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y 5 - 编写Web框架
在正式开始Web开发前,我们需要编写一个Web框架。
为什么不选择一个现成的Web框架而是自己从头开发呢?我们来考察一下现有的流行的Web框架:
**Django**:一站式开发框架,但不利于定制化;
**web.py**:使用类而不是更简单的函数来处理URL,并且URL映射是单独配置的;
**Flask**:使用@decorator的URL路由不错,但框架对应用程序的代码入侵太强;
**bottle**:缺少根据URL模式进行拦截的功能,不利于做权限检查。
所以,我们综合几种框架的优点,设计一个简单、灵活、入侵性极小的Web框架。
### 设计Web框架
一个简单的URL框架应该允许以@decorator方式直接把URL映射到函数上:
```
# 首页:
@get('/')
def index():
return '<h1>Index page</h1>'
# 带参数的URL:
@get('/user/:id')
def show_user(id):
user = User.get(id)
return 'hello, %s' % user.name
```
有没有@decorator不改变函数行为,也就是说,Web框架的API入侵性很小,你可以直接测试函数`show_user(id)`而不需要启动Web服务器。
函数可以返回`str`、`unicode`以及`iterator`,这些数据可以直接作为字符串返回给浏览器。
其次,Web框架要支持URL拦截器,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URL做权限检查:
```
@interceptor('/manage/')
def check_manage_url(next):
if current_user.isAdmin():
return next()
else:
raise seeother('/signin')
```
拦截器接受一个`next`函数,这样,一个拦截器可以决定调用`next()`继续处理请求还是直接返回。
为了支持MVC,Web框架需要支持模板,但是我们不限定使用哪一种模板,可以选择jinja2,也可以选择mako、Cheetah等等。
要统一模板的接口,函数可以返回`dict`并配合@view来渲染模板:
```
@view('index.html')
@get('/')
def index():
return dict(blogs=get_recent_blogs(), user=get_current_user())
```
如果需要从form表单或者URL的querystring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就需要访问`request`对象,如果要设置特定的Content-Type、设置Cookie等,就需要访问`response`对象。`request`和`response`对象应该从一个唯一的ThreadLocal中获取:
```
@get('/test')
def test():
input_data = ctx.request.input()
ctx.response.content_type = 'text/plain'
ctx.response.set_cookie('name', 'value', expires=3600)
return 'result'
```
最后,如果需要重定向、或者返回一个HTTP错误码,最好的方法是直接抛出异常,例如,重定向到登陆页:
```
raise seeother('/signin')
```
返回404错误:
```
raise notfound()
```
基于以上接口,我们就可以实现Web框架了。
### 实现Web框架
最基本的几个对象如下:
```
# transwarp/web.py
# 全局ThreadLocal对象:
ctx = threading.local()
# HTTP错误类:
class HttpError(Exception):
pass
# request对象:
class Request(object):
# 根据key返回value:
def get(self, key, default=None):
pass
# 返回key-value的dict:
def input(self):
pass
# 返回URL的path:
@property
def path_info(self):
pass
# 返回HTTP Headers:
@property
def headers(self):
pass
# 根据key返回Cookie value:
def cookie(self, name, default=None):
pass
# response对象:
class Response(object):
# 设置header:
def set_header(self, key, value):
pass
# 设置Cookie:
def set_cookie(self, name, value, max_age=None, expires=None, path='/'):
pass
# 设置status:
@property
def status(self):
pass
@status.setter
def status(self, value):
pass
# 定义GET:
def get(path):
pass
# 定义POST:
def post(path):
pass
# 定义模板:
def view(path):
pass
# 定义拦截器:
def interceptor(pattern):
pass
# 定义模板引擎:
class TemplateEngine(object):
def __call__(self, path, model):
pass
# 缺省使用jinja2:
class Jinja2TemplateEngine(TemplateEngine):
def __init__(self, templ_dir, **kw):
from jinja2 import Environment, FileSystemLoader
self._env = Environment(loader=FileSystemLoader(templ_dir), **kw)
def __call__(self, path, model):
return self._env.get_template(path).render(**model).encode('utf-8')
```
把上面的定义填充完毕,我们就只剩下一件事情:定义全局`WSGIApplication`的类,实现WSGI接口,然后,通过配置启动,就完成了整个Web框架的工作。
设计`WSGIApplication`要充分考虑开发模式(Development Mode)和产品模式(Production Mode)的区分。在产品模式下,`WSGIApplication`需要直接提供WSGI接口给服务器,让服务器调用该接口,而在开发模式下,我们更希望能通过`app.run()`直接启动服务器进行开发调试:
```
wsgi = WSGIApplication()
if __name__ == '__main__':
wsgi.run()
else:
application = wsgi.get_wsgi_application()
```
因此,`WSGIApplication`定义如下:
```
class WSGIApplicati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 document_root=None, **kw):
pass
# 添加一个URL定义:
def add_url(self, func):
pass
# 添加一个Interceptor定义:
def add_interceptor(self, func):
pass
# 设置TemplateEngine:
@property
def template_engine(self):
pass
@template_engine.setter
def template_engine(self, engine):
pass
# 返回WSGI处理函数:
def get_wsgi_application(self):
def wsgi(env, start_response):
pass
return wsgi
# 开发模式下直接启动服务器:
def run(self, port=9000, host='127.0.0.1'):
from wsgiref.simple_server import make_server
server = make_server(host, port, self.get_wsgi_application())
server.serve_forever()
```
把`WSGIApplication`类填充完毕,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完整的Web框架。
- JavaScript教程
- JavaScript简介
- 快速入门
- 基本语法
- 数据类型和变量
- 字符串
- 数组
- 对象
- 条件判断
- 循环
- Map和Set
- iterable
- 函数
- 函数定义和调用
- 变量作用域
- 方法
- 高阶函数
- map/reduce
- filter
- sort
- 闭包
- 箭头函数
- generator
- 标准对象
- Date
- RegExp
- JSON
- 面向对象编程
- 创建对象
- 原型继承
- 浏览器
- 浏览器对象
- 操作DOM
- 更新DOM
- 插入DOM
- 删除DOM
- 操作表单
- 操作文件
- AJAX
- Promise
- Canvas
- jQuery
- 选择器
- 层级选择器
- 查找和过滤
- 操作DOM
- 修改DOM结构
- 事件
- 动画
- 扩展
- underscore
- Collections
- Arrays
- Functions
- Objects
- Chaining
- Node.js
- 安装Node.js和npm
- 第一个Node程序
- 模块
- 基本模块
- fs
- stream
- http
- buffer
- Web开发
- koa
- mysql
- swig
- 自动化工具
- 期末总结
- Python 2.7教程
- Python简介
- 安装Python
- Python解释器
- 第一个Python程序
- 使用文本编辑器
- 输入和输出
- Python基础
- 数据类型和变量
- 字符串和编码
- 使用list和tuple
- 条件判断和循环
- 使用dict和set
- 函数
- 调用函数
- 定义函数
- 函数的参数
- 递归函数
- 高级特性
- 切片
- 迭代
- 列表生成式
- 生成器
- 函数式编程
- 高阶函数
- map/reduce
- filter
- sorted
- 返回函数
- 匿名函数
- 装饰器
- 偏函数
- 模块
- 使用模块
- 安装第三方模块
- 使用__future__
- 面向对象编程
- 类和实例
- 访问限制
- 继承和多态
- 获取对象信息
- 面向对象高级编程
- 使用__slots__
- 使用@property
- 多重继承
- 定制类
- 使用元类
- 错误、调试和测试
- 错误处理
- 调试
- 单元测试
- 文档测试
- IO编程
- 文件读写
- 操作文件和目录
- 序列化
- 进程和线程
- 多进程
- 多线程
- ThreadLocal
- 进程 vs. 线程
- 分布式进程
- 正则表达式
- 常用内建模块
- collections
- base64
- struct
- hashlib
- itertools
- XML
- HTMLParser
- 常用第三方模块
- PIL
- 图形界面
- 网络编程
- TCP/IP简介
- TCP编程
- UDP编程
- 电子邮件
- SMTP发送邮件
- POP3收取邮件
- 访问数据库
- 使用SQLite
- 使用MySQL
- 使用SQLAlchemy
- Web开发
- HTTP协议简介
- HTML简介
- WSGI接口
- 使用Web框架
- 使用模板
- 协程
- gevent
- 实战
- Day 1 - 搭建开发环境
- Day 2 - 编写数据库模块
- Day 3 - 编写ORM
- Day 4 - 编写Model
- Day 5 - 编写Web框架
- Day 6 - 添加配置文件
- Day 7 - 编写MVC
- Day 8 - 构建前端
- Day 9 - 编写API
- Day 10 - 用户注册和登录
- Day 11 - 编写日志创建页
- Day 12 - 编写日志列表页
- Day 13 - 提升开发效率
- Day 14 - 完成Web App
- Day 15 - 部署Web App
- Day 16 - 编写移动App
- 期末总结
- Python3教程
- Python简介
- 安装Python
- Python解释器
- 第一个Python程序
- 使用文本编辑器
- Python代码运行助手
- 输入和输出
- Python基础
- 数据类型和变量
- 字符串和编码
- 使用list和tuple
- 条件判断
- 循环
- 使用dict和set
- 函数
- 调用函数
- 定义函数
- 函数的参数
- 递归函数
- 高级特性
- 切片
- 迭代
- 列表生成式
- 生成器
- 迭代器
- 函数式编程
- 高阶函数
- map/reduce
- filter
- sorted
- 返回函数
- 匿名函数
- 装饰器
- 偏函数
- 模块
- 使用模块
- 安装第三方模块
- 面向对象编程
- 类和实例
- 访问限制
- 继承和多态
- 获取对象信息
- 实例属性和类属性
- 面向对象高级编程
- 使用__slots__
- 使用@property
- 多重继承
- 定制类
- 使用枚举类
- 使用元类
- 错误、调试和测试
- 错误处理
- 调试
- 单元测试
- 文档测试
- IO编程
- 文件读写
- StringIO和BytesIO
- 操作文件和目录
- 序列化
- 进程和线程
- 多进程
- 多线程
- ThreadLocal
- 进程 vs. 线程
- 分布式进程
- 正则表达式
- 常用内建模块
- datetime
- collections
- base64
- struct
- hashlib
- itertools
- XML
- HTMLParser
- urllib
- 常用第三方模块
- PIL
- virtualenv
- 图形界面
- 网络编程
- TCP/IP简介
- TCP编程
- UDP编程
- 电子邮件
- SMTP发送邮件
- POP3收取邮件
- 访问数据库
- 使用SQLite
- 使用MySQL
- 使用SQLAlchemy
- Web开发
- HTTP协议简介
- HTML简介
- WSGI接口
- 使用Web框架
- 使用模板
- 异步IO
- 协程
- asyncio
- async/await
- aiohttp
- 实战
- Day 1 - 搭建开发环境
- Day 2 - 编写Web App骨架
- Day 3 - 编写ORM
- Day 4 - 编写Model
- Day 5 - 编写Web框架
- Day 6 - 编写配置文件
- Day 7 - 编写MVC
- Day 8 - 构建前端
- Day 9 - 编写API
- Day 10 - 用户注册和登录
- Day 11 - 编写日志创建页
- Day 12 - 编写日志列表页
- Day 13 - 提升开发效率
- Day 14 - 完成Web App
- Day 15 - 部署Web App
- Day 16 - 编写移动App
- FAQ
- 期末总结
- Git教程
- Git简介
- Git的诞生
- 集中式vs分布式
- 安装Git
- 创建版本库
- 时光机穿梭
- 版本回退
- 工作区和暂存区
- 管理修改
- 撤销修改
- 删除文件
- 远程仓库
- 添加远程库
- 从远程库克隆
- 分支管理
- 创建与合并分支
- 解决冲突
- 分支管理策略
- Bug分支
- Feature分支
- 多人协作
- 标签管理
- 创建标签
- 操作标签
- 使用GitHub
- 自定义Git
- 忽略特殊文件
- 配置别名
- 搭建Git服务器
- 期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