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y 11 - 编写日志创建页
在Web开发中,后端代码写起来其实是相当容易的。
例如,我们编写一个REST API,用于创建一个Blog:
```
@api
@post('/api/blogs')
def api_create_blog():
i = ctx.request.input(name='', summary='', content='')
name = i.name.strip()
summary = i.summary.strip()
content = i.content.strip()
if not name:
raise APIValueError('name', 'name cannot be empty.')
if not summary:
raise APIValueError('summary', 'summary cannot be empty.')
if not content:
raise APIValueError('content', 'content cannot be empty.')
user = ctx.request.user
blog = Blog(user_id=user.id, user_name=user.name, name=name, summary=summary, content=content)
blog.insert()
return blog
```
编写后端Python代码不但很简单,而且非常容易测试,上面的API:`api_create_blog()`本身只是一个普通函数。
Web开发真正困难的地方在于编写前端页面。前端页面需要混合HTML、CSS和JavaScript,如果对这三者没有深入地掌握,编写的前端页面将很快难以维护。
更大的问题在于,前端页面通常是动态页面,也就是说,前端页面往往是由后端代码生成的。
生成前端页面最早的方式是拼接字符串:
```
s = '<html><head><title>'
+ title
+ '</title></head><body>'
+ body
+ '</body></html>'
```
显然这种方式完全不具备可维护性。所以有第二种模板方式:
```
<html>
<head>
<title>{{ title }}</title>
</head>
<body>
{{ body }}
</body>
</html>
```
ASP、JSP、PHP等都是用这种模板方式生成前端页面。
如果在页面上大量使用JavaScript(事实上大部分页面都会),模板方式仍然会导致JavaScript代码与后端代码绑得非常紧密,以至于难以维护。其根本原因在于负责显示的HTML DOM模型与负责数据和交互的JavaScript代码没有分割清楚。
要编写可维护的前端代码绝非易事。和后端结合的MVC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复杂页面逻辑的需要了,所以,新的[MVVM](http://en.wikipedia.org/wiki/Model_View_ViewModel):Model View ViewModel模式应运而生。
MVVM最早由微软提出来,它借鉴了桌面应用程序的MVC思想,在前端页面中,把Model用纯JavaScript对象表示:
```
<script>
var blog = {
name: 'hello',
summary: 'this is summary',
content: 'this is content...'
};
</script>
```
View是纯HTML:
```
<form action="/api/blogs" method="post">
<input name="name">
<input name="summary">
<textarea name="content"></textarea>
<button type="submit">OK</button>
</form>
```
由于Model表示数据,View负责显示,两者做到了最大限度的分离。
把Model和View关联起来的就是ViewModel。ViewModel负责把Model的数据同步到View显示出来,还负责把View的修改同步回Model。
ViewModel如何编写?需要用JavaScript编写一个通用的ViewModel,这样,就可以复用整个MVVM模型了。
好消息是已有许多成熟的MVVM框架,例如AngularJS,KnockoutJS等。我们选择[Vue](http://vuejs.org/)这个简单易用的MVVM框架来实现创建Blog的页面`templates/manage_blog_edit.html`:
```
{% extends '__base__.html' %}
{% block title %}编辑日志{% endblock %}
{% block beforehead %}
<script>
var
action = '{{ action }}',
redirect = '{{ redirect }}';
var vm;
$(function () {
vm = new Vue({
el: '#form-blog',
data: {
name: '',
summary: '',
content: ''
},
methods: {
submit: function (event) {
event.preventDefault();
postApi(action, this.$data, function (err, r) {
if (err) {
alert(err);
}
else {
alert('保存成功!');
return location.assign(redirect);
}
});
}
}
});
});
</script>
{% endblock %}
{% block content %}
<div class="uk-width-1-1">
<form id="form-blog" v-on="submit: submit" class="uk-form uk-form-stacked">
<div class="uk-form-row">
<div class="uk-form-controls">
<input v-model="name" class="uk-width-1-1">
</div>
</div>
<div class="uk-form-row">
<div class="uk-form-controls">
<textarea v-model="summary" rows="4" class="uk-width-1-1"></textarea>
</div>
</div>
<div class="uk-form-row">
<div class="uk-form-controls">
<textarea v-model="content" rows="8" class="uk-width-1-1"></textarea>
</div>
</div>
<div class="uk-form-row">
<button type="submit" class="uk-button uk-button-primary">保存</button>
</div>
</form>
</div>
{% endblock %}
```
初始化Vue时,我们指定3个参数:
el:根据选择器查找绑定的View,这里是`#form-blog`,就是id为`form-blog`的DOM,对应的是一个`<form>`标签;
data:JavaScript对象表示的Model,我们初始化为`{ name: '', summary: '', content: ''}`;
methods:View可以触发的JavaScript函数,`submit`就是提交表单时触发的函数。
接下来,我们在`<form>`标签中,用几个简单的`v-model`,就可以让Vue把Model和View关联起来:
```
<!-- input的value和Model的name关联起来了 -->
<input v-model="name" class="uk-width-1-1">
```
Form表单通过`<form v-on="submit: submit">`把提交表单的事件关联到`submit`方法。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MVVM中,Model和View是双向绑定的。如果我们在Form中修改了文本框的值,可以在Model中立刻拿到新的值。试试在表单中输入文本,然后在Chrome浏览器中打开JavaScript控制台,可以通过`vm.name`访问单个属性,或者通过`vm.$data`访问整个Model:
![mvvm-1](https://box.kancloud.cn/2016-01-15_56988a2b3f0a3.png)
如果我们在JavaScript逻辑中修改了Model,这个修改会立刻反映到View上。试试在JavaScript控制台输入`vm.name = 'MVVM简介'`,可以看到文本框的内容自动被同步了:
![mvvm-2](https://box.kancloud.cn/2016-01-15_56988a2b4f7d0.png)
双向绑定是MVVM框架最大的作用。借助于MVVM,我们把复杂的显示逻辑交给框架完成。由于后端编写了独立的REST API,所以,前端用AJAX提交表单非常容易,前后端分离得非常彻底。
- JavaScript教程
- JavaScript简介
- 快速入门
- 基本语法
- 数据类型和变量
- 字符串
- 数组
- 对象
- 条件判断
- 循环
- Map和Set
- iterable
- 函数
- 函数定义和调用
- 变量作用域
- 方法
- 高阶函数
- map/reduce
- filter
- sort
- 闭包
- 箭头函数
- generator
- 标准对象
- Date
- RegExp
- JSON
- 面向对象编程
- 创建对象
- 原型继承
- 浏览器
- 浏览器对象
- 操作DOM
- 更新DOM
- 插入DOM
- 删除DOM
- 操作表单
- 操作文件
- AJAX
- Promise
- Canvas
- jQuery
- 选择器
- 层级选择器
- 查找和过滤
- 操作DOM
- 修改DOM结构
- 事件
- 动画
- 扩展
- underscore
- Collections
- Arrays
- Functions
- Objects
- Chaining
- Node.js
- 安装Node.js和npm
- 第一个Node程序
- 模块
- 基本模块
- fs
- stream
- http
- buffer
- Web开发
- koa
- mysql
- swig
- 自动化工具
- 期末总结
- Python 2.7教程
- Python简介
- 安装Python
- Python解释器
- 第一个Python程序
- 使用文本编辑器
- 输入和输出
- Python基础
- 数据类型和变量
- 字符串和编码
- 使用list和tuple
- 条件判断和循环
- 使用dict和set
- 函数
- 调用函数
- 定义函数
- 函数的参数
- 递归函数
- 高级特性
- 切片
- 迭代
- 列表生成式
- 生成器
- 函数式编程
- 高阶函数
- map/reduce
- filter
- sorted
- 返回函数
- 匿名函数
- 装饰器
- 偏函数
- 模块
- 使用模块
- 安装第三方模块
- 使用__future__
- 面向对象编程
- 类和实例
- 访问限制
- 继承和多态
- 获取对象信息
- 面向对象高级编程
- 使用__slots__
- 使用@property
- 多重继承
- 定制类
- 使用元类
- 错误、调试和测试
- 错误处理
- 调试
- 单元测试
- 文档测试
- IO编程
- 文件读写
- 操作文件和目录
- 序列化
- 进程和线程
- 多进程
- 多线程
- ThreadLocal
- 进程 vs. 线程
- 分布式进程
- 正则表达式
- 常用内建模块
- collections
- base64
- struct
- hashlib
- itertools
- XML
- HTMLParser
- 常用第三方模块
- PIL
- 图形界面
- 网络编程
- TCP/IP简介
- TCP编程
- UDP编程
- 电子邮件
- SMTP发送邮件
- POP3收取邮件
- 访问数据库
- 使用SQLite
- 使用MySQL
- 使用SQLAlchemy
- Web开发
- HTTP协议简介
- HTML简介
- WSGI接口
- 使用Web框架
- 使用模板
- 协程
- gevent
- 实战
- Day 1 - 搭建开发环境
- Day 2 - 编写数据库模块
- Day 3 - 编写ORM
- Day 4 - 编写Model
- Day 5 - 编写Web框架
- Day 6 - 添加配置文件
- Day 7 - 编写MVC
- Day 8 - 构建前端
- Day 9 - 编写API
- Day 10 - 用户注册和登录
- Day 11 - 编写日志创建页
- Day 12 - 编写日志列表页
- Day 13 - 提升开发效率
- Day 14 - 完成Web App
- Day 15 - 部署Web App
- Day 16 - 编写移动App
- 期末总结
- Python3教程
- Python简介
- 安装Python
- Python解释器
- 第一个Python程序
- 使用文本编辑器
- Python代码运行助手
- 输入和输出
- Python基础
- 数据类型和变量
- 字符串和编码
- 使用list和tuple
- 条件判断
- 循环
- 使用dict和set
- 函数
- 调用函数
- 定义函数
- 函数的参数
- 递归函数
- 高级特性
- 切片
- 迭代
- 列表生成式
- 生成器
- 迭代器
- 函数式编程
- 高阶函数
- map/reduce
- filter
- sorted
- 返回函数
- 匿名函数
- 装饰器
- 偏函数
- 模块
- 使用模块
- 安装第三方模块
- 面向对象编程
- 类和实例
- 访问限制
- 继承和多态
- 获取对象信息
- 实例属性和类属性
- 面向对象高级编程
- 使用__slots__
- 使用@property
- 多重继承
- 定制类
- 使用枚举类
- 使用元类
- 错误、调试和测试
- 错误处理
- 调试
- 单元测试
- 文档测试
- IO编程
- 文件读写
- StringIO和BytesIO
- 操作文件和目录
- 序列化
- 进程和线程
- 多进程
- 多线程
- ThreadLocal
- 进程 vs. 线程
- 分布式进程
- 正则表达式
- 常用内建模块
- datetime
- collections
- base64
- struct
- hashlib
- itertools
- XML
- HTMLParser
- urllib
- 常用第三方模块
- PIL
- virtualenv
- 图形界面
- 网络编程
- TCP/IP简介
- TCP编程
- UDP编程
- 电子邮件
- SMTP发送邮件
- POP3收取邮件
- 访问数据库
- 使用SQLite
- 使用MySQL
- 使用SQLAlchemy
- Web开发
- HTTP协议简介
- HTML简介
- WSGI接口
- 使用Web框架
- 使用模板
- 异步IO
- 协程
- asyncio
- async/await
- aiohttp
- 实战
- Day 1 - 搭建开发环境
- Day 2 - 编写Web App骨架
- Day 3 - 编写ORM
- Day 4 - 编写Model
- Day 5 - 编写Web框架
- Day 6 - 编写配置文件
- Day 7 - 编写MVC
- Day 8 - 构建前端
- Day 9 - 编写API
- Day 10 - 用户注册和登录
- Day 11 - 编写日志创建页
- Day 12 - 编写日志列表页
- Day 13 - 提升开发效率
- Day 14 - 完成Web App
- Day 15 - 部署Web App
- Day 16 - 编写移动App
- FAQ
- 期末总结
- Git教程
- Git简介
- Git的诞生
- 集中式vs分布式
- 安装Git
- 创建版本库
- 时光机穿梭
- 版本回退
- 工作区和暂存区
- 管理修改
- 撤销修改
- 删除文件
- 远程仓库
- 添加远程库
- 从远程库克隆
- 分支管理
- 创建与合并分支
- 解决冲突
- 分支管理策略
- Bug分支
- Feature分支
- 多人协作
- 标签管理
- 创建标签
- 操作标签
- 使用GitHub
- 自定义Git
- 忽略特殊文件
- 配置别名
- 搭建Git服务器
- 期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