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出现,归因于欲望在行动和体验中寻求实现的倾向。它产生于人对自身真性的根本无知。人类意识被漫长的意识进化过程积淀的各种各样印象所遮盖。这些印象表现为欲望,意识的运作范围受这些欲望的严格制约。业相或印象围绕着潜在的意识领域形成圈子。业相圈子构成个体意识得以集中的有限领域。有些欲望只有行动的潜力,其它欲望却能实际转化为行动。某个欲望在行动中表现的能力,取决于相关业相的强度和数量。用几何比方,可以说一个欲望转入行动时所穿越的距离,等于相关业相周边圆的半径。一个欲望集聚足够的力量时,便投射为行动,以得到满足。
自私的范围等同于欲望的范围。因各式各样欲望的阻挠,灵魂不可能自由充分地表现真性,生活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与狭隘。整个自我生活不断地处于欲望的掌控,即试图通过变化消失的事物寻求欲望的满足。但是,靠转瞬即逝的事物,是不会有真正满足的。生活中昙花一现事物带来的满足并不长久,人的欲望仍未实现。因此有一种总的不满足感,由各种各样的烦恼所伴随。
受挫自我寻求表现的主要方式,是淫、贪、瞋。在很多方面,淫酷似贪,但在实现方式上有别;它与浊界有直接关系。淫通过身体媒介寻求表现,涉及到肉欲。是同浊界的一种纠葛形式。贪是心的骚动状态,主要由权力财富欲构成。对财富和权力的追求,是为了满足欲望。人企图实现欲望时,只是部分地满足。这种部分满足煽动并加剧欲望的火焰,而非熄灭。因此贪总是不停地寻找征服战场,让人永不满足。贪的主要表现涉及到人的情感方面。是同精界的一种纠葛形式。瞋是被激怒头脑的火气。由欲望受挫引起。它助长受限自我,被用于控制和侵略。旨在排除阻挠欲望实现的障碍。瞋怒的狂热滋养自我自负,是受限我的最大施主。头脑是瞋的基地,其表现主要是通过思想活动。瞋是一种思想的纠葛形式。淫、贪、瞋分别有身、心、脑作为表现工具。
淫、贪、瞋让人体验失望;受挫自我又反过来通过淫、贪、瞋寻求进一步满足。意识就这样陷入无尽失望之恶性循环。失望产生于淫、贪、瞋的表现受挫;因而是对浊、精、心纠葛的总反应。是淫、贪、瞋未能实现所引起的抑郁。淫贪瞋——恶的三个成分——跟自私同延共济。作为这三恶的共同基础,自私乃失望烦恼的终极原因。它自行挫败。试图通过欲望寻求满足,却只会达到无休止的不满足。
由于欲望无止境,自私不可避免地引向失望不满。幸福的问题因而是弃欲的问题。然而,靠机械压抑不能有效地歼灭欲望;只能靠真知。你若深入思想领域,认真地想一会儿,就会意识到欲望的空洞。想想这些年经历过的苦乐。今生享受过的快乐今天皆零。今生承受过的痛苦此刻皆无。一切皆虚幻。幸福是你的权利,你却想这要那,自寻烦恼。欲望是持续焦躁的根源。想要的得不到,你会失望;得到了,又想要更多更多,还是不幸福。说 “我什么都不想要”,快活起来。不断地认识欲望的无用,最终会把你引向大知。这种大我知识将给予你无欲之自由,引向持久幸福。
应将欲望与需要慎重区分。骄与瞋,贪与淫都不同于需要。你也许会想:“我需要我想要的一切。” 但这是错的。你在沙漠中口渴,需要的是饮水,不是柠檬汽水。只要有身体,就有一定的需要,也有必要满足这些需要。但欲望是痴心妄想的结果,须彻底消灭,才会有幸福。自私生活本身由欲望构成,舍弃欲望因而成为一种死亡过程。一般意义上的死亡指脱离肉体,真正意义上的死亡则是舍弃低级感官欲望。教士通过描绘阴暗地狱及天堂景象,让人们为假死做准备,但这种死亡是虚假的,因为生命是一个不间断的持续。真死在于欲望的终止,是逐步实现的。
爱的降临促使自私的灭亡。生命就是通过爱死掉。你们若不能互爱,怎么去爱那些折磨你们者?自私局限由愚昧造成。当一个人认识到,通过拓宽兴趣活动范围,会获得更光荣的满足时,便迈向服务的生活。他在此阶段抱有许多良好愿望。想通过帮助别人,消除他们的苦恼,让他们幸福。这种良好愿望虽也常常含有间接和潜在的自我考虑,但狭隘自私是控制不了善行的。即使善良愿望,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开明和延伸的自私形式,因为它们像罪恶愿望一样,也活动于二元领域之内。但一个人抱有善愿望,自私也拥抱了更大的观念,这最终带来自私的灭亡。这时他非但不企图炫耀、引人注目和支配占有,反而学会如何对他人有用。
进入个人自我构造中的欲望,非善即恶。恶欲望一般被视为自私形式,善欲望被视为无私形式。但是,自私与无私之间并无严格界限。二者都在二元领域活动。从超越善恶对立的终极角度看,自私与无私的区别主要是范围的区别。自私和无私是个人自我生命的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相继相承。当欲望全部集中于狭隘个人时,自私产生。当这种低劣的欲望组织瓦解,欲望消散,从而覆盖远为广大的领域时,无私出现。自私是把兴趣缩小到受限的领域;无私是把兴趣扩展到广阔的领域。用矛盾说法,自私是无私的一个有限形式,无私则把自私拉入一个更广大的活动领域。
在彻底超越二元领域之前,必须把自私转化为无私。坚持不懈地行善能耗竭自私。当自私延伸并表现为善行时,会成为自毁的工具。善是自私兴衰之间的主链。起初乃恶习之父的自私,通过善行成为击败自身的英雄。当恶习完全由善习取代时,自私也转化为无私;也就是个体自私丧失于整体利益。虽然这种无私善良生活也受二元对立所束缚,但善是迈向不二自由的必要一步。善是灵魂歼灭自身愚昧的途径。
灵魂从善过渡到神。无私融入普遍大我——它超越好坏、善恶等所有的摩耶二元方面。无私的顶点是同万物一体感的开始。在解脱状态,没有一般意义上的自私或无私,两者皆被提升并融入一切皆我感。对万物一体的证悟,由和平与无量喜悦所伴随。绝不会导致灵性腐滞或相对价值的消灭。一切皆我感带来泰然的和谐,又不失鉴别力;带来不变的平静,又不漠视环境。这种一切皆我不是纯粹主观综合的结论。而是与无所不包的终极实在实际结合的果实。
铲除一切欲望,敞开你的心扉,怀着唯一的渴望——同终极实在结合。终极实在不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事物中,而在你自己的生命里。每一次你的灵魂想进入你的人心,都发现门锁着,里面有太多的欲望。别关闭你的心灵之门。永恒极乐之源无处不在,但愚昧产生的欲望却使人人悲惨不堪。只有当受限我及其一切欲望完全彻底消灭时,永恒幸福之目标才大放光芒。
弃欲不是指苦行主义,也不是一种纯粹的消极生活态度。任何对生活的否定,只会让人没有人情。神性不排除人性。灵性必须让人更有人情。它是一种积极的态度,释放人的一切美好高尚品质。还给环境中一切优雅可爱的增光添彩。它不要求对世俗活动的外部放弃,或者对责任义务的逃避。只要求一个人在履行世俗活动或应尽的具体责任时,内在精神没有欲望负担。完美性在于摆脱二元纠葛。这种无纠葛的自由,是无碍创造性的最根本要求。因害怕纠葛而逃避生活,是无法获得这种自由的。那只会是对生活的否定。完美性不是逃避自然的二元表现。企图逃避纠葛,意味着对生活的恐惧。灵性在于适当而充分地面对生活,不为二元对立所压倒。它必须坚持对一切幻相的支配——无论后者怎样迷人或强大。完人不回避生活的不同形式,而是在紧张活动中保持彻底超然。
田心译自美赫巴巴著《语录》1967 年出版第 6 版
- 美赫巴巴语录
- 《语录》目录与术语汇编
- 七个真实
- 新人类
- 自私性
- 上帝与个体
- 宇宙的开始与终结
- 业相的形成与作用
- 业相的消除(一)
- 业相的消除(二)
- 业相的消除(三)
- 善与恶
- 暴力与非暴力
- 暴力与非暴力再解释
- 行动与不行动
- 完美性
- 灵的生活
- 无私服务
- 灵性认识的途径
- 性问题
- 婚姻生活神圣化
- 爱
- 真理的无限性
- 寻找上帝
- 道路的阶段
- 达到自知
- 成道
- 真正的师徒关系
- 大师之道
- 自我的性质与终结(一)
- 自我的性质与终结(二)
- 自我的性质与终结(三)
- 秘学在灵性生活中的位置(一)
- 秘学在灵性生活中的位置(二)
- 秘学在灵性生活中的位置(三)
- 静心的类型(一)
- 静心的类型(二)
- 静心的类型(三)
- 静心的类型(四)
- 静心的类型(五)
- 静心的类型(六)
- 静心的类型(七)
- 静心的性质(八)
- 灵性进步的能动性
- 撒达那的深层方面
- 阿瓦塔
- 人神(一)
- 人神(二)
- 人神(三)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新的世界秩序来临前的阵痛
- 转世与羯磨(一)
- 转世与羯磨(二)
- 转世与羯磨(三)
- 转世与羯磨(四)
- 转世与羯磨(五)
- 转世与羯磨(六)
- 转世与羯磨(七)
- 为神生,为神死
- 为人类灵性自由工作
- 灵性工作者的任务
- 求道
- 求道者的条件(1)
- 求道者的条件(2)
- 求道者的条件(3)
- 求道者的条件(4)
- 摩耶(一)
- 摩耶(二)
- 摩耶(三)
- 摩耶(四)
- 幸福的条件
- 神即无限爱
- 证得我的十二条途径
- 神曰
- 封面
- 封首简介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简介
- 第二版简介
- 卷首语
- 第一部分 意识的状态
- 第二部分 原始驱策及意识进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诸界的特点
- 第四部分 轮回转世与意识的无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识层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识状态总结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纱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状态,第一驱策和意识的进化与内化周期
- 第九部分 神的十个状态
- 第十部分 结语
- 补编目录
- 补编
- 跋(附四个旅程图表)
- 术语汇编
- 中英文专名对照
- 索引
- 光束
- 来自超越的冲动
- 身体与灵魂等式
- 宇宙的构造
- 前进的生命溪流
- 灵性全景中的叠置秩序
- 灵魂之间的互动
- 二元对立的演算
- 从永恒到永恒
- 灵性肆虐
- 恶乃善之遗物
- 爱之道
- 自我的把戏
- 证得我的十二条途径
- 如何爱上帝
- 爱能够让你
- 巴巴的工作
- 通向神的快道
- 心必须走开
- 巴克提瑜伽
- 论爱
- 论分裂的自我
- 大知与想象
- 自我否定与自我忘记
- 真理火花
- 真理个体
- 神圣阶层的工作
- 神的市场
- 神圣工作秘密
- 真正的灵性
- 灵魂的性质
- 超越认识
- 生活意义
- 真正自由与创造
- 印象的交换
- 奇迹
- 美赫巴巴箴言
- 无限智能
- 简介
- 无限智能遍在一切
- 证悟的条件
- 竭磨瑜伽
- 禅那瑜伽
- 四瑜伽的关系
- 巴克提的三个类型
- 巴克提的三个阶段
- 有欲巴克提
- 珞珈瑜伽
- 生活极致
- 神及其属性
- 大师及其角色
- 弟子及其态度
- 神圣的生命一体
- 大我、小我与束缚
- 目标与实现
- 听着人类
- 上帝手书
- 死亡与永生
- 通向道路的途径
- 睡与醒的循环
- 无与有(又名:淘气小鸡)
- 《淘气的小鸡》序言
- 《淘气的小鸡》1
- 《淘气的小鸡》2
- 《淘气的小鸡》3
- 《淘气的小鸡》4
- 《淘气的小鸡》5
- 《淘气的小鸡》6
- 《淘气的小鸡》7
- 《淘气的小鸡》8
- 《淘气的小鸡》9
- 《淘气的小鸡》10
- 《淘气的小鸡》11
- 《淘气的小鸡》12
- 《淘气的小鸡》13
- 《淘气的小鸡》14
- 《两个国王》
- 有与无
- 爱者与被爱者
- 酒与爱
- 爱的阶段
- 爱的礼物
- 爱女人与爱上帝
- 神羞见陌生人
- 绝对的诚实
- 变得无脚无头
- 无旅之旅
- 好奇与怀疑者
- 三类廉价的体验
- 有三类的……
- 不要寻找,你就找到
- 神在寻找
- 潜水采珠者
- 四个旅行
- 卖酒者
- 无限者是赛古鲁
- 神圣佯装
- 困境
- 知识的传授
- 介绍
- 撒晤斯语录
- 不要缺席
- 要我想要的
- 你的服从礼物
- 神圣的回应
- 疑问的头脑
- 醒梦状态到真醒状态
- 我是无限意识
- 我是歌
- 无限知识
- 宇宙身体
- 瞬间知一切
- 知与不知
- 意志与烦恼
- 我胸口的玩笑
- 知识,目的,意义,受苦
- 表演家摩耶
- 神圣游戏里的玩具
- 惟有神是
- 问题与答案
- 一与零
- 物质主义的梦幻
- 当下
- 三种状况
- 无限存在中的无目的
- 心意识
- 阿瓦塔的工作方式
- 忘却并宽恕
- 无知的化身
- 灵性知识图表2022
- 1转世进化内化
- 2神圣主题图表
- 3神的十个状态
- 4两个国王
- 5帕特拉特
- 6原始心血来潮
- 7神是实在,其余皆幻相
- 8真正觉醒
- 9进化和内化
- 10四个旅程
- 11神睁开眼睛
- 12诸层面和诸世界
- 13巴巴授予灵性知识图-空无
- 14巴巴授予灵性知识图-库特博
- 15巴巴授予灵性知识图-灵魂意识的全景
- 16巴巴授予灵性知识图-光环与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