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瑜伽的关系**
通过巴克提瑜伽,心失去对身体和对宇宙的意识。在这个瑜伽,无限妄心(吉瓦)认为自己有别于无限智能(帕若玛特玛),从而敬爱它,专注于它。并且按照对帕若玛特玛的专注比例,失去对身体和宇宙的意识。心越敬爱帕若玛特玛,就越专注于它,也越对身体和宇宙无意识。达到最大专注程度,即完全失去对身体和宇宙的意识时,心便与帕若玛特玛合一。也就是说,吉瓦成为希瓦,崇拜者与被崇拜者合一。
同一个无限智能,妄想时是吉瓦,真想时是希瓦,不想时是帕若玛特玛。吉瓦通过对帕若玛特玛的巴克提(信爱)成为希瓦。因此巴克提意味着心从身体和宇宙转向大我,帕若玛特玛,无限智能。也就是失去身体和宇宙意识,获得帕若玛特玛或大我意识。无限心体验宇宙时,意识到其精与浊身体,也意识到精与浊宇宙,就是说它具有妄意识。这种妄意识是指对身体和宇宙的意识(觉知)。
心失去对身体和宇宙的意识,便获得对大我的意识。如卡比尔所言,
“**惟有放弃身体和自我者,才可能获得纳拉延(主)。**”
对身体和宇宙的意识意味着低级意识,对大我的意识意味着高级意识。要从低级意识达到高级意识之顶点,心必须经过七个阶段。巴克提瑜伽的目的就是把心从低级提升到高级意识。这是怎样做到的?
通过不让心纠缠于对身体和宇宙的念头、欲望和行动,而是让它专注于对神(库达)的想念。它越是——通过转向大我——远离对身体和宇宙的想念,就越是超然于用身体对宇宙的体验。越是沉浸于对库达(其实是一个人的真我)的想念,就越是在从低级意识到高级意识的道路上前进。但只有当想念,巴克提和专注是真诚的且发自内心时,对身体和宇宙的念头才被遗忘。只有忘记对身体和宇宙的念头,心才能专注于对库达的想念,走上通往高级意识的道路。
对身体的意识失去时,对宇宙的意识自然也失去,因为对宇宙的体验只能通过身体进行。必须失去这种妄意识,心才能获得大我意识。正是业相让心意识到其身体和宇宙的,正是业相让身体对宇宙进行体验的。所以说,心要意识到大我,就必须失去对身体和宇宙的意识,也就是业相必须消失。
如前所释,业相的消失可通过竭磨和禅那瑜伽达到。在巴克提瑜伽,心变得对大我有意识,对身体和宇宙无意识,不是业相首先消失。达到巴克提最高点,获得合一时,业相彻底消失。
**在所有四个瑜伽,业相皆是逐渐消失的。但在竭磨和禅那瑜伽,心随业相的逐渐消失而向合一前进;在巴克提和珞珈瑜伽,业相则按心的前进而逐渐消失。**
**在竭磨瑜伽和禅那瑜伽,在有意识状态对身体和宇宙的无意识依循业相的减少和削弱;在巴克提瑜伽和珞珈瑜伽,业相的减少和削弱依循对身体和宇宙的无意识。所以在巴克提和珞珈瑜伽,其过程不像在禅那和竭磨瑜伽在于消除业相,而在于业相(按照心向大我前进的比例)逐渐减少,最后(因心从身体和宇宙转向神或大我而)完全消失。**
**在珞珈瑜伽,心相应地通过具体的过程达到止息或不思想,变得对大我有意识,对身体和宇宙无意识,不是业相首先消失。通过这个瑜伽达到最高专注状态,即涅未卡帕状态而非瑜伽三昧状态时,业相完全消失。**
这样在竭磨瑜伽和禅那瑜伽,心试图通过摆脱业相,获得对大我的意识;在珞珈瑜伽和巴克提瑜伽,心试图通过停止思想(珞珈瑜伽),或通过改变其思想取向或态度(巴克提瑜伽),获得对大我的意识。这四个瑜伽的共同目的是,在思想的、有意识的醒状态止息心,也就是把无限思想的虚妄转为真实,在有意识状态彻底消灭业相。是业相让心妄想,让它在有意识状态精细与粗浊地思想,让它体验宇宙而非大我。竭磨和禅那瑜伽乃是让心努力摆脱业相(以便妄想自行消灭)而非努力停止思想。珞珈瑜伽是让心努力在有意识的思想状态停止妄想(以便业相自行消灭)。巴克提瑜伽是让心从思想身体和宇宙转为思想大我,在思想状态消灭其妄想。
要让心在有意识状态停止思想,意味着让心思想自身而非身体和宇宙,这就是四瑜伽的目标。竭磨和禅那瑜伽是通过直接消灭业相;珞珈瑜伽是通过专注过程,在有意识状态停止思想,间接地消灭业相;巴克提瑜伽是通过在思想状态变妄想成真想,间接地消灭业相(因为是业相把虚妄给予思想,是业相使有意识的思想心思想想象,认识宇宙)。
大我证悟的含义是在有意识状态彻底消除业相。
**在竭磨和禅那瑜伽,业相减少到什么程度,心就前进到什么程度;当业相最终全部耗竭时,心(吉瓦)便与灵魂(希瓦)合一。**这意味着同一个吉瓦成为希瓦,曾经妄想的同一个无限心,现在真实地思想——这被称作与神合一(wasl-e Khuda),与帕若玛特玛结合。业相耗竭时,心就没机会精细与粗浊地思想,对宇宙进行体验。毕竟是微业相让心意识到身体和宇宙,使它进行精与浊体验,以便在现象中体验它们。
在珞珈和巴克提瑜伽,心因忘记身体和宇宙意识而前进到什么程度,业相也减少到什么程度。当最后,通过这两个瑜伽,业相全部消失时,心(吉瓦)便与灵魂(帕若玛特玛)结合,成为希瓦。同一个灵魂,不想时是灵魂,妄想(体验宇宙)时是吉瓦,真想(体验自身)时是希瓦。一旦业相耗竭,就不存在也不需要对宇宙和身体的意识。
在巴克提过程中,心常常融入或进入狂喜状态(hal, vajad),某种三昧状态。但这不是完美状态,因为业相还在,迫使心对它们进行精(欲望)与粗(行动)体验。在珞珈瑜伽过程中,心的专注强烈时,也会带来三昧状态,但因业相仍在,心也未达到完美,即使在享受三昧的时候。这是因为心从三昧降至低级层面时,业相则迫使它体验之。
但如果通过巴克提和珞珈瑜伽,心继续前进,直至达到最高的无业相状态(业相随进步而逐渐消失),心便达到完美(圆满)和涅未卡帕三昧状态。之后,心要么不降至低级层面(玛居卜);要么,若是下降(撒里克),也不是为了体验业相(它们已被消灭,不能被体验),而是为了拯救世界。玛居卜和撒里克皆达至完美,在思想的状态摆脱了业相;但后者是世界的拯救者——只是在这一点上无限地高级。
**心处于瑜伽三昧时,业相仍在那里附着于它,因而使它下降(使它有意识)以体验它们。心处于涅未卡帕三昧或超意识时,由于没有了业相,它则不被降到有意识层面(玛居卜)。但如果被降下(撒里克),它便意识到身体和宇宙,不是为了以精与浊形式享受业相(它们已完全消失,不能被体验),而是为了把自由(解脱)给予其它的受业相束缚而被迫体验宇宙,被迫思想想象的妄想心。**
通过这两个瑜伽之一,业相都终将会消失,虽然几乎不可能。这很多时候甚至要求很多次人生来完成这个消灭业相的瑜伽。然而,凭借赛古鲁的恩典,业相瞬间消失,心瞬间止息,完全专注瞬间达到,大我意识瞬间获得。
通过珞珈瑜伽,心努力在有意识的思想状态,停止自己思想身体和宇宙,虽然它继续体验过去印象并积累新印象。在巴克提瑜伽,无限心通过敬爱大我,通过爱——巴克提的实质——转向大我,失去对身体从而对宇宙的意识。但要获得大我意识,这种身体意识的失去必须彻底。
心从思想身体转向思想大我,即是巴克提。在巴克提瑜伽,心通过将身体思想变为大我思想,来证悟大我。(但要获得大我意识,心中决不能存有丝毫的身体意识)在珞珈瑜伽,心通过摆脱身体思想而非改变之,来证悟大我。
田心译自《无限智能》第 11 辑
- 美赫巴巴语录
- 《语录》目录与术语汇编
- 七个真实
- 新人类
- 自私性
- 上帝与个体
- 宇宙的开始与终结
- 业相的形成与作用
- 业相的消除(一)
- 业相的消除(二)
- 业相的消除(三)
- 善与恶
- 暴力与非暴力
- 暴力与非暴力再解释
- 行动与不行动
- 完美性
- 灵的生活
- 无私服务
- 灵性认识的途径
- 性问题
- 婚姻生活神圣化
- 爱
- 真理的无限性
- 寻找上帝
- 道路的阶段
- 达到自知
- 成道
- 真正的师徒关系
- 大师之道
- 自我的性质与终结(一)
- 自我的性质与终结(二)
- 自我的性质与终结(三)
- 秘学在灵性生活中的位置(一)
- 秘学在灵性生活中的位置(二)
- 秘学在灵性生活中的位置(三)
- 静心的类型(一)
- 静心的类型(二)
- 静心的类型(三)
- 静心的类型(四)
- 静心的类型(五)
- 静心的类型(六)
- 静心的类型(七)
- 静心的性质(八)
- 灵性进步的能动性
- 撒达那的深层方面
- 阿瓦塔
- 人神(一)
- 人神(二)
- 人神(三)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新的世界秩序来临前的阵痛
- 转世与羯磨(一)
- 转世与羯磨(二)
- 转世与羯磨(三)
- 转世与羯磨(四)
- 转世与羯磨(五)
- 转世与羯磨(六)
- 转世与羯磨(七)
- 为神生,为神死
- 为人类灵性自由工作
- 灵性工作者的任务
- 求道
- 求道者的条件(1)
- 求道者的条件(2)
- 求道者的条件(3)
- 求道者的条件(4)
- 摩耶(一)
- 摩耶(二)
- 摩耶(三)
- 摩耶(四)
- 幸福的条件
- 神即无限爱
- 证得我的十二条途径
- 神曰
- 封面
- 封首简介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简介
- 第二版简介
- 卷首语
- 第一部分 意识的状态
- 第二部分 原始驱策及意识进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诸界的特点
- 第四部分 轮回转世与意识的无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识层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识状态总结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纱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状态,第一驱策和意识的进化与内化周期
- 第九部分 神的十个状态
- 第十部分 结语
- 补编目录
- 补编
- 跋(附四个旅程图表)
- 术语汇编
- 中英文专名对照
- 索引
- 光束
- 来自超越的冲动
- 身体与灵魂等式
- 宇宙的构造
- 前进的生命溪流
- 灵性全景中的叠置秩序
- 灵魂之间的互动
- 二元对立的演算
- 从永恒到永恒
- 灵性肆虐
- 恶乃善之遗物
- 爱之道
- 自我的把戏
- 证得我的十二条途径
- 如何爱上帝
- 爱能够让你
- 巴巴的工作
- 通向神的快道
- 心必须走开
- 巴克提瑜伽
- 论爱
- 论分裂的自我
- 大知与想象
- 自我否定与自我忘记
- 真理火花
- 真理个体
- 神圣阶层的工作
- 神的市场
- 神圣工作秘密
- 真正的灵性
- 灵魂的性质
- 超越认识
- 生活意义
- 真正自由与创造
- 印象的交换
- 奇迹
- 美赫巴巴箴言
- 无限智能
- 简介
- 无限智能遍在一切
- 证悟的条件
- 竭磨瑜伽
- 禅那瑜伽
- 四瑜伽的关系
- 巴克提的三个类型
- 巴克提的三个阶段
- 有欲巴克提
- 珞珈瑜伽
- 生活极致
- 神及其属性
- 大师及其角色
- 弟子及其态度
- 神圣的生命一体
- 大我、小我与束缚
- 目标与实现
- 听着人类
- 上帝手书
- 死亡与永生
- 通向道路的途径
- 睡与醒的循环
- 无与有(又名:淘气小鸡)
- 《淘气的小鸡》序言
- 《淘气的小鸡》1
- 《淘气的小鸡》2
- 《淘气的小鸡》3
- 《淘气的小鸡》4
- 《淘气的小鸡》5
- 《淘气的小鸡》6
- 《淘气的小鸡》7
- 《淘气的小鸡》8
- 《淘气的小鸡》9
- 《淘气的小鸡》10
- 《淘气的小鸡》11
- 《淘气的小鸡》12
- 《淘气的小鸡》13
- 《淘气的小鸡》14
- 《两个国王》
- 有与无
- 爱者与被爱者
- 酒与爱
- 爱的阶段
- 爱的礼物
- 爱女人与爱上帝
- 神羞见陌生人
- 绝对的诚实
- 变得无脚无头
- 无旅之旅
- 好奇与怀疑者
- 三类廉价的体验
- 有三类的……
- 不要寻找,你就找到
- 神在寻找
- 潜水采珠者
- 四个旅行
- 卖酒者
- 无限者是赛古鲁
- 神圣佯装
- 困境
- 知识的传授
- 介绍
- 撒晤斯语录
- 不要缺席
- 要我想要的
- 你的服从礼物
- 神圣的回应
- 疑问的头脑
- 醒梦状态到真醒状态
- 我是无限意识
- 我是歌
- 无限知识
- 宇宙身体
- 瞬间知一切
- 知与不知
- 意志与烦恼
- 我胸口的玩笑
- 知识,目的,意义,受苦
- 表演家摩耶
- 神圣游戏里的玩具
- 惟有神是
- 问题与答案
- 一与零
- 物质主义的梦幻
- 当下
- 三种状况
- 无限存在中的无目的
- 心意识
- 阿瓦塔的工作方式
- 忘却并宽恕
- 无知的化身
- 灵性知识图表2022
- 1转世进化内化
- 2神圣主题图表
- 3神的十个状态
- 4两个国王
- 5帕特拉特
- 6原始心血来潮
- 7神是实在,其余皆幻相
- 8真正觉醒
- 9进化和内化
- 10四个旅程
- 11神睁开眼睛
- 12诸层面和诸世界
- 13巴巴授予灵性知识图-空无
- 14巴巴授予灵性知识图-库特博
- 15巴巴授予灵性知识图-灵魂意识的全景
- 16巴巴授予灵性知识图-光环与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