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AI智能体构建引擎,智能编排和调试,一键部署,支持私有化部署方案 广告
## 大脑是机器吗 这个现在已经被遗忘的机器就是第一代的神经可塑性仪器(就是用一种感官去取代另一种感官),而且被证明有效,然而,因为当时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而被搁置、忽略。当时科学界的心理定势(mind-set)是假设大脑定型了就不能改变,而我们的感官,外界信息和经验进入我们大脑的路径,是先天设定的,这个想法叫作“功能区域特定论”(localizationism),到现在仍有人支持、拥护它。这个理论是说大脑像个复杂的机器,由许多部件所组成,每一个部件有它自己特殊的心理功能,存在于某一个先天设定的大脑区域(location),所以才会有这个名字出现。一个先天就设定好的大脑,每一项心理功能都有它固定的位置地点,自然就没有什么空间可以做改变了。 这个大脑像机器的看法从17世纪第一次被提出后就一直是神经科学的圭臬,它取代了过去灵魂与肉体飘忽不可掌握的神秘看法。科学家受到伽利略(Galileo,1564-1642)星球像物体一样可以被机械力量所推动这个创世纪发现的影响,纷纷相信所有自然界的功能就如一个很大的宇宙时钟,受到物理定律的规范。他们开始用这个概念去解释所有的生物,包括我们身体的器官,把它们当作机械来看。这个把大自然看成一个大机械、我们的身体器官像机器一样的看法取代了2000年前希腊人的看法,希腊人认为大自然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有机体,我们的身体器官绝对不是无生命的机器。第一个“机械生物学”(mechanistic biology)的成就是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1578-1657)划时代原创性的发现,哈维在伽利略讲学的意大利帕多瓦(Padua)读书,他发现血液如何在我们的身体内循环,心脏的功能其实是一个马达,将血液送往全身。马达当然是一个机器,所以,很快地,科学家发现如果解释要科学化,就一定要机械化,也就是说,要受到物理运动定律的规范。哈维之后,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儿(RenéDescartes,1596-1650)认为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像马达一样,我们的神经其实是管线,从四肢通到大脑。他是第一个解释反射反应怎么形成的人,他认为当一个人的皮肤被碰触时,神经管线中的液体就流到了大脑,然后被机械化地反射回肢体去移动肌肉。虽然现在看起来他的理论很粗糙,但是事实上,虽不中,亦不远。科学家很快地修缮了原始的图片,说不是液体而是电流在神经之间流动。笛卡儿认为大脑是一个复杂机器的想法就是现在认为的“大脑是个计算机”,其中功能具有“区域特定性”这个看法的滥觞。像机器一样,大脑有许多部件,每一个部件都有事先规划好的位置,每一个部件执行一个单一功能,所以假如一个部件损坏了,没有东西可以替代它,因为机器是不会自己长出新的零件的。 功能区域特定论的看法也被应用到感官上,认为我们每一种感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和平衡觉)都有自己特殊的受体细胞(receptor cell),专司侦察我们身边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当受到刺激时,这些受体细胞便送出信号,沿着神经到达大脑的特定区域,在这个区域,这些信号被处理。大部分的科学家相信这些大脑区域的功能是如此专业化,以至于不可能去做别的区域的工作。 巴赫-利塔跟他的同侪不同,他不相信功能区域特定的说法,我们的感官有出乎意料的可塑性,假如其中之一受损了,有时候另一个感官可以取代它的工作,他把这种替代性称作“感官的替代”(sensory substitution)。他设计了很多实验来显示感官的替代,也发明了很多仪器来显示人有“超级感官”(supersense)。他成功地显示神经系统可以适应用摄影机来看,而不用视网膜,巴赫-利塔为盲人未来可以看得见的希望打下了基础,如视网膜的移植,用手术的方式植入眼球,使盲人可以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