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单例模式的扩展
如果一个类可以产生多个对象,对象的数量不受限制,则是非常容易实现的,直接使用new关键字就可以了,如果只需要一个对象,使用单例模式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要求一个类只能产生两三个对象呢?该怎么实现?我们还以皇帝为例来说明。
一般情况下,一个朝代的同一个时代只有一个皇帝,那有没有出现两个皇帝的情况呢?确实有,就出现在明朝,那三国期间的算不算?不算,各自称帝,各有各的地盘,国号不同。大家还记得《石灰吟》这首诗吗?作者是谁?于谦。他是被谁杀死的?明英宗朱祁镇。对,就是那个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的皇帝,被俘虏后,他弟弟朱祁钰当上了皇帝,就是明景帝,估计刚当上皇帝乐疯了,忘记把他哥哥朱祁镇升级为太上皇,在那个时期就出现了两个皇帝,这期间的大臣是非常郁闷的,为什么呀?因为可能出现今天参拜的皇帝和昨天的皇帝不相同,昨天给那个皇帝汇报,今天还要给这个皇帝汇报一遍,该情况的类图如图7-3所示。
![](https://box.kancloud.cn/2016-08-14_57b0036035e56.jpg)
图7-3 多个皇帝类图
这个类图看起来还算简单,但是实现就有点复杂了。Emperor类如代码清单7-5所示。
代码清单7-5 固定数量的皇帝类
public class Emperor {
//定义最多能产生的实例数量
private static int maxNumOfEmperor = 2;
//每个皇帝都有名字,使用一个ArrayList来容纳,每个对象的私有属性
private static ArrayList<String> nameList=new ArrayList<String>();
//定义一个列表,容纳所有的皇帝实例
private static ArrayList<Emperor> emperorList=new ArrayList<Emperor>();
//当前皇帝序列号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NumOfEmperor =0;
//产生所有的对象
static{
for(int i=0;i<maxNumOfEmperor;i++){
emperorList.add(new Emperor("皇"+(i+1)+"帝"));
}
}
private Emperor(){
//世俗和道德约束你,目的就是不产生第二个皇帝
}
//传入皇帝名称,建立一个皇帝对象
private Emperor(String name){
nameList.add(name);
}
//随机获得一个皇帝对象
public static Emperor getInstance(){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随机拉出一个皇帝,只要是个精神领袖就成
countNumOfEmperor = random.nextInt(maxNumOfEmperor);
return emperorList.get(countNumOfEmperor);
}
//皇帝发话了
public static void say(){
System.out.println(nameList.get(countNumOfEmperor));
}
}
在Emperor中使用了两个ArrayList分别存储实例和实例变量。当然,如果考虑到线程安全问题可以使用Vector来代替。臣子参拜皇帝的过程如代码清单7-6所示。
代码清单7-6 臣子参拜皇帝的过程
public class Minist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5个大臣
int ministerNum =5;
for(int i=0;i<ministerNum;i++){
Emperor emperor = Emperor.getInstance();
System.out.print("第"+(i+1)+"个大臣参拜的是:");
emperor.say();
}
}
}
大臣参拜皇帝的结果如下所示。
第1个大臣参拜的是:皇1帝
第2个大臣参拜的是:皇2帝
第3个大臣参拜的是:皇1帝
第4个大臣参拜的是:皇1帝
第5个大臣参拜的是:皇2帝
看,果然每个大臣参拜的皇帝都可能不一样,大臣们就开始糊涂了,A大臣给皇1帝汇报了一件事情,皇2帝不知道,然后就开始怀疑大臣A是皇1帝的亲信,然后就想办法开始整……
这种需要产生固定数量对象的模式就叫做有上限的多例模式,它是单例模式的一种扩展,采用有上限的多例模式,我们可以在设计时决定在内存中有多少个实例,方便系统进行扩展,修正单例可能存在的性能问题,提供系统的响应速度。例如读取文件,我们可以在系统启动时完成初始化工作,在内存中启动固定数量的reader实例,然后在需要读取文件时就可以快速响应。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大旗不挥,谁敢冲锋——6大设计原则全新解读
- 第1章 单一职责原则
- 1.2 绝杀技,打破你的传统思维
- 1.3 我单纯,所以我快乐
- 1.4 最佳实践
- 第2章 里氏替换原则
- 2.2 纠纷不断,规则压制
- 2.3 最佳实践
- 第3章 依赖倒置原则
- 3.2 言而无信,你太需要契约
- 3.3 依赖的三种写法
- 3.4 最佳实践
- 第4章 接口隔离原则
- 4.2 美女何其多,观点各不同
- 4.3 保证接口的纯洁性
- 4.4 最佳实践
- 第5章 迪米特法则
- 5.2 我的知识你知道得越少越好
- 5.3 最佳实践
- 第6章 开闭原则
- 6.2 开闭原则的庐山真面目
- 6.3 为什么要采用开闭原则
- 6.4 如何使用开闭原则
- 6.5 最佳实践
- 第二部分 真刀实枪 ——23种设计模式完美演绎
- 第7章 单例模式
- 7.2 单例模式的定义
- 7.3 单例模式的应用
- 7.4 单例模式的扩展
- 7.5 最佳实践
- 第8章 工厂方法模式
- 8.2 工厂方法模式的定义
- 8.3 工厂方法模式的应用
- 8.4 工厂方法模式的扩展
- 8.5 最佳实践
- 第9章 抽象工厂模式
- 9.2 抽象工厂模式的定义
- 9.3 抽象工厂模式的应用
- 9.4 最佳实践
- 第10章 模板方法模式
- 10.2 模板方法模式的定义
- 10.3 模板方法模式的应用
- 10.4 模板方法模式的扩展
- 10.5 最佳实践
- 第11章 建造者模式
- 11.2 建造者模式的定义
- 11.3 建造者模式的应用
- 11.4 建造者模式的扩展
- 11.5 最佳实践
- 第12章 代理模式
- 12.2 代理模式的定义
- 12.3 代理模式的应用
- 12.4 代理模式的扩展
- 12.5 最佳实践
- 第13章 原型模式
- 13.2 原型模式的定义
- 13.3 原型模式的应用
- 13.4 原型模式的注意事项
- 13.5 最佳实践
- 第14章 中介者模式
- 14.2 中介者模式的定义
- 14.3 中介者模式的应用
- 14.4 中介者模式的实际应用
- 14.5 最佳实践
- 第15章 命令模式
- 15.2 命令模式的定义
- 15.3 命令模式的应用
- 15.4 命令模式的扩展
- 15.5 最佳实践
- 第16章 责任链模式
- 16.2 责任链模式的定义
- 16.3 责任链模式的应用
- 16.4 最佳实践
- 第17章 装饰模式
- 17.2 装饰模式的定义
- 17.3 装饰模式应用
- 17.4 最佳实践
- 第18章 策略模式
- 18.2 策略模式的定义
- 18.3 策略模式的应用
- 18.4 策略模式的扩展
- 18.5 最佳实践
- 第19章 适配器模式
- 19.2 适配器模式的定义
- 19.3 适配器模式的应用
- 19.4 适配器模式的扩展
- 19.5 最佳实践
- 第20章 迭代器模式
- 20.2 迭代器模式的定义
- 20.3 迭代器模式的应用
- 20.4 最佳实践
- 第21章 组合模式
- 21.2 组合模式的定义
- 21.3 组合模式的应用
- 21.4 组合模式的扩展
- 21.5 最佳实践
- 第22章 观察者模式
- 22.2 观察者模式的定义
- 22.3 观察者模式的应用
- 22.4 观察者模式的扩展
- 22.5 最佳实践
- 第23章 门面模式
- 23.2 门面模式的定义
- 23.3 门面模式的应用
- 23.4 门面模式的注意事项
- 23.5 最佳实践
- 第24章 备忘录模式
- 24.2 备忘录模式的定义
- 24.3 备忘录模式的应用
- 24.4 备忘录模式的扩展
- 24.5 最佳实践
- 第25章 访问者模式
- 25.2 访问者模式的定义
- 25.3 访问者模式的应用
- 25.4 访问者模式的扩展
- 25.5 最佳实践
- 第26章 状态模式
- 26.2 状态模式的定义
- 26.3 状态模式的应用
- 第27章 解释器模式
- 27.2 解释器模式的定义
- 27.3 解释器模式的应用
- 27.4 最佳实践
- 第28章 享元模式
- 28.2 享元模式的定义
- 28.3 享元模式的应用
- 28.4 享元模式的扩展
- 28.5 最佳实践
- 第29章 桥梁模式
- 29.2 桥梁模式的定义
- 29.3 桥梁模式的应用
- 29.4 最佳实践
- 第三部分 谁的地盘谁做主 ——设计模式PK
- 第30章 创建类模式大PK
- 30.1 工厂方法模式VS建造者模式
- 30.2 抽象工厂模式VS建造者模式
- 第31章 结构类模式大PK
- 31.1 代理模式VS装饰模式
- 31.2 装饰模式VS适配器模式
- 第32章 行为类模式大PK
- 32.1 命令模式VS策略模式
- 32.2 策略模式VS状态模式
- 32.3 观察者模式VS责任链模式
- 第33章 跨战区PK
- 33.1 策略模式VS桥梁模式
- 33.2 门面模式VS中介者模式
- 33.3 包装模式群PK
- 第四部分 完美世界 ——设计模式混编
- 第34章 命令模式+责任链模式
- 34.2 混编小结
- 第35章 工厂方法模式+策略模式
- 35.2 混编小结
- 第36章 观察者模式+中介者模式
- 36.2 混编小结
- 第五部分 扩展篇
- 第37章 MVC框架
- 37.2 最佳实践
- 第38章 新模式
- 38.1 规格模式
- 38.2 对象池模式
- 38.3 雇工模式
- 38.4 黑板模式
- 38.5 空对象模式
- 附录 23种设计模式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