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Chat2.0新版上线,更智能更精彩,支持会话、画图、阅读、搜索等,送10W Token,即刻开启你的AI之旅 广告
## 铺设心智的路 帕斯科-里昂也知道神经可塑性会导致大脑的僵化不可改变,以及重复进行某个动作或念头。对这些现象的了解帮助解决了下面这个矛盾:假如我们的大脑这么有可塑性、可以改变,那为什么我们还这么经常被困在僵硬不能改变的重复动作或念头中?要得到这个答案,得先了解我们的大脑是多么有可塑性。 他告诉我plasticina是西班牙文的plasticity,它捕捉到了一些英文所没有的东西,plasticina在西班牙文中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黏土(plasticine),这是一种可以随意捏、随意成形的物质。对他来说,大脑如此具有可塑性,即使我们每天做同样的行为,负责这个行为的神经元联结还是有一点不同,因为在行为跟行为之间,我们还做了别的,这会影响到神经的联结,使它们不可能一模一样。 “我认为,”帕斯科-里昂说,“大脑的活动就像我们在玩黏土一样,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影响黏土的形状。”但是他说:“假如你开始玩的黏土是正方形的,即使你把它搓成圆球,它还是有可能回归到正方形。但是它不会是一开始的那个正方形。”外表的相似性不代表它是一模一样的,新的正方形的分子排列得不一样了。换句话说,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时间做,用的是不同的神经回路。对他来说,即使一个有神经或心理问题的病人被治愈了,也永远不可能使病人的大脑恢复到他未发病前的状态。 “这个系统是有可塑性,不是有弹性。”帕斯科-里昂以低沉的声音说。一条橡皮筋可以拉得很大,但是一松手,它会回到它原来的形状,它的分子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重新排列过。但有可塑性的大脑是被每一次的经验、每一次的交集,永远地改变了。 所以这个问题变成:如果大脑这么容易改变,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不会永无止境地变下去?的确,假如大脑像一块小孩子玩的黏土,我们怎么可能维持自己而不是一直改变使自己都认不出来?我们的基因给了我们帮助,虽然不完全是一致性,但它给了我们重复性。 帕斯科-里昂用一个隐喻来解释这个问题。有可塑性的大脑就像是一道冬天下雪的山坡,这座山的各个层面──山坡的斜度、石头、雪的一致性──就像我们的基因一样,是先天设定的,当我们坐雪橇滑下来时,我们可以操纵雪橇使它遵循一条道路一路平安地滑到山下,这条道路是取决于我们如何驾驶及山丘的特性。我们会停在哪里,实在很难预测,因为其中包含太多因素在内。 “但是,”帕斯科-里昂说,“第二次你坐雪橇下来会怎么样你就知道了,你会多多少少遵循上次那条路,不会完全相同,但是也不会离得太远。假如你整个下午都在玩雪橇,走上去,滑下来,走上去,滑下来,到最后,有一些路会用很多次,有些用得很少,你会创造出一条大路,现在你很难不经过这条大路,而这条大路不再是由基因决定的了。” 心智的大路会使我们养成习惯,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假如我们发展出不好的姿势,这会很难改变;假如我们发展出好习惯,它们也会跟着你很久。那么,在“大路”或神经回路铺好后,有可能跳脱这条路,去走另一条路吗?是的,有可能,根据帕斯科-里昂的说法是可以的,但是会很困难,因为一旦我们建立了这条大道,它们会变得非常快速、非常有效率地引导雪橇滑下山,要走另一条路就会变得很难,除非有路障或其他东西阻碍,我们才会去改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