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件系统
  fs模块可与文件系统进行交互,封装了常规的POSIX函数。POSIX(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是UNIX系统的一个设计标准。fs模块提供了多个操作目录和文件的方法,大多会有同步和异步两种版本,同步的方法名称会以Sync为后缀。
**1)目录处理**
  fs模块的readdir()方法可异步的读取目录内容,回调函数包含两个参数,第一个是错误对象,第二个是一个包含文件名称的数组,对应的同步方法是readdirSync()。在下面的示例中,当前目录包含两个文件,上一级目录包含一个目录名称。
~~~
const fs = require('fs');
fs.readdir('./', (err, files) => {
console.log(files); //[ 'demo.txt', 'index.js' ]
});
fs.readdir('../', (err, files) => {
console.log(files); //[ '1' ]
});
~~~
  其它处理目录的方法还有opendir()、mkdir()等。
**2)读写文件**
  在fs模块中,可使用批量方法readFile()将文件内容一次性的加载到内存中,如下所示。
~~~
const fs = require('fs');
fs.readFile('./origin.txt', (err, buf) => {
console.log(buf.toString()); //"hello Node.js"
});
~~~
  对应的写入方法是writeFile(),如下所示,文件路径、写入内容和回调函数是必传的参数。如果文件不存在,那么会自动创建。
~~~
fs.writeFile('./target.txt', 'hello Node.js', (err) => {
if (err) throw err;
console.log('文件已被保存');
});
~~~
  当文件很大时,像上面这样直接读取会有问题,可以改用流式方法createReadStream(),分批次的读取文件,如下所示,每次只读7个字节的内容。
~~~
const readable = fs.createReadStream('./origin.txt', {highWaterMark: 7});
readable.on("data", (chunk) => {
/*************/
/* "hello N"
/* "ode.js"
/************/
console.log(chunk.toString());
});
~~~
  通过管道方法pipe()将origin.txt中的内容写入到target-stream.txt中,如下所示,对于不存在的文件,也会自动创建。
~~~
const writable = fs.createWriteStream('./target-stream.txt');
readable.pipe(writable);
~~~
**3)文件描述**
  fs模块的stat()方法可读取文件的描述信息,如下所示。
~~~
fs.stat('./demo.txt', (err, stats) => {
console.log(stats);
});
~~~
  回调函数中的stats参数是一个fs.Stats对象,其属性如下所示。它还包含一些判断方法,例如isDirectory()、isFile()等。
~~~
Stats {
dev: 195650,
mode: 33206,
nlink: 1,
uid: 0,
gid: 0,
rdev: 0,
blksize: undefined,
ino: 36873221949682120,
size: 13,
blocks: undefined,
atimeMs: 1586227933993.0217,
mtimeMs: 1585882949091.0166,
ctimeMs: 1586227933995.0222,
birthtimeMs: 1586227933993.0217,
atime: 2020-04-07T02:52:13.993Z,
mtime: 2020-04-03T03:02:29.091Z,
ctime: 2020-04-07T02:52:13.995Z,
birthtime: 2020-04-07T02:52:13.993Z
}
~~~
  fs模块还提供了fstat()方法,在功能上与stat()等价,只是fstat()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文件描述符。在POSIX系统中,文件描述符是一个正整数,它实际上是一个索引值,指向内核为每一个进程所维护的该进程打开文件的记录表。当打开或创建一个文件时,就会被分配一个文件描述符。
  在下面的示例中,open()方法的回调函数中包含一个fd参数(即文件描述符),搭配fstat()方法就能读取文件信息。
~~~
fs.open('./demo.txt', 'r', (err, fd) => {
fs.fstat(fd, (err, stats) => {
console.log(stats);
});
});
~~~
**4)监控文件**
  fs模块提供了两种方法来监控文件:watch()和watchFile(),前者能监控文件或目录的更改,后者只能监控文件的更改。
  watch()方法的监听器回调包含两个参数,第一个是事件类型(包括rename和change),第二个是触发事件的文件名称,如下所示。
~~~
fs.watch('./demo.txt', (eventType, filename) => {
console.log(eventType, filename);
});
~~~
  执行node命令后,每次更改demo.txt文件,就会在控制台打印出下面这条语句。
~~~
$ node index.js
change demo.txt
~~~
  虽然watch()方法的性能优于watchFile()方法,但是watch()不是一个跨平台的方法,其表现在各个平台中并非百分百一致(例如filename参数不能保证提供),而watchFile()是跨平台的。
**5)异步文件**
  fs.promises是Node提供的一组备用的异步文件系统方法,它们会返回Promise对象而不是通过回调来处理结果。例如以Promise的方式使用stat()方法,如下所示。
~~~
const fsPromises = require('fs').promises;
fsPromises.stat('./demo.txt').then(stats => {
console.log(stats);
});
~~~
## 二、网络
  Node可以处理的网络协议包括HTTP、TCP、HTTPS等,本节将会重点分析HTTP协议。Node中的http模块基于net、stream、events等模块,提供了一系列的网络传输的底层API,可创建HTTP服务器和客户端,包含重定向、代理、上传数据等功能。
**1)HTTP服务器**
  通过http.createServer()方法就能创建HTTP服务器,其内部会调用net.Server()方法,返回一个http.Server实例。当服务被创建后,就能通过server.listen()方法监听一个端口。
  在下面的示例中,监听的端口是8000,createServer()的回调函数包含两个参数:req和res,分别表示HTTP的请求和响应,前者是IncomingMessage类(一个可读流)的实例,后者是ServerResponse类(一个可写流)的实例。\_\_dirname是一个全局变量,保存着当前文件所处的路径。
~~~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const fs = require('fs');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 (req, res) {
fs.readFile(__dirname + "/index.html", function (err, data) {
if (err) {
res.statusCode = 500;
res.end(String(err));
} else {
res.end(data);
}
});
}).listen(8000);
~~~
  在回调函数中,可修改或解析响应报文,例如像上面当发生错误时,将状态码改成500。在浏览器中访问http://localhost:8000,就能通过end()方法在页面中输出index.html的文件内容。
  注意,必须调用响应对象的end()方法结束此次响应,如果省略,那么页面将会一直处于加载中,阻塞内容渲染。
  http.Server包含一组事件,例如connection和request,如下所示。前者会在建立新的TCP流时触发,后者会在每次请求服务器时触发。
~~~
server.on("connection", function (socket) {
console.log(connection");
});
server.on("request", function (req, res) {
console.log('request');
});
~~~
**2)重定向**
  3XX格式的状态码用于重定向,例如在Node中实现302跳转,如下所示。
~~~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 (req, res) {
if(req.url == '/strick') {
res.writeHead(302, {'Location': 'http://www.pwstrick.com'});
}
res.end();
}).listen(8000);
~~~
  当浏览器访问http://localhost:8000/strick时,才会执行重定向。writeHead()方法可一次性设置响应的状态码和所有的首部。如果只想设置单个响应首部,可以使用setHeader()方法。
**3)上传数据**
  在实际的业务开发中,免不了上传数据的需求,例如表单提交、图像上传等。下面是一张form表单,包含一个文本框和一个提交按钮。
~~~html
<form action="http://localhost:8000" method="post">
<input type="text" name="name" />
<button type="submit">提交</button>
</form>
~~~
  点击提交按钮,会将整张表单提交到HTTP服务器(代码如下所示),假设文本框中输入的内容为“咖啡机strick”。
~~~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const querystring = require('querystring');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 (req, res) {
//声明Content-Type响应首部,以免中文乱码
res.set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charset=utf-8");
const arr = [];
req.on("data", chunk => {
arr.push(chunk);
});
req.on("end", () => {
const buf = Buffer.concat(arr); //拼接Buffer数据
const params = querystring.decode(buf.toString());
console.log(params.name); //"咖啡机strick"
res.write(JSON.stringify(params)); //响应数据
res.end();
});
}).listen(8000);
~~~
  在data事件中接收数据并添加到arr数组中,然后在end事件中由Buffer.concat()方法拼接Buffer数据。querystring模块的decode()方法可将查询字符串解析成一个对象。write()方法会将响应数据发送给客户端。
**4)客户端服务**
  http模块提供了request()方法,可让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请求。在下面的示例中,postData变量是要发送的数据,options变量是各种配置参数,包括请求首部的信息。
~~~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const querystring = require('querystring');
const postData = querystring.stringify({
'name': '咖啡机strick'
});
const options = {
hostname: 'localhost',
port: 8000,
path: '/',
method: 'POST',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Content-Length': Buffer.byteLength(postData)
}
};
const req = http.request(options, (res) => {
const code = res.statusCode; //状态码
const headers = JSON.stringify(res.headers); //响应首部
res.setEncoding('utf8'); //为可读流设置字符编码
res.on('data', (chunk) => {
console.log(chunk); //响应数据
});
res.on('end', () => {
console.log('响应中已无数据');
});
});
req.write(postData);
req.end();
~~~
  注意,在请求最后需要调用end()方法,结束本次请求。Node还提供了一个基于request()的便捷方法:get(),它会自动调用req.end()方法,并且请求方法是GET。
**5)代理**
  代理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服务,允许一个客户端通过这个服务与目标服务器进行间接的连接,也就是在它们之间建立了一层中转,可用来过滤广告、控制内部资源的访问权限、保障终端的隐私或安全等。
  http模块可搭建出一个简易的HTTP代理服务器,下面示例引用自《[Node.js硬实战](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937390/)》技巧52一节。
~~~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const url = require('url');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 (req, res) {
const options = url.parse(req.url); //一个URL对象
options.headers = req.headers;
req.on('data', chunk => { //将请求的原始数据发送给代理
proxyRequest.write(chunk);
});
req.on('end', chunk => { //完成原始请求
proxyRequest.end();
});
//复制原始请求
const proxyRequest = http.request(options, proxyResponse => {
proxyResponse.on('data', chunk => { //将响应的原始数据发送给客户端
res.write(chunk);
});
proxyResponse.on('end', chunk => { //完成代理请求
res.end();
});
//将响应报文发送给客户端
res.writeHead(proxyResponse.statusCode, proxyResponse.headers);
});
}).listen(8000);
~~~
  url模块的parse()方法能将字符串转换成一个URL对象。在绑定请求对象的data事件后,就能将客户端的请求数据发送给代理。通过http.request()方法发起一次代理请求,并将服务器的响应数据发送给客户端。
*****
> 原文出处:
[博客园-Node.js躬行记](https://www.cnblogs.com/strick/category/1688575.html)
[知乎专栏-Node.js躬行记](https://zhuanlan.zhihu.com/pwnode)
已建立一个微信前端交流群,如要进群,请先加微信号freedom20180706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请求中需注明“看云加群”,在通过请求后就会把你拉进来。还搜集整理了一套[面试资料](https://github.com/pwstrick/daily),欢迎浏览。
![](https://box.kancloud.cn/2e1f8ecf9512ecdd2fcaae8250e7d48a_430x430.jpg =200x200)
推荐一款前端监控脚本:[shin-monitor](https://github.com/pwstrick/shin-monitor),不仅能监控前端的错误、通信、打印等行为,还能计算各类性能参数,包括 FMP、LCP、FP 等。
- ES6
- 1、let和const
- 2、扩展运算符和剩余参数
- 3、解构
- 4、模板字面量
- 5、对象字面量的扩展
- 6、Symbol
- 7、代码模块化
- 8、数字
- 9、字符串
- 10、正则表达式
- 11、对象
- 12、数组
- 13、类型化数组
- 14、函数
- 15、箭头函数和尾调用优化
- 16、Set
- 17、Map
- 18、迭代器
- 19、生成器
- 20、类
- 21、类的继承
- 22、Promise
- 23、Promise的静态方法和应用
- 24、代理和反射
- HTML
- 1、SVG
- 2、WebRTC基础实践
- 3、WebRTC视频通话
- 4、Web音视频基础
- CSS进阶
- 1、CSS基础拾遗
- 2、伪类和伪元素
- 3、CSS属性拾遗
- 4、浮动形状
- 5、渐变
- 6、滤镜
- 7、合成
- 8、裁剪和遮罩
- 9、网格布局
- 10、CSS方法论
- 11、管理后台响应式改造
- React
- 1、函数式编程
- 2、JSX
- 3、组件
- 4、生命周期
- 5、React和DOM
- 6、事件
- 7、表单
- 8、样式
- 9、组件通信
- 10、高阶组件
- 11、Redux基础
- 12、Redux中间件
- 13、React Router
- 14、测试框架
- 15、React Hooks
- 16、React源码分析
- 利器
- 1、npm
- 2、Babel
- 3、webpack基础
- 4、webpack进阶
- 5、Git
- 6、Fiddler
- 7、自制脚手架
- 8、VSCode插件研发
- 9、WebView中的页面调试方法
- Vue.js
- 1、数据绑定
- 2、指令
- 3、样式和表单
- 4、组件
- 5、组件通信
- 6、内容分发
- 7、渲染函数和JSX
- 8、Vue Router
- 9、Vuex
- TypeScript
- 1、数据类型
- 2、接口
- 3、类
- 4、泛型
- 5、类型兼容性
- 6、高级类型
- 7、命名空间
- 8、装饰器
- Node.js
- 1、Buffer、流和EventEmitter
- 2、文件系统和网络
- 3、命令行工具
- 4、自建前端监控系统
- 5、定时任务的调试
- 6、自制短链系统
- 7、定时任务的进化史
- 8、通用接口
- 9、微前端实践
- 10、接口日志查询
- 11、E2E测试
- 12、BFF
- 13、MySQL归档
- 14、压力测试
- 15、活动规则引擎
- 16、活动配置化
- 17、UmiJS版本升级
- 18、半吊子的可视化搭建系统
- 19、KOA源码分析(上)
- 20、KOA源码分析(下)
- 21、花10分钟入门Node.js
- 22、Node环境升级日志
- 23、Worker threads
- 24、低代码
- 25、Web自动化测试
- 26、接口拦截和页面回放实验
- 27、接口管理
- 28、Cypress自动化测试实践
- 29、基于Electron的开播助手
- Node.js精进
- 1、模块化
- 2、异步编程
- 3、流
- 4、事件触发器
- 5、HTTP
- 6、文件
- 7、日志
- 8、错误处理
- 9、性能监控(上)
- 10、性能监控(下)
- 11、Socket.IO
- 12、ElasticSearch
- 监控系统
- 1、SDK
- 2、存储和分析
- 3、性能监控
- 4、内存泄漏
- 5、小程序
- 6、较长的白屏时间
- 7、页面奔溃
- 8、shin-monitor源码分析
- 前端性能精进
- 1、优化方法论之测量
- 2、优化方法论之分析
- 3、浏览器之图像
- 4、浏览器之呈现
- 5、浏览器之JavaScript
- 6、网络
- 7、构建
- 前端体验优化
- 1、概述
- 2、基建
- 3、后端
- 4、数据
- 5、后台
- Web优化
- 1、CSS优化
- 2、JavaScript优化
- 3、图像和网络
- 4、用户体验和工具
- 5、网站优化
- 6、优化闭环实践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1、链表
- 2、栈、队列、散列表和位运算
- 3、二叉树
- 4、二分查找
- 5、回溯算法
- 6、贪心算法
- 7、分治算法
- 8、动态规划
- 程序员之路
- 大学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项目反思
- 前端基础学习分享
- 2015年
- 再一次项目反思
- 然并卵
- PC网站CSS分享
- 2016年
- 制造自己的榫卯
- PrimusUI
- 2017年
- 工匠精神
- 2018年
- 2019年
- 前端学习之路分享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日志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