
- 14.5 回顾runnable
- 14.6 总结
- 14.7 练习
- 第15章 网络编程
- 15.1 机器的标识
- 15.2 套接字
- 15.3 服务多个客户
- 15.4 数据报
- 15.5 一个Web应用
- 15.6 Java与CGI的沟通
- 15.7 用JDBC连接数据库
- 15.8 远程方法
- 15.9 总结
- 15.10 练习
- 第16章 设计模式
- 16.1 模式的概念
- 16.2 观察器模式
- 16.3 模拟垃圾回收站
- 16.4 改进设计
- 16.5 抽象的应用
- 16.6 多重分发
- 16.7 访问器模式
- 16.8 RTTI真的有害吗
- 16.9 总结
- 16.10 练习
- 第17章 项目
- 17.1 文字处理
- 17.2 方法查找工具
- 17.3 复杂性理论
- 17.4 总结
- 17.5 练习
- 附录A 使用非JAVA代码
- 附录B 对比C++和Java
- 附录C Java编程规则
- 附录D 性能
- 附录E 关于垃圾收集的一些话
- 附录F 推荐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