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录C 科学交流的挑战
(为什么科学家和记者总是不能和平共处)
几个月前,我偶然间看到一篇博文,其作者是一位声望显赫的科学家,主旨是他最近一次接受记者采访也是最后一次。他的话在记者的报道中被严重歪曲,以至于他强调,他不会再为伪大众科学做任何事情。很显然,他怒不可遏,而且理由充分,那篇报道不仅使他名誉受损,而且也没体现他所讨论的研究重点。
那件不愉快的事触及在科学家和记者之间酝酿已久的一场讨论,最近,它浮出了水面,表现在博客、微博和Facebook的帖子上。在某种意义上,争论永远不会结束(因为这些辩论从未结束过),而且这场讨论涉及的不仅仅是争论的双方。讨论着重于大众所接受的科学知识究竟是更好还是更差。并且,如果你认为公共教育很重要,那么你肯定知道相关的风险并不小。
我同争论的双方都有过交流,有着深刻的体会。虽然科学家很少贬低所有的记者,但是平心而论,大部分科学家都对记者持怀疑态度。并且记者尽管不喜欢,但也习惯了被科学家怀疑。
而他们把科学家的怀疑归咎于从事技术类学科而形成的人格。正如一位喜欢挑剔细节的工程师告诉我的:“即使你没有犯错,我也忍不住去纠正你。”简单来说,那就是记者所谓的技术/科学型人格,至少记者们是这么看的。
如果这场讨论真是那么简单纯粹,我们可以把它撇在一边,只当是专业人士之间的一场古怪比赛。但事实不是这样,这场讨论涉及的问题比人格类型问题和语气问题要严重得多,就我看来,最棘手的就是不信任。
科学家之所以不信任记者是因为市场需要往往会影响报道的内容。如今,网络新闻正在占据传统新闻业原有的市场份额。许多记者被迫成为少量仅存的新闻集团的雇佣兵。在市场环境下,记者想要生存下来,必须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在特定的时间内制造出数量惊人的新闻。
甚至在网络新闻风行之前,记者对新闻内容的审核也日益宽松。为了保住工作,记者不得不在原有素材的基础上添油加醋,来吸引大众的眼球。
在这个漩涡中,作为记者素材来源的科学家们,越来越担心记者会为了吸引读者而降低他们的发现的真实性。使新闻有吸引力常常意味着要掩盖关键性区别,比如说联系和起因之间的区别(联系从来不像起因那么有吸引力)。
同样的,记者们常常会故意漏掉科学发现的周边环境,或者前提条件。研究中不太确定的结论在报道中却神奇地变成了“A+B=C”。如果科学家只是说会大范围地应用发现的成果,到读者看到报道时,很可能变成了应用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记者怨恨那些批评总是不公平地诋毁他们的职业。事实上,对主要聚焦于科学话题的作家来说,“回答正确”从来都不是学术练习,它是一种真诚的愿望。任何一位严谨的作家都会认真对待选定的主题。
当然,那并不意味着科学记者们总是能够“回答正确”。但是据我所知,许多记者都承认这一事实,并且他们和科学家一样对此感到苦恼。与此同时,一些科学家也会夸大一下研究成果。当一个略显夸张的科学家碰上了一个草率成事的记者,就会引起一场巨大的风波,比如疫苗会引起自闭症这类报道。
长久以来,许多记者总是这样回击科学家,“如果没有记者的传播,很少有人会了解科学家的研究。”然而,这种说法完全不适应于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许多科学团体开设了自己的博客,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而一些制作精良的科学杂志也慢慢地出现在当地书店的书架上。
谢天谢地,好歹还是有个折中之法。一些科学家和记者选择了“相信,但是要核实”。我相信这是我们期望能够得到的最好结果。科学家有权知道他们的工作成果将会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如果他们对记者抱以完全的信任,相信他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主题,那么记者也应该投桃报李,在使报道生动吸引的同时,力求最大程度的真实性。那就意味着记者要检查、再检查,确保科学家的工作成果得到尊重。
当事双方都有自己应做的事情。当科学家和记者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相互信任时,优秀的有事实依据的报道就诞生了。你可以去读读卡尔·齐默、耶拿·平科特、瑞·赫伯特、瑞贝卡·斯克鲁、戴维·多布斯等人的作品,领略一下杰出的科学成果与优秀的作者碰撞出的耀眼火花。
- 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知
- 绪论 大脑改造:开始思维逆转之旅
- ■心智改变
- ■你位于断层的何处
- ■在真正开始探索之前……
- 第1章 元认知:冷静的观察者
- ■什么是“元认知”
- ■什么是反馈回路
- ■人类大脑如何进行元认知:元认知回路
- ■意识层面的元认知
- ■元认知觉察
- ■一个实用的比喻:内心的记者
- 第2章 心理化:最初的心智游戏
- ■心理理论
- ■意向性:心心相“映”
- ■心声的作用
- ■自律型人格
- 第3章 实用主义的适应:改变思维,改变生活
- ■实用主义的适应
- ■重塑适应性的大脑
- ■顽强的适应英雄:人格变化和幸福感
- ■适应道路上的重点:应变稳态和自稳态
- ■走出思维误区
- ■思维错误使反馈回路发生偏移
- ■思维错误和自动化思想
- ■使用注意工具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 第4章 寻迹叙述性线索:剧本化和突显的力量
- ■寻迹叙述性线索
- ■内化叙述性脚本
- ■叙述突显
- ■重回反馈
- ■总结:有意识自我叙述
- 第5章 精神世界:循环相连
- 第二部分 做
- 第6章 想法箱:30种改善思维的工具
- 1.使用意识楔
- 2.使用习惯改变的黄金法则来转变你的行为
- 3.用信念对目标进行严格审查
- 4.嚼口香糖
- 5.为你自己写讣告
- 6.有目标,不过度
- 7.了解情绪体验的反馈回路
- 8.同步的有意识和无意识动机
- 9.寻求心灵上的整合
- 10.加强周期性的静心活动
- 11.挑战你的判断式启发法
- 12.补充葡萄糖,增强自制力
- 13.学习停止想法
- 14.即兴的大脑共振
- 15.总在做事中
- 16.睡眠充足,防止大脑过热
- 17.支持自我
- 18.保持韧性
- 19.对失败进行评估
- 20.时刻关注你的化学阈值,特别是酒精
- 21.研究热爱自己事业的人
- 22.提高你的想象力(MQ)
- 23.增大文化投入
- 24.开始阅读挑战性书籍,观看挑战性电影
- 25.思考你的成就以及对他人的影响
- 26.了解自我管理的要素来提高表现
- 27.用身体管理心智
- 28.向认知先哲们学习
- 29.将自己置于可怕的失去体验中
- 30.总览心智的12种表征
- 第三部分 扩展
- 第7章 心智的图书馆
- ■杰出的非小说类作品
- ■扩展的非小说类书籍
- 第8章 小说和回忆录
- 第9章 电影
- ■延伸的电影库
- 第10章 术语表
- 附录
- 附录A 什么是科学帮助
- 附录B 为什么我们需要实用科学
- 附录C 科学交流的挑战
- 附录D 向大脑改造之父——威廉·詹姆斯致敬
- ■威廉·詹姆斯的著作
- 后记
- 致谢
- 《厨房中的大脑》节选4 咖啡因对你的大脑做了什么
- 注释
- ■第一部分 知
- ■第二部分 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