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Chat2.0新版上线,更智能更精彩,支持会话、画图、阅读、搜索等,送10W Token,即刻开启你的AI之旅 广告
## 弗洛伊德对神经可塑性的四个想法 坎德尔的事业将他从临床诊所带到神经科学的实验室,而弗洛伊德则正好相反,他是从实验室的神经科学家走向临床的医生。因为他太穷,无法继续做研究,只好去开业,做神经学家只能当成个人兴趣,这样他的妻小才得以生活。他的第一个贡献就是把他在实验室中学到的关于脑的知识,跟在开业时治疗病人所学到关于心智的知识融合起来。作为一个神经学家,他很快就对当时流行的大脑功能区域特定论失望,他发现布罗卡和威尔尼克等人的理论无法解释复杂的、有文化的心智活动,如阅读和写作。1891年,他写了一本书《失语症》(On Aphasia),说明现行的“一种功能,一个位置”理论的缺失,他指出复杂的心智现象(如阅读和写作)并没有被限制在皮质的某个区域,所以,功能区域特定论者所争论的大脑是否有个“文学中心”(center for literacy)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因为人的文学素养不是天生的。大脑在人的一生中一定是不停地重组它自己,因为要去做阅读和写作这么有文化性的工作,需要很多功能。 1895年,弗洛伊德完成了《科学的心理学》(Project for a Scientific Psychology),这是第一次把心和脑组合起来以完整的神经科学模式呈现出来的书之一,到现在,它仍以严谨精辟而为人所称道。弗洛伊德在谢灵顿爵士之前好几年便提出了“突触”的概念,但是大家都把功劳归到谢灵顿爵士身上。在这本书中,弗洛伊德甚至描述了突触,将它叫作“接触障碍”(contact barriers),可能会因我们的所学而改变,他预料到了坎德尔的研究,也提出了神经可塑性的想法。 弗洛伊德所发展的第一个可塑性概念是一起发射的神经元会联结在一起,这通常被称为“海伯定律”(Hebb’s law),虽然弗洛伊德在1888年就提出了,比海伯整整早了60年。弗洛伊德认为两个神经元同步发射时,这样的发射会促进它们的联结,弗洛伊德强调联结神经元的是它们在时间上的一起发射,他称之为“同步联结律”(law of association by simultaneity)。联结律则解释了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概念的重要性,这是让接受心理分析的病人躺在沙发上自由联想,说出任何进入他们心中的东西,不管说出的内容有多让人不舒服,也不管这件事有多微小。分析师坐在病人的后面,使病人看不见他,通常不说什么话。弗洛伊德发现,如果他不插嘴中断病人的思维,许多被病人小心谨慎戒备的感觉和有趣的联结会自己跑出来,这些都是病人平日推开、隐藏起来不要去想的。自由联想的原理是我们所有的心智联结,不管表面看起来是多么随机、没有意义,都是形成我们记忆网络的各种联结的外显表现。他的同步联结律则就是说神经网络的改变以内隐的方式联结了记忆网络的改变。所以许多年前一起发射的神经元连在一起了,这些原始的联结通常还留着,会出现在病人的自由联想中。 弗洛伊德的第二个关于可塑性的想法是心理学上的关键期及其相关的性可塑性。前面第4章曾提到,弗洛伊德是提出人对于性的兴趣及爱别人的能力有关键期的第一人,关键期是在童年期早期而且发生得很早,他把这个时期叫作组织期(phase of organization)。在这段关键期所发生的事情与我们爱别人的能力以及后来的生活都有关系。假如有些事情不对劲的话,在以后的生活中是可能改变的,但是在关键期结束之后再来改变是很困难的。 弗洛伊德对可塑性的第三个看法是记忆。弗洛伊德从他的老师那儿得来的想法是我们所经历的事件可以在心智上留下永久的记忆痕迹,但是当他开始治疗病人时,他观察到记忆并非一次就写下或是像刻在石头上永不改变,而是一直被后来发生的事情重写。弗洛伊德观察到事情发生很多年后,会以不同的意义或姿态出现在病人的心智中,接着病人会改变他对于这件事的记忆。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被性侵,而因为年纪太小,还不知道别人对他做了什么,所以当时并没有很难过,他们对于这件事的原始记忆也不一定是负面的。但是一旦他们性成熟之后再来看这件事,赋予它新的意义时,对于性侵害的记忆就改变了。1896年,弗洛伊德写道,通常我们会重组我们的记忆以符合新的情境,即重新转录,重写一遍。所以弗洛伊德说:“我的理论中最主要的一个新观念就是记忆不是一次记录,而是分好几次。”记忆是在不停改变的,它就跟国家在改写早期历史一样。弗洛伊德说,要改写一个记忆必须是有意识的,而且要集中我们的注意力才会有效。这一点,神经科学家用实验证明给我们看了。很不幸的是,就如L先生的病例,早年发生的创伤事件不容易再找回意识中,所以它们就不能改变了。 弗洛伊德对神经可塑性的第四个看法,解释了为什么把一个潜意识中的创伤记忆带回意识中重写出来是可能的。他观察到在轻微的感觉剥夺情况下(指坐在病人后方,使病人看不到医生),医生只有在对问题有心得、有新的看法时才出声,于是病人开始把医生看成他们过去生命中重要的人,通常是他们心理关键期时的父母。病人就好像是不自觉地重新经历一次过去的记忆。弗洛伊德把这个潜意识现象叫作“移情”,因为病人在转移场景及看法,他们是重新活一次而不是回忆过去的经验。一个病人看不见、话又说得很少的治疗师变成一个空白的屏幕,病人开始投射出他们的移情。弗洛伊德发现病人的“移情”不仅投射到他身上,而且还投射到他们生活中的其他人身上但不自觉。扭曲别人通常是造成病人困扰的原因之一。帮助病人了解他们的移情,使他们能够改进与他人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弗洛伊德发现,早期创伤情境的移情常常可以被改变,但前提条件是医生要对病人指出在移情被激活以后真正发生了什么,而且病人也很注意在听。所以,内在的神经网络以及联结记忆是可以被重写和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