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应用+插件架构,代码干净,二开方便,首家独创一键云编译技术,文档视频完善,免费商用码云13.8K 广告
## 第5章 精神世界:循环相连 如果个体的大脑时常由于新颖的想法或新的感觉得到扩展,那么它绝不会缩减回原先的维度。 ——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我们对第一部分进行一下总结,现在是时候俯瞰心理空间的地图(见图5-1)了,追寻我们曾经的足迹。为了避免重复,下面我们采取一种稍有不同的方式,聆听一段记者和探索者之间的对话。 ![00279.jpeg](https://box.kancloud.cn/cb9327e5aaaa46239e0fad6de4c802b4_566x401.jpeg) 图 5-1 记者:请告诉我们这次探索之旅的起点。 探索者:我们从图的顶端,也就是元认知开始,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对思维的思考”。 记者:这是不是哲学家阿尔贝·加缪所描述的“智者就是时刻观察自身精神世界的人”? 1 探索者:可以这么说。但是,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智者”这个词换成“一个优秀的思考者”,因为它更接近我们的主题。理解了元认知表明开始成为一个优秀的思考者。 记者:请解释得详细些。我认为大家都是“思考者”,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思考者”?你是指变得更聪明吗? 探索者:你刚刚用了“更聪明”这个词,但是对于我们所讨论的太狭隘了。当我说我们想要成为更加优秀的思考者的时候,我指的是,当我们试图完成一些有价值的事时,我们想要更好地利用大脑来解决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挑战或者阻碍。 记者:什么事情才是值得做的呢? 探索者:例如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记者:你是说,充分地利用元认知意味着提高我们的思维,过上更加有意义的生活? 探索者:非常正确,我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过程并非像一个总结性的话语那么简单。 记者:比如? 探索者:我们的大脑像一个模块化的加工系统那样运转,可以把这个系统想象成由一个庞大的反馈回路群带动。向系统中输入信息(也可称为“事实”)并评估它的相关性。如果相关,下一个评估就要根据这条信息确定行动或不行动的结果。如果做出行动的决定,行动就发生了。 记者:然后呢? 探索者:行为的后果作为新的事件回到反馈回路中,如此反复。 记者:有意思,但是这与元认知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 探索者:问得好!元认知是影响反馈回路最有效的内部手段。换句话说,我们的大脑具备了从心理上与思维上分离的能力,那样的能力确保我们在反馈回路的加工上能施加一定的影响。 记者:你是说我们可以利用元认知完全地控制大脑? 探索者:这是一种很普通的错误观点,有时也称为“内省错觉”。我的意思是我们能够利用元认知在思维上施加更多的有意控制。这个区别很重要,因为大脑的大部分加工不是在所谓的“意识空间”中发生的,而是发生在一个巨大的无意识空间中。 记者:为什么?如果能控制在无意识中发生的事,听起来似乎会很有用。 探索者:假想一下,你关闭了控制人体活动的无意识加工模块,转而采用有意识推理控制。你将不得不花费精力去控制你所有的肌肉活动,包括对身体所有神经信号的反应,保持心脏跳动、肺部呼吸以及消化系统正常工作。你不得不通过思考完成这一切。 记者:难以想象。 探索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采用无意识控制的原因。这只是冰山一角。无意识的信息加工速度可是11000000次/秒。 记者:那意识空间呢?在那我们可以做什么? 探索者:有意识加工信息的速度最快可以达到40次/秒。这跟无意识相比真的是沧海一粟,但就对反馈回路施加影响而言,绰绰有余。但是,我们不能期望随心所欲地控制无意识。进化并没有使我们具备这种能力。 记者:能不能举个有意识的例子。 探索者:我们想要增强元认知觉察的主要原因是加快意识空间的信息流通速度,并且当信息处于意识空间时,能够对它加强控制。 举例来说,有段时间,你内心备受煎熬,想要找出你不断怀疑自己的原因。你可能把这种情况称为自我意象问题,而它对我们树立或是完成新的目标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每天,自我怀疑的想法不断地在意识空间中涌现,同时,你总是以一种情绪的方式对之进行反应。你自我感觉很糟,并且,由于感觉很糟,你对任何有价值的事都提不起兴趣,更加加重你的自我怀疑,如此周而复始,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你压根没有意识到,你的大脑陷入了一个消极思维的反馈回路中。你之所以没有意识到,是因为你身在问题之中。你真正需要的是,从问题中抽身出来,以理性的视角去审视消极思维反馈回路。只有以这样的立场,你才能够有意识地评估接下来会怎样,而不是不停地反刍所有消极的想法。此时,你化身为一个睿智的分析者,正确地判断接下来该怎样做才能扭转反馈回路。 记者:真有趣,但是那听起来还是有点机械论,不是吗? 探索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确是机械化的,因为大脑和身体从某些方面来说是会说话的有机机器。但是这只是个有助于理解我们自身的比喻,它不是一个具体、绝对的定义。另一个比喻是“自我叙述”,简单地解释一下这个过程,就是你自己有意地去改写在你心里正在上演的自我怀疑的“脚本”。但是,“自我叙述”这个比喻没有元认知来得重要,因为元认知不是一个虚拟的、理论的概念,它是一个神经事实。 记者:你的意思是它能够让我们过上想要的生活? 探索者:没错,那也是实用主义适应的本质。人类的大脑是自然界中不可估量的适应奇迹,它们利用类似于元认知等手段来增加适应性能力。每天,我们都本着实用主义的目的去适应世界(社会、文化),并且,我们发现,在摸索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借助大脑巨大的适应力量来改造生活。 记者:那么如果沿着这条探索之路走下去,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里程碑?有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高峰? 探索者:我们惊奇地发现,当我们试图掌握如何利用元认知来控制大脑的适应力时,你刚才所说的“里程碑”就出现了。人们将会体验到三种很重要的影响,更加自律、更加自我对称、更加有效的自我叙述。 记者:能不能详细地解释一下这三种影响。 探索者:自律,指的是人们自我意识将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有研究表明,自律能够带来诸多益处,像是高度的创造力、强大的应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时的应变力。 自我对称,指的是人们能够从阻碍他们达成目标的想法或感受中分离出来。 有意识的自我叙述,指的是人们将会变成“脚本”的评论者、编著者,在他们自身的叙述中施加更多的有意控制。 记者:然后呢? 探索者:他们会成为更加合格的适应者,并且实用主义适应的结果会加强这一过程。正如那句老话所说,“成功孕育成功”。或者更加准确地说,是“适应造就成功”。 记者:很棒的谚语,用在这里非常合适。最后一个问题,接下来你们要做什么? 探索者:这是最简单的问题了,你刚才已经替我们回答了,我们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