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代理模式VS装饰模式
对于两个模式,首先要说的是,装饰模式就是代理模式的一个特殊应用,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具有相同的接口,不同点则是代理模式着重对代理过程的控制,而装饰模式则是对类的功能进行加强或减弱,它着重类的功能变化,我们举例来说明它们的区别。
31.1.1 代理模式
一个著名的短跑运动员有自己的代理人。如果你很仰慕他,你找运动员说“你跑个我看看”,运动员肯定不搭理你,不过你找到他的代理人就不一样了,你可能和代理人比较熟,可以称兄道弟,这个忙代理人还是可以帮的,于是代理人同意让你欣赏运动员的练习赛,这对你来说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了。我们来看类图,如图31-1所示。
![](https://box.kancloud.cn/2016-08-14_57b0036d31ccd.jpg)
图31-1 运动员跑步
这是一个套用代理模式的简单应用,非常简单!一个对象,然后再是自己的代理。我们先来看一下代码,先看抽象主题类,如代码清单31-1所示。
代码清单31-1 抽象运动员
public interface IRunner {
//运动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跑步
public void run();
}
一个具体的短跑运动员跑步是很潇洒的,如代码清单31-2所示。
代码清单31-2 运动员跑步
public class Runner implements IRunner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运动员跑步:动作很潇洒");
}
}
看看现在的明星运动员,一般都有自己的代理人,要么是专职的,要么就是自己的教练兼职,那我们来看看代理人的职责,如代码清单31-3所示。
代码清单31-3 代理人
public class RunnerAgent implements IRunner {
private IRunner runner;
public RunnerAgent(IRunner _runner){
this.runner = _runner;
}
//代理人是不会跑的
public void run() {
Random rand = new Random();
if(rand.nextBoolean()){
System.out.println("代理人同意安排运动员跑步");
runner.run();
}else{
System.out.println("代理人心情不好,不安排运动员跑步");
}
}
}
我们只是定义了一个代理人,并没有明确定义是哪一个运动员的代理,需要在运行时指定被代理者,而且我们还在代理人的run方法中做了判断,想让被代理人跑步就跑步,不乐意就拒绝,对于主题类的行为是否可以发生,代理类有绝对的控制权。我们编写一个场景类来模拟这种情况,如代码清单31-4所示。
代码清单31-4 场景类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一个短跑运动员
IRunner liu = new Runner();
//定义liu的代理人
IRunner agent = new RunnerAgent(liu);
//要求运动员跑步
System.out.println("====客人找到运动员的代理要求其去跑步===");
agent.run();
}
}
由于我们使用了随机数产生模拟结果,因此运行结果有两种可能情况,第一种情况如下所示:
====客人找到运动员的代理要求其去跑步===
代理人同意安排运动员跑步
运动员跑步:动作很潇洒
运行结果的第二种情况如下所示:
====客人找到运动员的代理要求其去跑步===
代理人心情不好,不安排运动员跑步
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证实了代理的一个功能:在不改变接口的前提下,对过程进行控制。在我们例子中,运动员要不要跑步是由代理人决定的,代理人说跑步就跑步,说不跑就不跑,它有绝对判断权。
31.1.2 装饰模式
如果使用装饰模式,我们该怎么实现这个过程呢?装饰模式是对类功能的加强,怎么加强呢?增强跑步速度!在屁股后面安装一个喷气动力装置,类似火箭的喷气装置,那速度变得很快,《蜘蛛侠》中的那个反面角色不就是这样的吗?好,我们来看类图,如图31-2所示。
![](https://box.kancloud.cn/2016-08-14_57b0036d46e32.jpg)
图31-2 增强运动员的功能
很惊讶?这个代理模式完全一样的类图?是的,完全一样!不过其实现的意图却不同,我们先来看代码,IRunner和Runner与代理模式相同,详见代码清单31-1和代码清单31-2所示,在此不再赘述。我们来看装饰类RunnerWithJet,如代码清单31-5所示。
代码清单31-5 装饰类
public class RunnerWithJet implements IRunner {
private IRunner runner;
public RunnerWithJet(IRunner _runner){
this.runner = _runner;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加快运动员的速度:为运动员增加喷气装置");
runner.run();
}
}
这和代理模式中的代理类也是非常相似的,只是装饰类对类的行为没有决定权,只有增强作用,也就是说它不决定被代理的方法是否执行,它只是再次增加被代理的功能。我们来看场景类,如代码清单31-6所示。
代码清单31-6 场景类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运动员
IRunner liu = new Runner();
//对其功能加强
liu = new RunnerWithJet(liu);
//看看它的跑步情况如何
System.out.println("===增强后的运动员的功能===");
liu.run();
}
}
运行结果如下所示:
===增强后的运动员的功能===
加快运动员的速度:为运动员增加喷气装置
运动员跑步:动作很潇洒
注意思考一下我们的程序,我们通过增加了一个装饰类,就完成了对原有类的功能增加,由一个普通的短跑运动员变成了带有喷气装置的超人运动员,其速度岂是普通人能相比的?!
31.1.3 最佳实践
通过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代理模式和装饰模式有非常相似的地方,甚至代码实现都非常相似,特别是装饰模式中省略抽象装饰角色后,两者代码基本上相同,但是还是有细微的差别。
代理模式是把当前的行为或功能委托给其他对象执行,代理类负责接口限定:是否可以调用真实角色,以及是否对发送到真实角色的消息进行变形处理,它不对被主题角色(也就是被代理类)的功能做任何处理,保证原汁原味的调用。代理模式使用到极致开发就是AOP,这是各位采用Spring架构开发必然要使用到的技术,它就是使用了代理和反射的技术。
装饰模式是在要保证接口不变的情况下加强类的功能,它保证的是被修饰的对象功能比原始对象丰富(当然,也可以减弱),但不做准入条件判断和准入参数过滤,如是否可以执行类的功能,过滤输入参数是否合规等,这不是装饰模式关心的。
代理模式在Java的开发中俯拾皆是,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模式,应用非常广泛,而装饰模式是一个比较拘谨的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接触比较少,但是也有不少框架项目使用了装饰模式,例如在JDK的java.io.*包中就大量使用装饰模式,类似如下的代码:
OutputStream out = new DataOutputStream(new FileOutputStream("test.txt"))
这是装饰模式的一个典型应用,使用DataOutputStream封装了一个FileOutputStream,以方便进行输出流处理。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大旗不挥,谁敢冲锋——6大设计原则全新解读
- 第1章 单一职责原则
- 1.2 绝杀技,打破你的传统思维
- 1.3 我单纯,所以我快乐
- 1.4 最佳实践
- 第2章 里氏替换原则
- 2.2 纠纷不断,规则压制
- 2.3 最佳实践
- 第3章 依赖倒置原则
- 3.2 言而无信,你太需要契约
- 3.3 依赖的三种写法
- 3.4 最佳实践
- 第4章 接口隔离原则
- 4.2 美女何其多,观点各不同
- 4.3 保证接口的纯洁性
- 4.4 最佳实践
- 第5章 迪米特法则
- 5.2 我的知识你知道得越少越好
- 5.3 最佳实践
- 第6章 开闭原则
- 6.2 开闭原则的庐山真面目
- 6.3 为什么要采用开闭原则
- 6.4 如何使用开闭原则
- 6.5 最佳实践
- 第二部分 真刀实枪 ——23种设计模式完美演绎
- 第7章 单例模式
- 7.2 单例模式的定义
- 7.3 单例模式的应用
- 7.4 单例模式的扩展
- 7.5 最佳实践
- 第8章 工厂方法模式
- 8.2 工厂方法模式的定义
- 8.3 工厂方法模式的应用
- 8.4 工厂方法模式的扩展
- 8.5 最佳实践
- 第9章 抽象工厂模式
- 9.2 抽象工厂模式的定义
- 9.3 抽象工厂模式的应用
- 9.4 最佳实践
- 第10章 模板方法模式
- 10.2 模板方法模式的定义
- 10.3 模板方法模式的应用
- 10.4 模板方法模式的扩展
- 10.5 最佳实践
- 第11章 建造者模式
- 11.2 建造者模式的定义
- 11.3 建造者模式的应用
- 11.4 建造者模式的扩展
- 11.5 最佳实践
- 第12章 代理模式
- 12.2 代理模式的定义
- 12.3 代理模式的应用
- 12.4 代理模式的扩展
- 12.5 最佳实践
- 第13章 原型模式
- 13.2 原型模式的定义
- 13.3 原型模式的应用
- 13.4 原型模式的注意事项
- 13.5 最佳实践
- 第14章 中介者模式
- 14.2 中介者模式的定义
- 14.3 中介者模式的应用
- 14.4 中介者模式的实际应用
- 14.5 最佳实践
- 第15章 命令模式
- 15.2 命令模式的定义
- 15.3 命令模式的应用
- 15.4 命令模式的扩展
- 15.5 最佳实践
- 第16章 责任链模式
- 16.2 责任链模式的定义
- 16.3 责任链模式的应用
- 16.4 最佳实践
- 第17章 装饰模式
- 17.2 装饰模式的定义
- 17.3 装饰模式应用
- 17.4 最佳实践
- 第18章 策略模式
- 18.2 策略模式的定义
- 18.3 策略模式的应用
- 18.4 策略模式的扩展
- 18.5 最佳实践
- 第19章 适配器模式
- 19.2 适配器模式的定义
- 19.3 适配器模式的应用
- 19.4 适配器模式的扩展
- 19.5 最佳实践
- 第20章 迭代器模式
- 20.2 迭代器模式的定义
- 20.3 迭代器模式的应用
- 20.4 最佳实践
- 第21章 组合模式
- 21.2 组合模式的定义
- 21.3 组合模式的应用
- 21.4 组合模式的扩展
- 21.5 最佳实践
- 第22章 观察者模式
- 22.2 观察者模式的定义
- 22.3 观察者模式的应用
- 22.4 观察者模式的扩展
- 22.5 最佳实践
- 第23章 门面模式
- 23.2 门面模式的定义
- 23.3 门面模式的应用
- 23.4 门面模式的注意事项
- 23.5 最佳实践
- 第24章 备忘录模式
- 24.2 备忘录模式的定义
- 24.3 备忘录模式的应用
- 24.4 备忘录模式的扩展
- 24.5 最佳实践
- 第25章 访问者模式
- 25.2 访问者模式的定义
- 25.3 访问者模式的应用
- 25.4 访问者模式的扩展
- 25.5 最佳实践
- 第26章 状态模式
- 26.2 状态模式的定义
- 26.3 状态模式的应用
- 第27章 解释器模式
- 27.2 解释器模式的定义
- 27.3 解释器模式的应用
- 27.4 最佳实践
- 第28章 享元模式
- 28.2 享元模式的定义
- 28.3 享元模式的应用
- 28.4 享元模式的扩展
- 28.5 最佳实践
- 第29章 桥梁模式
- 29.2 桥梁模式的定义
- 29.3 桥梁模式的应用
- 29.4 最佳实践
- 第三部分 谁的地盘谁做主 ——设计模式PK
- 第30章 创建类模式大PK
- 30.1 工厂方法模式VS建造者模式
- 30.2 抽象工厂模式VS建造者模式
- 第31章 结构类模式大PK
- 31.1 代理模式VS装饰模式
- 31.2 装饰模式VS适配器模式
- 第32章 行为类模式大PK
- 32.1 命令模式VS策略模式
- 32.2 策略模式VS状态模式
- 32.3 观察者模式VS责任链模式
- 第33章 跨战区PK
- 33.1 策略模式VS桥梁模式
- 33.2 门面模式VS中介者模式
- 33.3 包装模式群PK
- 第四部分 完美世界 ——设计模式混编
- 第34章 命令模式+责任链模式
- 34.2 混编小结
- 第35章 工厂方法模式+策略模式
- 35.2 混编小结
- 第36章 观察者模式+中介者模式
- 36.2 混编小结
- 第五部分 扩展篇
- 第37章 MVC框架
- 37.2 最佳实践
- 第38章 新模式
- 38.1 规格模式
- 38.2 对象池模式
- 38.3 雇工模式
- 38.4 黑板模式
- 38.5 空对象模式
- 附录 23种设计模式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