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云GVP开源项目 12k star Uniapp+ElementUI 功能强大 支持多语言、二开方便! 广告
**第五部分** **人格的特别静心** 在第三部分看到,特别静心有三类:(1)有关体验客体的静心,(2)有关体验主体的静心,(3)有关心理运作的静心。这三个静心类型常常相互交织,因为体验的主体、体验的客体及其相互作用引起的不同心理运作,都错综复杂地纠缠在一起。所以这三类静心并非截然分开,互不相容,而是常常重叠。因此有关体验客体的静心,可能经常涉及到体验的主体,也可能涉及到各种心理运作。有关体验主体的静心,可能经常涉及到各种心理运作,以及这些心理运作的对象。有关不同心理运作的静心,可能经常涉及到体验的主体和客体。但每一个静心类型,由于某一个主导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有别的。因此,第一个静心类型主要关系到体验的客体,第二个类型主要关系到体验的主体,第三个类型主要关系到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 可根据静心内容和采用的静心方式,将上述三个静心类型的每一个,进一步划分为很多具体的静心形式。在这些众多的特别静心形式中,只有那些典型的或重要的形式需要专门提及。因此下表列出十二个特别静心形式。 特别静心形式等级列举式分类表 ![](http://meherbaba.cn/2020/site/data/9.jpg) 应该注意,等级列举式分类表提到的十二个特别静心形式中,前四个是人格静心形式,其余八个是非人格静心形式。涉及到一个人的静心是人格的。非人格的静心涉及到(1)人格的方面,或(2)通常理解的人格范围外的东西。本部分将分别解释人格的特别静心形式。第六部分将分别解释非人格的特别静心形式。 人格静心比非人格静心具有一些明显优势。对于初学者,人格静心容易且引发喜悦,非人格静心往往枯燥困难——除非一个人有这方面的特长。此外,非人格静心形式大多是对头脑或智力的训练。人格静心形式不仅是对头脑或智力的训练,还能开启心灵。在灵性完美中,头脑与心灵必须充分发展与平衡。因此,帮助脑心发展与平衡的人格静心,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当求道者通过人格静心形式做好适当准备时,非人格静心才真正富有成效。 人格静心的对象是灵性上完美的人。就像一个敬慕拿破仑的品格且不停想念他者,趋于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人;一个敬慕某位灵性完人的求道者,也趋于达到灵性上完美。人格静心的合适对象,是一位活着的大师或阿瓦塔,或者过去的大师或阿瓦塔。重要的是静心对象必须灵性上完美。倘若所选的静心对象灵性不完美,其弱点就有一切机会渗入冥想他的求道者的心。如果所选的静心对象灵性上完美,求道者就踏上安全可靠的道路。 人格静心往往开始于求道者对他在大师身上看到的神圣品质的由衷敬慕。通过冥想大师在生活中表现的神圣品质,求道者把它们吸入自己的生命。终极上,大师本人乃超越一切品质——好的坏的。不受它们约束。他和身边众生交往时所展现的品质,皆是神性行动的不同方面。神性的表现,通过这些品质,成为帮助其欣赏接受者的媒介。对大师所体现的神性的欣赏,产生若干静心形式。在这些形式中,求道者努力不断地把大师看作博爱或超脱、无我或坚贞、无限知识或无私行动等品质的化身。有时心也许分别冥想这些品质,或者把有着内在联系的品质结合起来冥想。自发的时候,这个静心形式很有价值。它引向对大师的更大认识,逐渐把求道者塑造得像大师那样,帮助他为证悟真理作准备。 冥想大师的神圣品质,往往有利于对大师形体的专注。在这个静心形式中,求道者觉知到大师的灵性完美,自发地把注意力集中于大师的形体,不去分析其灵性完美的具体组成品质。尽管他不对这些神圣品质分别重温,但他(通过对大师品质的预备静心)可能会具有的全部认识,构成这种一心专注的默认背景,并且促进其效力价值。这个静心形式是将大师完全认同于灵性理想。 大师与灵性理想的完全等同,排除了可能存在于大师与求道者之间的障碍。从而释放对大师无拘无束的爱,引向心灵静心,也就是怀着不受限爱的不间断流溢,持续地想念大师。这种爱能消除似乎隔离求道者与大师的分别性幻相,并具有其它静心形式基本上无法比拟的自发性。在最后阶段,伴随心灵静心的,是无边的喜悦和彻底的忘我。 对大师的爱引向跟大师的越来越大认同,以至于求道者渴望活在大师里面,为大师而活,不为狭隘的自我。这引向行动静心。行动静心最初通常采取如下形式:(1)求道者在思想上把自己的所有一切献给大师,从而舍弃自身的一切善恶。这使他摆脱自我好坏成分,帮助他不仅超越这些对立关系,而且获得同大师的永久真正结合。(2)求道者志愿为大师或大师的事业服务。怀着无私服务精神为大师工作不啻于静心。(3)求道者不让自己的任何行为喂养自我,无论大小好坏。不去想 “我做这。” 而是系统地培养这样的想法:实际上大师在通过他做他所做的一切。比如,他看时就想,“大师在看”;吃时想,“大师在吃”;睡时想,“大师在睡”;开车时想,“大师在开车。”即便做错事,也会想:“大师在做这个。”由此彻底放弃行动的自主性,把所做一切直接同大师联系起来。这自然必然地使他的每一个行动,都按照在大师身上看见的灵性理想来决定。 对大师的人格静心的四个形式,代表着四个主要上升阶段:(1)在大师身上发现灵性理想;(2)把大师视作灵性理想的化身来专注;(3)把大师视作灵性理想的示现来爱;(4)在生活中表现大师所体现的灵性理想。对大师的人格静心的不同形式,终极上都有助于释放创造性的灵性实现生活。对大师静心是对活理想的静心,不是冥想纯粹的完美概念。因此生发能动力量,最终使求道者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将灵性理想与日常生活行为相结合。活出由大师体现的灵性理想所启迪的生活,是一切人格静心形式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