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应用+插件架构,代码干净,二开方便,首家独创一键云编译技术,文档视频完善,免费商用码云13.8K 广告
### 使用工具进行重构 和手工重构相比,自动化工具所支持的重构,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即使有测试套件(test suite)织成的安全网,手工重构仍然是很耗时的工作。正是这个简单的事实造成很多程序员不愿进行重构,尽管他们知道自己应该重构,但毕竟重构的成本太大了。如果能够把重构变得像调整代码格式那么简单,程序员自然也会乐意像整理代码外观那样去整理系统的设计。而这样的整理对代码的可维护性、可复用性和可理解性,都能够带来深远的正面影响。Kent Back 如是说; Kent Back Refactoring Browser 将会完全改变你的编程思路。以前你可能会想:『呃,我应该修改这个名字,但……』,现在,所有这些让你烦心的事情都烟消云散了,因为[Refactoring Browser]里头有个菜单选项(menu item )就是专门用来易名的,你只管放心用它就是了。 刚开始使用这个工具时,我按照以前的节奏,走了大概两个小时:我打算进行一项重构,于是抬头望着天空五分钟,然后手工完成重构,然后再一次抬头望天。很快我发现:我必须学会以更大的范围、更快的节奏来考虑重构。现在,开发过程中我大约以一半时间进行重构,另一半时间输入新代码,两者的进行速度几乎完全相同。 由于有了这种级别的工具支持,重构和编程之间的差异愈来愈小了。我们几乎不会再说『我正在编程』或『我正在重构』,我们说得更多的是『把这个函数的这一部分提炼出来,把它推到superclass 去,然后添加一行语句,调用新subclass 中的新函数——我正在开发的那个函数。』由于自动化重构之后无须测试,因此编程与重构之间的差异、「更换帽子」的过程等等尽管仍然存在,但都远不如以前那样明显了。 以Extract Method 这一重要的重构手法为例。如果你要手工进行此一重构, 需要检查的东西相当多。如果使用Refactoring Browser,你只需简单地圈选出你要提炼的段落,然后点选菜单选项(menu item )"Extract Method"就行了。Refactoring Browser 会自动检查被圈选的代码段落是否可以提炼。代码无法提炼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它可能只包含部分标识符声明,或者可能对某个变量赋值而该变量又被其他代码用到。所有这些情况,你都完全不必担心,因为重构工具会帮助你处理这一切。然后,Refactoring Browser 会计算出新函数所需的参数,并要求你为新函数取一个名称。你还可以决定新函数参数的排列顺序。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以后,Refactoring Browser 会把你圈选的代码从源函数中提炼出来,并在源函数中加上对新函数的调用。随后它会在源函数所属的class 中建立新函数,并以用户指定的名称为新函数命名。整个过程只需15秒种。你可以拿这个时间长短和手工执行Extract Method 各步骤所需时间做个比较,看看自动化重构工具的威力。 随着重构成本的降低,设计错误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带来昂贵代价了。由于弥补设计错误所需的成本降低了,需要预先做的设计也就更少了。预先设计是一项带有预测性质的工作,因为项目激活之时,需求往往还不明朗。由于设计时尚未编写代码,所以正确的设计方式应该是:尽量简化「需求尚未明朗」的那一部分代码。过去,无论最初的设计方案水平如何,我们都不得不忍受,因为修改设计的代价实在太高了。有了自动化重构工具的帮助,我们可以让设计更具可变性,因为修改设计不再需要付出那么高的代价了。如今,我们可以只对当前完全了解的问题进行设计,因为我们知道以后可以很方便地扩展设计方案以加入额外的灵活性。我们不再需要预测系统未来所有可能的修改。如果发现当前的设计给编程带来麻烦,造成第3章所说的臭味,我们可以很快修改设计,使代码更干净、更可维护。 工具辅助下的重构工作,也影响了测试。拥有自动化重构工具的辅助之后,所需测试少多了,因为很多重构都可以自动进行,无需再做测试。当然,总有一些重构是无法自动进行的,因此测试步骤永远都不可能被完全忽略。经验显示:在自动化重构工具的协助下,我们每天所需运行的测试数量,和在「无自动化重构工具」环境中大致相当,但完成的重构数量则大大增加。 正如Martin 指出,Java 也需要这样的自动化重构工具。以下我们将提出一些准则——只有满足这些准则的自动化重构工具,才是成功的工具。尽管也提到了技术方面的准则,但我们相信,实用性方面的准则更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