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AI智能体构建引擎,智能编排和调试,一键部署,支持私有化部署方案 广告
我相信意识是生命物质的一个根本的基本的属性。它不可能源于其他任何事物,用莱布尼兹的话说,它是一个单质。 我的推理类似于那些研究放电的博学之士做出的那些论证。正如在青蛙抽搐的肌肉中发现电流时人们最初认为的那样,电荷不是生命物质的涌现属性。一些无电荷的粒子的聚合不可能产生带电荷的物质。一个电子有一个负电荷,而一个质子(例如一个氢离子)有一个正电荷。不论电子与质子彼此的关系是什么,一个分子或离子的电荷总量不过是这些个体电子和质子的所有电荷的总和。就化学和生物学而言,电荷是这些离子的内在属性。电荷并不是从物质中涌现出来的。 意识也是如此。意识与组织精微的物质系统一起出现,它内在于系统的组织,是复杂存在物的属性,且不能被进一步还原为更基本属性的活动。我们已经到达还原论的底层(这就是为什么本书副标题的还原论者具有浪漫的气质)。 你和我都发现我们自己处在一个宇宙中,在这个宇宙中,无论系统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由彼此间发生交互作用部分所构成的系统都拥有某种程度的感觉能力。系统联网程度要高,层次越多,意识的程度就越高。人类的意识比犬类的意识精细得多,因为人类的脑拥有的神经元是犬类脑的20倍且联网程度更高。 注意我未考虑的事情,我写的是“彼此间发生交互作用部分所构成的系统”而不是“彼此间发生交互作用部分所构成的有机系统”。由于在心智哲学家和工程师中存在一个功能主义的普遍信念,因此我没有把生命系统单独挑出来。要理解什么是功能主义,想一下乘法或除法就可以了。你完成的方式有:你可以用笔将算式写在纸上,可以在标尺上彼此移动两块有标记的木块,可以移动算盘上的珠子或者可以按袖珍计算器上的按钮来进行计算。所有这些手段实现了相同的代数规则,它们在功能上是等同的,在灵活性、优雅、价格以及诸如此类的方面有差别,但是它们都在做相同的事情。人工智能的探索就是以功能主义的强信念为基础的——智能能够以非常不同的面貌出现,无论它是一个颅骨、一副外骨骼还是一个铝盒。 将功能主义应用于意识意味着:如果其内部结构在功能上等同于人脑的内部结构,那么任何系统都拥有相同的心智。如果我脑中每一个轴突、突触和神经细胞被履行相同功能的金属线、晶体管和电子电路代替,那么我的心智将仍会保持原样。我的电子版本的脑可能更笨重和更大,但是如果每个神经元成分都有一个准确可靠的硅模拟物,那么意识就将保留。 对心智至关重要的不是构成脑的材质的本性而是那种材质的组织——系统的部分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它们的因果交互作用。对这一点,一个更专业的表达方式是:“意识独立于基质。”当理解和模拟自然时,功能主义能很好地为生物学家和工程师服务,但为什么一遇到意识就要废除功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