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原型模式
13.1 个性化电子账单
现在电子账单越来越流行了,比如你的信用卡,每到月初的时候银行就会发一份电子邮件给你,说你这个月消费了多少,什么时候消费的,积分是多少等,这是每个月发一次。还有一种也是银行发的邮件你肯定非常有印象:广告信,现在各大银行的信用卡部门都在拉拢客户,电子邮件是一种廉价、快捷的通信方式,你用纸质的广告信那个费用多高呀,比如我行今天推出一个信用卡刷卡抽奖活动,通过电子账单系统可以一个晚上发送给600万客户,为什么要用电子账单系统呢?直接找个发垃圾邮件的工具不就解决问题了吗?是个好主意,但是这个方案在金融行业是行不通的,为什么?因为银行发送该类邮件是有要求的:
● 个性化服务
一般银行都要求个性化服务,发过去的邮件上总有一些个人信息吧,比如“××先生”,“××女士”等。
● 递送成功率
邮件的递送成功率有一定的要求,由于大批量地发送邮件会被接收方邮件服务器误认是垃圾邮件,因此在邮件头要增加一些伪造数据,以规避被反垃圾邮件引擎误认为是垃圾邮件。
从这两方面考虑广告信的发送也是电子账单系统(电子账单系统一般包括:账单分析、账单生成器、广告信管理、发送队列管理、发送机、退信处理、报表管理等)的一个子功能,我们今天就来考虑一下广告信这个模块是怎么开发的。那既然是广告信,肯定需要一个模板,然后再从数据库中把客户的信息一个一个地取出,放到模板中生成一份完整的邮件,然后扔给发送机进行发送处理,类图如图13-1所示。
在类图中AdvTemplate是广告信的模板,一般都是从数据库取出,生成一个BO或者是DTO,我们这里使用一个静态的值来作代表;Mail类是一封邮件类,发送机发送的就是这个类。我们先来看AdvTemplate,如代码清单13-1所示。
![](https://box.kancloud.cn/2016-08-14_57b003633350c.jpg)
图13-1 发送电子账单类图
代码清单13-1 广告信模板代码
public class AdvTemplate {
//广告信名称
private String advSubject ="XX银行国庆信用卡抽奖活动";
//广告信内容
private String advContext = "国庆抽奖活动通知:只要刷卡就送你一百万!...";
//取得广告信的名称
public String getAdvSubject(){
return this.advSubject;
}
//取得广告信的内容
public String getAdvContext(){
return this.advContext;
}
}
邮件类Mail如代码清单13-2所示。
代码清单13-2 邮件类代码
public class Mail {
//收件人
private String receiver;
//邮件名称
private String subject;
//称谓
private String appellation;
//邮件内容
private String contxt;
//邮件的尾部,一般都是加上"XXX版权所有"等信息
private String tail;
//构造函数
public Mail(AdvTemplate advTemplate){
this.contxt = advTemplate.getAdvContext();
this.subject = advTemplate.getAdvSubject();
}
//以下为getter/setter方法
public String getReceiver() {
return receiver;
}
public void setReceiver(String receiver) {
this.receiver = receiver;
}
public String getSubject() {
return subject;
}
public void setSubject(String subject) {
this.subject = subject;
}
public String getAppellation() {
return appellation;
}
public void setAppellation(String appellation) {
this.appellation = appellation;
}
public String getContxt() {
return contxt;
}
public void setContxt(String contxt) {
this.contxt = contxt;
}
public String getTail() {
return tail;
}
public void setTail(String tail) {
this.tail = tail;
}
}
Mail类就是一个业务对象,虽然比较长,还是比较简单的。我们再来看业务场景类是如何对邮件继续处理的,如代码清单11-3所示。
代码清单13-3 场景类
public class Client {
//发送账单的数量,这个值是从数据库中获得
private static int MAX_COUNT = 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模拟发送邮件
int i=0;
//把模板定义出来,这个是从数据库中获得
Mail mail = new Mail(new AdvTemplate());
mail.setTail("XX银行版权所有");
while(i<MAX_COUNT){
//以下是每封邮件不同的地方
mail.setAppellation(getRandString(5)+" 先生(女士)");
mail.setReceiver(getRandString(5)+"@"+getRandString(8) +".com");
//然后发送邮件
sendMail(mail);
i++;
}
}
//发送邮件
public static void sendMail(Mail mail){
System.out.println("标题:"+mail.getSubject() + "\t收件人:
"+mail.getReceiver()+"\t...发送成功!");
}
//获得指定长度的随机字符串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RandString(int maxLength){
String source ="abcdefghijklmnopqrsk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
Random rand = new Random();
for(int i=0;i<maxLength;i++){
sb.append(source.charAt(rand.nextInt(source.length())));
}
return sb.toString();
}
}
运行结果如下所示:
| 标题:XX银行国庆信用卡抽奖活动 | 收件人:fjQUm@ZnkyPSsL.com | ...发送成功! |
|-----|-----|-----|
| 标题:XX银行国庆信用卡抽奖活动 | 收件人:ZIKnC@NOKdloNM.com | ...发送成功! |
| 标题:XX银行国庆信用卡抽奖活动 | 收件人:zNkMI@HpMMSZaz.com | ...发送成功! |
| 标题:XX银行国庆信用卡抽奖活动 | 收件人:oMTFA@uBwkRjxa.com | ...发送成功! |
| 标题:XX银行国庆信用卡抽奖活动 | 收件人:TquWT@TLLVNFja.com | ...发送成功! |
| 标题:XX银行国庆信用卡抽奖活动 | 收件人:rkQbp@mfATHDQH.com | ...发送成功! |
由于是随机数,每次运行都有所差异,不管怎么样,我们这个电子账单发送程序是编写出来了,也能正常发送。我们再来仔细地想想,这个程序是否有问题?Look here,这是一个线程在运行,也就是你发送的是单线程的,那按照一封邮件发出去需要0.02秒(够小了,你还要到数据库中取数据呢),600万封邮件需要33个小时,也就是一个整天都发送不完,今天的没发送完,明天的账单又产生了,日积月累,激起甲方人员一堆抱怨,那怎么办?
好办,把sendMail修改为多线程,但是只把sendMail修改为多线程还是有问题的呀,产生第一封邮件对象,放到线程1中运行,还没有发送出去;线程2也启动了,直接就把邮件对象mail的收件人地址和称谓修改掉了,线程不安全了。说到这里,你会说这有N多种解决办法,其中一种是使用一种新型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象的复制功能来解决这个问题,类图稍做修改,如图13-2所示。
![](https://box.kancloud.cn/2016-08-14_57b00363498e1.jpg)
图13-2 修改后的发送电子账单类图
增加了一个Cloneable接口(Java自带的一个接口), Mail实现了这个接口,在Mail类中覆写clone()方法,我们来看Mail类的改变,如代码清单13-4所示。
代码清单13-4 修改后的邮件类
public class Mail implements Cloneable{
//收件人
private String receiver;
//邮件名称
private String subject;
//称谓
private String appellation;
//邮件内容
private String contxt;
//邮件的尾部,一般都是加上"XXX版权所有"等信息
private String tail;
//构造函数
public Mail(AdvTemplate advTemplate){
this.contxt = advTemplate.getAdvContext();
this.subject = advTemplate.getAdvSubject();
}
@Override
public Mail clone(){
Mail mail =null;
try {
mail = (Mail)super.clone();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mail;
}
//以下为getter/setter方法
public String getReceiver() {
return receiver;
}
public void setReceiver(String receiver) {
this.receiver = receiver;
}
public String getSubject() {
return subject;
}
public void setSubject(String subject) {
this.subject = subject;
}
public String getAppellation() {
return appellation;
}
public void setAppellation(String appellation) {
this.appellation = appellation;
}
public String getContxt() {
return contxt;
}
public void setContxt(String contxt) {
this.contxt = contxt;
}
public String getTail() {
return tail;
}
public void setTail(String tail) {
this.tail = tail;
}
}
注意看粗体部分,实现了一个接口,并重写了clone方法,大家可能看着这个类有点奇怪,先保留你的好奇,我们继续讲下去,稍后会给你清晰的答案。我们再来看场景Client的变化,如代码清单13-5所示。
代码清单13-5 修改后的场景类
public class Client {
//发送账单的数量,这个值是从数据库中获得
private static int MAX_COUNT = 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模拟发送邮件
int i=0;
//把模板定义出来,这个是从数据中获得
Mail mail = new Mail(new AdvTemplate());
mail.setTail("XX银行版权所有");
while(i<MAX_COUNT){
//以下是每封邮件不同的地方
Mail cloneMail = mail.clone();
cloneMail.setAppellation(getRandString(5)+" 先生(女士)");
cloneMail.setReceiver(getRandString(5)+"@"+getRandString(8)+".com");
//然后发送邮件
sendMail(cloneMail);
i++;
}
}
}
运行结果不变,一样完成了电子广告信的发送功能,而且sendMail即使是多线程也没有关系。注意,看Client类中的粗体字mail.clone()这个方法,把对象复制一份,产生一个新的对象,和原有对象一样,然后再修改细节的数据,如设置称谓、设置收件人地址等。这种不通过new关键字来产生一个对象,而是通过对象复制来实现的模式就叫做原型模式。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大旗不挥,谁敢冲锋——6大设计原则全新解读
- 第1章 单一职责原则
- 1.2 绝杀技,打破你的传统思维
- 1.3 我单纯,所以我快乐
- 1.4 最佳实践
- 第2章 里氏替换原则
- 2.2 纠纷不断,规则压制
- 2.3 最佳实践
- 第3章 依赖倒置原则
- 3.2 言而无信,你太需要契约
- 3.3 依赖的三种写法
- 3.4 最佳实践
- 第4章 接口隔离原则
- 4.2 美女何其多,观点各不同
- 4.3 保证接口的纯洁性
- 4.4 最佳实践
- 第5章 迪米特法则
- 5.2 我的知识你知道得越少越好
- 5.3 最佳实践
- 第6章 开闭原则
- 6.2 开闭原则的庐山真面目
- 6.3 为什么要采用开闭原则
- 6.4 如何使用开闭原则
- 6.5 最佳实践
- 第二部分 真刀实枪 ——23种设计模式完美演绎
- 第7章 单例模式
- 7.2 单例模式的定义
- 7.3 单例模式的应用
- 7.4 单例模式的扩展
- 7.5 最佳实践
- 第8章 工厂方法模式
- 8.2 工厂方法模式的定义
- 8.3 工厂方法模式的应用
- 8.4 工厂方法模式的扩展
- 8.5 最佳实践
- 第9章 抽象工厂模式
- 9.2 抽象工厂模式的定义
- 9.3 抽象工厂模式的应用
- 9.4 最佳实践
- 第10章 模板方法模式
- 10.2 模板方法模式的定义
- 10.3 模板方法模式的应用
- 10.4 模板方法模式的扩展
- 10.5 最佳实践
- 第11章 建造者模式
- 11.2 建造者模式的定义
- 11.3 建造者模式的应用
- 11.4 建造者模式的扩展
- 11.5 最佳实践
- 第12章 代理模式
- 12.2 代理模式的定义
- 12.3 代理模式的应用
- 12.4 代理模式的扩展
- 12.5 最佳实践
- 第13章 原型模式
- 13.2 原型模式的定义
- 13.3 原型模式的应用
- 13.4 原型模式的注意事项
- 13.5 最佳实践
- 第14章 中介者模式
- 14.2 中介者模式的定义
- 14.3 中介者模式的应用
- 14.4 中介者模式的实际应用
- 14.5 最佳实践
- 第15章 命令模式
- 15.2 命令模式的定义
- 15.3 命令模式的应用
- 15.4 命令模式的扩展
- 15.5 最佳实践
- 第16章 责任链模式
- 16.2 责任链模式的定义
- 16.3 责任链模式的应用
- 16.4 最佳实践
- 第17章 装饰模式
- 17.2 装饰模式的定义
- 17.3 装饰模式应用
- 17.4 最佳实践
- 第18章 策略模式
- 18.2 策略模式的定义
- 18.3 策略模式的应用
- 18.4 策略模式的扩展
- 18.5 最佳实践
- 第19章 适配器模式
- 19.2 适配器模式的定义
- 19.3 适配器模式的应用
- 19.4 适配器模式的扩展
- 19.5 最佳实践
- 第20章 迭代器模式
- 20.2 迭代器模式的定义
- 20.3 迭代器模式的应用
- 20.4 最佳实践
- 第21章 组合模式
- 21.2 组合模式的定义
- 21.3 组合模式的应用
- 21.4 组合模式的扩展
- 21.5 最佳实践
- 第22章 观察者模式
- 22.2 观察者模式的定义
- 22.3 观察者模式的应用
- 22.4 观察者模式的扩展
- 22.5 最佳实践
- 第23章 门面模式
- 23.2 门面模式的定义
- 23.3 门面模式的应用
- 23.4 门面模式的注意事项
- 23.5 最佳实践
- 第24章 备忘录模式
- 24.2 备忘录模式的定义
- 24.3 备忘录模式的应用
- 24.4 备忘录模式的扩展
- 24.5 最佳实践
- 第25章 访问者模式
- 25.2 访问者模式的定义
- 25.3 访问者模式的应用
- 25.4 访问者模式的扩展
- 25.5 最佳实践
- 第26章 状态模式
- 26.2 状态模式的定义
- 26.3 状态模式的应用
- 第27章 解释器模式
- 27.2 解释器模式的定义
- 27.3 解释器模式的应用
- 27.4 最佳实践
- 第28章 享元模式
- 28.2 享元模式的定义
- 28.3 享元模式的应用
- 28.4 享元模式的扩展
- 28.5 最佳实践
- 第29章 桥梁模式
- 29.2 桥梁模式的定义
- 29.3 桥梁模式的应用
- 29.4 最佳实践
- 第三部分 谁的地盘谁做主 ——设计模式PK
- 第30章 创建类模式大PK
- 30.1 工厂方法模式VS建造者模式
- 30.2 抽象工厂模式VS建造者模式
- 第31章 结构类模式大PK
- 31.1 代理模式VS装饰模式
- 31.2 装饰模式VS适配器模式
- 第32章 行为类模式大PK
- 32.1 命令模式VS策略模式
- 32.2 策略模式VS状态模式
- 32.3 观察者模式VS责任链模式
- 第33章 跨战区PK
- 33.1 策略模式VS桥梁模式
- 33.2 门面模式VS中介者模式
- 33.3 包装模式群PK
- 第四部分 完美世界 ——设计模式混编
- 第34章 命令模式+责任链模式
- 34.2 混编小结
- 第35章 工厂方法模式+策略模式
- 35.2 混编小结
- 第36章 观察者模式+中介者模式
- 36.2 混编小结
- 第五部分 扩展篇
- 第37章 MVC框架
- 37.2 最佳实践
- 第38章 新模式
- 38.1 规格模式
- 38.2 对象池模式
- 38.3 雇工模式
- 38.4 黑板模式
- 38.5 空对象模式
- 附录 23种设计模式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