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云GVP开源项目 12k star Uniapp+ElementUI 功能强大 支持多语言、二开方便! 广告
## 释放热爱学习的天性 艾洛史密斯的理念和大脑练习治疗法对教育有重大意义。很多孩子会因此而受益,这种找出弱点区域然后强化这个区域的功能,显然比一直让孩子重复自己不会的功课使他越来越挫折好多了。当一个链条中,弱的环节被强化后,人们就可以去学习那个过去被挡住不能学的技能,他们觉得被解放出来了。我有一个病人一直觉得自己很聪明,但是没有用到他全部的能力,有很长一阵子,我误以为他的毛病是心理冲突,例如害怕竞争,把超越他父母、兄弟的恐惧深埋在心中等。这种冲突的确存在,也的确会阻碍一个人前进,但是我后来发现他所希望避免的冲突来自长期的挫折——害怕大脑的限制所带来的失败挫折。一旦他从艾洛史密斯的大脑练习中解决了困难之处后,他天生对学习的热爱就完全浮现出来了。 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几百年来,教育家就知道必须通过不断变难的练习来锻炼建构孩子的大脑以强化大脑功能。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课堂的教育还是偏重死记,要孩子背诵外国的长诗(这会强化听觉记忆,使孩子用语言来思考)。学校的注意力几乎都放在书写能力上,这可能强化了运动能力,所以不但帮助书写,也增加阅读的速度和流利性以及说话能力。通常学校会很注意发声法有没有做到完美。20世纪60年代以后,教育者抛下了这些传统的练习,因为它们太僵化、无聊、没用。但是,不重视这些基本训练的代价是很高的,这些可能是许多学生系统化操作大脑的唯一机会,这种大脑操作使我们对符号运用得纯熟流利。对我们其他的人而言,这种课程的取消使我们口才雄辩能力下降,因为这需要记忆以及听觉方面的大脑能力,而这些我们现在已经不熟悉了。在1858年林肯和道格拉斯(Lincoln-Douglas)的辩论中,他们都轻松自如、滔滔不绝地说了一个多小时而不需要看稿,那些长篇大论都背在脑海中。今天,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顶尖学校的学者,演讲时都需要用PPT来弥补他们前运动皮质区的弱点。 杨的教学方法迫使我们去想:假如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以大脑为基础的评估,这对他们的学习会有多大的帮助,他们的困难能被及早发现,有一个量身订制的课程在大脑可塑性最高的童年来强化弱点、改进它,及早去除毛病,不要等到孩子认为自己很笨、学不会,然后痛恨学校、厌恶学习时才来想办法挽救,那时已太晚,因为孩子已不愿面对他弱的部分,甚至失去了他已有的长处。越小的孩子进步越快,或许是因为未成熟大脑的神经联结比成人的大脑多了50%。我们到达青春期时,大脑开始大量修剪,那些没有经常被使用的神经联结和神经元会死亡,也就是“用进废退”(Use it or lose it.),不用就被修剪掉了。最好是在皮质以及这些神经元在的时候去强化弱点。无论如何,以大脑为基础的评估不但对中小学,甚至对大学教育都会有帮助,许多在高中表现良好的学生,进了大学却念不下去,因为他们大脑功能的弱点无法负荷大学的功课,即使没有这些危机,每个成年人也能从以大脑为基础的认知评估中受益。一个认知能力的测试可以帮助人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大脑[\[1\]](#id_1_21)。 [\[1\]](#id_1_20) 对于本章作者的看法我有非常多的保留之处,作为译者,只能忠实地将它译出,但我非常不赞同普遍地施行以大脑为基础的认知功能测验,因为我们对大脑功能的了解还没有到那个地步,艾洛史密斯学校的业绩是否有那么神奇还待考证,作者这章的描述令我有看广告词的感觉。因为中国台湾有许多人对大脑的看法还停留在20世纪初,新仪器未发明,只能臆测、不能目睹的时期,因此有必要介绍最新的大脑与教育的观念进来,只是每个作者的人格与文风不同,读者必须记住杨在创立艾洛史密斯学校时,完全不了解大脑的内部功能情形,她只是凭借俄国神经心理学家鲁利亚观察受伤士兵的行为加上死后大脑解剖的病理部位,用相关法所得出的大脑功能部位图来发展她的大脑练习法,其中颇多值得商榷之处,读者不可盲从。中国台湾现在已经有很多用最简单的脑波帽来测儿童聪明智慧的行业出现,令人忧心,脑波只能测大脑神经细胞放电的情形,如癫痫的病人大脑神经元的放电不正常,或在执行某项认知功能时,大脑某相关部位活化(放电)的程度,但这并不能预测孩子的聪明智慧,父母不可乱听卖卜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