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类型,自动装箱和拆箱
- 4 类 8 种基本数据类型。4 整数型,2 浮点型,1 布尔型,1 字符型
| 类型 | 存储 | 取值范围 | 默认值 | 包装类 |
| ---------- | ---- | ------------------------------------------------------------ | --------------- | --------- |
| **整数型** | | | | |
| byte | 8 | 最大存储数据量是 255,最小 -2<sup>7</sup>,最大 2<sup>7</sup>-1,<br />[-128~127] | (byte) 0 | Byte |
| short | 16 | 最大数据存储量是 65536,[-2<sup>15</sup>,2<sup>15</sup>-1],<br />[-32768,32767],±3万 | (short) 0 | Short |
| int | 32 | 最大数据存储容量是 2<sup>31</sup>-1,<br />[-2<sup>31</sup>,2<sup>31</sup>-1],±21亿,[ -2147483648, 2147483647] | 0 | Integer |
| long | 64 | 最大数据存储容量是 2<sup>64</sup>-1,<br />[-2<sup>63</sup>,2<sup>63</sup>-1], ±922亿亿(±(922+16个零)) | 0L | Long |
| **浮点型** | | | | |
| float | 32 | 数据范围在 3.4e-45~1.4e38,直接赋值时必须在数字后加上 f 或 F | 0.0f | Float |
| double | 64 | 数据范围在 4.9e-324~1.8e308,赋值时可以加 d 或 D 也可以不加 | 0.0d | Double |
| **布尔型** | | | | |
| boolean | 1 | true / flase | false | Boolean |
| **字符型** | | | | |
| char | 16 | 存储 Unicode 码,用单引号赋值 | '\u0000' (null) | Character |
- 引用数据类型
- 类(class)、接口(interface)、数组
- 自动装箱和拆箱
- 基本数据类型和它对应的封装类型之间可以相互转换。自动拆装箱是 `jdk5.0` 提供的新特特性,它可以自动实现类型的转换
- **装箱**:从**基本数据类型**到**封装类型**叫做装箱
- **拆箱**:从**封装类型**到**基本数据类型**叫拆箱
```java
// jdk 1.5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m =10;
int i = m;
}
}
```
上面的代码在 jdk1.4 以后的版本都不会报错,它实现了自动拆装箱的功能,如果是 jdk1.4,就得这样写了
```java
// jdk 1.4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b = new Integer(210);
int c = b.intValue();
}
}
```
## 2. ValueOf缓存池
new Integer(123) 与 Integer.valueOf(123) 的区别在于,new Integer(123) 每次都会新建一个对象,而 Integer.valueOf(123) 可能会使用缓存对象,因此多次使用 Integer.valueOf(123) 会取得同一个对象的引用。
```java
Integer x = new Integer(123);
Integer y = new Integer(123);
System.out.println(x == y); // false
Integer z = Integer.valueOf(123);
Integer k = Integer.valueOf(123);
System.out.println(z == k); // true
```
编译器会在自动装箱过程调用 valueOf() 方法,因此多个 Integer 实例使用自动装箱来创建并且值相同,那么就会引用相同的对象。
```java
Integer m = 123;
Integer n = 123;
System.out.println(m == n); // true
```
valueOf() 方法的实现比较简单,就是先判断值是否在缓存池中,如果在的话就直接使用缓存池的内容。
```java
// valueOf 源码实现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if (i >= IntegerCache.low && i <= IntegerCache.high)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IntegerCache.low)];
return new Integer(i);
}
```
在 Java 8 中,Integer 缓存池的大小默认为 -128\~127。
```java
static final int low = -128;
static final int high;
static final Integer cache[];
static {
// high value may be configured by property
int h = 127;
String 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
sun.misc.VM.getSavedProperty("java.lang.Integer.IntegerCache.high");
if (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 null) {
try {
int i = parseInt(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i = Math.max(i, 127);
// Maximum array size is Integer.MAX_VALUE
h = Math.min(i, Integer.MAX_VALUE - (-low) -1);
}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nfe) {
// If the property cannot be parsed into an int, ignore it.
}
}
high = h;
cache = new Integer[(high - low) + 1];
int j = low;
for(int k = 0; k < cache.length; k++)
cache[k] = new Integer(j++);
// range [-128, 127] must be interned (JLS7 5.1.7)
assert IntegerCache.high >= 127;
}
```
Java 还将一些其它基本类型的值放在缓冲池中,包含以下这些:
- boolean values true and false
- all byte values
- short values between -128 and 127
- int values between -128 and 127
- char in the range \u0000 to \u007F
因此在使用这些基本类型对应的包装类型时,就可以直接使用缓冲池中的对象。
参考资料:
- [StackOverflow : Differences between new Integer(123), Integer.valueOf(123) and just 123](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9030817/differences-between-new-integer123-integer-valueof123-and-just-123)
## 3. i++和++i有什么区别
### i++
i++ 是在程序执行完毕后进行自增,而 ++i 是在程序开始执行前进行自增。
**i++ 的操作分三步**
1. 栈中取出 i
2. i 自增 1
3. 将 i 存到栈
三个阶段:内存到寄存器,寄存器自增,写回内存(这三个阶段中间都可以被中断分离开)
所以 i++ 不是原子操作,上面的三个步骤中任何一个步骤同时操作,都可能导致 i 的值不正确自增
### ++i
在多核的机器上,CPU 在读取内存 i 时也会可能发生同时读取到同一值,这就导致两次自增,实际只增加了一次。
i++ 和 ++i 都不是原子操作
**原子性**:指的是一个操作是不可中断的。即使是在多个线程一起执行的时候,一个操作一旦开始,就不会被其他线程打断。
JMM 三大特性: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详情请阅读 Github 仓库:[Java 并发编程](03%20Java%20并发编程.md) 一文。
## 4. 位运算符
Java 定义了位运算符,应用于整数类型 (int),长整型 (long),短整型 (short),字符型 (char),和字节型 (byte)等类型。
下表列出了位运算符的基本运算,假设整数变量A的值为60和变量B的值为13
A(60):0011 1100
B(13):0000 1101
| 操作符 | 名称 | 描述 | 例子 |
| ------ | ---------- | ------------------------------------------------------------ | ----------------------------- |
| & | 与 | 如果相对应位都是 1,则结果为 1,否则为 0 | (A&B)得到 12,即 0000 1100 |
| \| | 或 | 如果相对应位都是 0,则结果为 0,否则为 1 | (A\|B)得到 61,即 0011 1101 |
| ^ | 异或 | 如果相对应位值相同,则结果为 0,否则为 1 | (A^B)得到49,即 0011 0001 |
| 〜 | 非 | 按位取反运算符翻转操作数的每一位,即 0 变成 1,1 变成 0 | (〜A)得到-61,即1100 0011 |
| << | 左移 | (左移一位乘2)按位左移运算符。左操作数按位左移右操作数指定的位数。左移 n 位表示原来的值乘 2<sup>n</sup> | A << 2得到240,即 1111 0000 |
| >> | | (右移一位除2)有符号右移,按位右移运算符。左操作数按位右移右操作数指定的位数 | A >> 2得到15即 1111 |
| >>> | 无符号右移 | 无符号右移,按位右移补零操作符。左操作数的值按右操作数指定的位数右移,移动得到的空位以零填充 | A>>>2得到15即0000 1111 |
## 5. 原码、补码、反码是什么
### 机器数
一个数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表示形式,叫做这个数的机器数。机器数是带符号的,在计算机用一个数的最高位存放符号,正数为 0,负数为 1。
比如,十进制中的数 +3 ,计算机字长为 8 位,转换成二进制就是 00000011。如果是 -3 ,就是 10000011 。那么,这里的 00000011 和 10000011 就是机器数。
### 真值
因为第一位是符号位,所以机器数的形式值就不等于真正的数值。例如上面的有符号数 10000011,其最高位 1 代表负,其真正数值是 -3 而不是形式值 131(10000011 转换成十进制等于 131)。所以,为区别起见,将带符号位的机器数对应的真正数值称为机器数的真值。
例:0000 0001 的真值 = +000 0001 = +1,1000 0001 的真值 = –000 0001 = –1
### 原码
原码就是符号位加上真值的绝对值,即用第一位表示符号,其余位表示值。比如如果是 8 位二进制:
[+1]<sub>原</sub> = 0000 0001
[-1]<sub>原</sub> = 1000 0001
第一位是符号位。因为第一位是符号位,所以 8 位二进制数的取值范围就是:[1111 1111 , 0111 1111],即:[-127 , 127]
原码是人脑最容易理解和计算的表示方式
### 反码
反码的表示方法是:
- **正数**的反码是其本身;
- **负数**的反码是在其原码的基础上,**符号位不变,其余各个位取反**。
[+1] = [00000001]<sub>原</sub> = [00000001]<sub>反</sub>
[-1] = [10000001]<sub>原</sub>= [11111110]<sub>反</sub>
可见如果一个反码表示的是负数, 人脑无法直观的看出来它的数值. 通常要将其转换成原码再计算。
### 补码
补码的表示方法是:
- **正数**的补码就是其本身;
- **负数**的补码是在其原码的基础上,符号位不变,其余各位取反, 最后+1。(**反码的基础上 +1**)
[+1] = [0000 0001]<sub>原</sub> = [0000 0001]<sub>反</sub> = [0000 0001]<sub>补</sub>
[-1] = [1000 0001]<sub>原</sub> = [1111 1110]<sub>反</sub> = [1111 1111]<sub>补</sub>
对于负数,补码表示方式也是人脑无法直观看出其数值的。 通常也需要转换成原码在计算其数值。
参考资料:
- [原码, 反码, 补码 详解 - ziqiu.zhang - 博客园](http://www.cnblogs.com/zhangziqiu/archive/2011/03/30/ComputerCode.html)
## 6. 不用额外变量交换两个整数的值
如果给定整数 a 和 b,用以下三行代码即可交换 a 和b 的值
```java
a = a ^ b;
b = a ^ b;
a = a ^ b;
```
- 假设 a 异或 b 的结果记为 c,**c 就是 a 整数位信息和 b 整数位信息的所有不同信息**。
- 比如:a = 4 = 100,b = 3 = 011,a^b = c = 111
- a 异或 c 的结果就是 b,比如:a = 4 = 100,c = 111,a^c = 011 = 3 = b
- b 异或c 的结果就是 a,比如:b = 3 = 011,c = 111,b^c = 100 = 4 = a
说明:位运算的题目基本上都带有靠经验积累才会做的特征,也就是准备阶段需要做足够多的题,面试时才会有良好的感觉。
## 7. 不使用运算符进行a+b操作
- a^b; 得到不含进位之和
- (a & b)<<1; 进位
- 只要进位不为零,则迭代;否则返回
```java
#include <stdio.h>
int add(int a, int b)
{
int c = a & b;
int r = a ^ b;
if(c == 0){
return r;
}
else{
return add(r, c << 1);
}
}
int main(int argn, char *argv[])
{
printf("sum = %d\n", add(-10000, 56789));
return 0;
}
```
## 8. &和&& 、|和||的区别
(1)&& 和 & 都是表示与,区别是 && 只要第一个条件不满足,后面条件就不再判断。而 & 要对所有的条件都进行判断。
```java
// 例如: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f((23!=23) && (100/0==0)){
System.out.println("运算没有问题。");
}else{
System.out.println("没有报错");
}
}
// 输出的是“没有报错”。而将 && 改为 & 就会如下错误:
//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ArithmeticException: / by zero
```
- 原因:
- &&时判断第一个条件为 false,后面的 100/0==0 这个条件就没有进行判断。
- & 时要对所有的条件进行判断,所以会对后面的条件进行判断,所以会报错。
(2)|| 和 | 都是表示 “或”,区别是 || 只要满足第一个条件,后面的条件就不再判断,而 | 要对所有的条件进行判断。 看下面的程序:
```java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f((23==23)||(100/0==0)){
System.out.println("运算没有问题。");
}else{
System.out.println("没有报错");
}
}
// 此时输出“运算没有问题”。若将||改为|则会报错。
```
- 原因
- || 判断第一个条件为 true,后面的条件就没有进行判断就执行了括号中的代码
- 而 | 要对所有的条件进行判断,所以会报错
- 一.JVM
- 1.1 java代码是怎么运行的
- 1.2 JVM的内存区域
- 1.3 JVM运行时内存
- 1.4 JVM内存分配策略
- 1.5 JVM类加载机制与对象的生命周期
- 1.6 常用的垃圾回收算法
- 1.7 JVM垃圾收集器
- 1.8 CMS垃圾收集器
- 1.9 G1垃圾收集器
- 2.面试相关文章
- 2.1 可能是把Java内存区域讲得最清楚的一篇文章
- 2.0 GC调优参数
- 2.1GC排查系列
- 2.2 内存泄漏和内存溢出
- 2.2.3 深入理解JVM-hotspot虚拟机对象探秘
- 1.10 并发的可达性分析相关问题
- 二.Java集合架构
- 1.ArrayList深入源码分析
- 2.Vector深入源码分析
- 3.LinkedList深入源码分析
- 4.HashMap深入源码分析
- 5.ConcurrentHashMap深入源码分析
- 6.HashSet,LinkedHashSet 和 LinkedHashMap
- 7.容器中的设计模式
- 8.集合架构之面试指南
- 9.TreeSet和TreeMap
- 三.Java基础
- 1.基础概念
- 1.1 Java程序初始化的顺序是怎么样的
- 1.2 Java和C++的区别
- 1.3 反射
- 1.4 注解
- 1.5 泛型
- 1.6 字节与字符的区别以及访问修饰符
- 1.7 深拷贝与浅拷贝
- 1.8 字符串常量池
- 2.面向对象
- 3.关键字
- 4.基本数据类型与运算
- 5.字符串与数组
- 6.异常处理
- 7.Object 通用方法
- 8.Java8
- 8.1 Java 8 Tutorial
- 8.2 Java 8 数据流(Stream)
- 8.3 Java 8 并发教程:线程和执行器
- 8.4 Java 8 并发教程:同步和锁
- 8.5 Java 8 并发教程:原子变量和 ConcurrentMap
- 8.6 Java 8 API 示例:字符串、数值、算术和文件
- 8.7 在 Java 8 中避免 Null 检查
- 8.8 使用 Intellij IDEA 解决 Java 8 的数据流问题
- 四.Java 并发编程
- 1.线程的实现/创建
- 2.线程生命周期/状态转换
- 3.线程池
- 4.线程中的协作、中断
- 5.Java锁
- 5.1 乐观锁、悲观锁和自旋锁
- 5.2 Synchronized
- 5.3 ReentrantLock
- 5.4 公平锁和非公平锁
- 5.3.1 说说ReentrantLock的实现原理,以及ReentrantLock的核心源码是如何实现的?
- 5.5 锁优化和升级
- 6.多线程的上下文切换
- 7.死锁的产生和解决
- 8.J.U.C(java.util.concurrent)
- 0.简化版(快速复习用)
- 9.锁优化
- 10.Java 内存模型(JMM)
- 11.ThreadLocal详解
- 12 CAS
- 13.AQS
- 0.ArrayBlockingQueue和LinkedBlockingQueue的实现原理
- 1.DelayQueue的实现原理
- 14.Thread.join()实现原理
- 15.PriorityQueue 的特性和原理
- 16.CyclicBarrier的实际使用场景
- 五.Java I/O NIO
- 1.I/O模型简述
- 2.Java NIO之缓冲区
- 3.JAVA NIO之文件通道
- 4.Java NIO之套接字通道
- 5.Java NIO之选择器
- 6.基于 Java NIO 实现简单的 HTTP 服务器
- 7.BIO-NIO-AIO
- 8.netty(一)
- 9.NIO面试题
- 六.Java设计模式
- 1.单例模式
- 2.策略模式
- 3.模板方法
- 4.适配器模式
- 5.简单工厂
- 6.门面模式
- 7.代理模式
- 七.数据结构和算法
- 1.什么是红黑树
- 2.二叉树
- 2.1 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
- 3.排序算法汇总
- 4.java实现链表及链表的重用操作
- 4.1算法题-链表反转
- 5.图的概述
- 6.常见的几道字符串算法题
- 7.几道常见的链表算法题
- 8.leetcode常见算法题1
- 9.LRU缓存策略
- 10.二进制及位运算
- 10.1.二进制和十进制转换
- 10.2.位运算
- 11.常见链表算法题
- 12.算法好文推荐
- 13.跳表
- 八.Spring 全家桶
- 1.Spring IOC
- 2.Spring AOP
- 3.Spring 事务管理
- 4.SpringMVC 运行流程和手动实现
- 0.Spring 核心技术
- 5.spring如何解决循环依赖问题
- 6.springboot自动装配原理
- 7.Spring中的循环依赖解决机制中,为什么要三级缓存,用二级缓存不够吗
- 8.beanFactory和factoryBean有什么区别
- 九.数据库
- 1.mybatis
- 1.1 MyBatis-# 与 $ 区别以及 sql 预编译
- Mybatis系列1-Configuration
- Mybatis系列2-SQL执行过程
- Mybatis系列3-之SqlSession
- Mybatis系列4-之Executor
- Mybatis系列5-StatementHandler
- Mybatis系列6-MappedStatement
- Mybatis系列7-参数设置揭秘(ParameterHandler)
- Mybatis系列8-缓存机制
- 2.浅谈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引的区别
- 3.mysql 证明为什么用limit时,offset很大会影响性能
- 4.MySQL中的索引
- 5.数据库索引2
- 6.面试题收集
- 7.MySQL行锁、表锁、间隙锁详解
- 8.数据库MVCC详解
- 9.一条SQL查询语句是如何执行的
- 10.MySQL 的 crash-safe 原理解析
- 11.MySQL 性能优化神器 Explain 使用分析
- 12.mysql中,一条update语句执行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期间用到了mysql的哪些log,分别有什么作用
- 十.Redis
- 0.快速复习回顾Redis
- 1.通俗易懂的Redis数据结构基础教程
- 2.分布式锁(一)
- 3.分布式锁(二)
- 4.延时队列
- 5.位图Bitmaps
- 6.Bitmaps(位图)的使用
- 7.Scan
- 8.redis缓存雪崩、缓存击穿、缓存穿透
- 9.Redis为什么是单线程、及高并发快的3大原因详解
- 10.布隆过滤器你值得拥有的开发利器
- 11.Redis哨兵、复制、集群的设计原理与区别
- 12.redis的IO多路复用
- 13.相关redis面试题
- 14.redis集群
- 十一.中间件
- 1.RabbitMQ
- 1.1 RabbitMQ实战,hello world
- 1.2 RabbitMQ 实战,工作队列
- 1.3 RabbitMQ 实战, 发布订阅
- 1.4 RabbitMQ 实战,路由
- 1.5 RabbitMQ 实战,主题
- 1.6 Spring AMQP 的 AMQP 抽象
- 1.7 Spring AMQP 实战 – 整合 RabbitMQ 发送邮件
- 1.8 RabbitMQ 的消息持久化与 Spring AMQP 的实现剖析
- 1.9 RabbitMQ必备核心知识
- 2.RocketMQ 的几个简单问题与答案
- 2.Kafka
- 2.1 kafka 基础概念和术语
- 2.2 Kafka的重平衡(Rebalance)
- 2.3.kafka日志机制
- 2.4 kafka是pull还是push的方式传递消息的?
- 2.5 Kafka的数据处理流程
- 2.6 Kafka的脑裂预防和处理机制
- 2.7 Kafka中partition副本的Leader选举机制
- 2.8 如果Leader挂了的时候,follower没来得及同步,是否会出现数据不一致
- 2.9 kafka的partition副本是否会出现脑裂情况
- 十二.Zookeeper
- 0.什么是Zookeeper(漫画)
- 1.使用docker安装Zookeeper伪集群
- 3.ZooKeeper-Plus
- 4.zk实现分布式锁
- 5.ZooKeeper之Watcher机制
- 6.Zookeeper之选举及数据一致性
- 十三.计算机网络
- 1.进制转换: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 2.位运算
- 3.计算机网络面试题汇总1
- 十四.Docker
- 100.面试题收集合集
- 1.美团面试常见问题总结
- 2.b站部分面试题
- 3.比心面试题
- 4.腾讯面试题
- 5.哈罗部分面试
- 6.笔记
- 十五.Storm
- 1.Storm和流处理简介
- 2.Storm 核心概念详解
- 3.Storm 单机版本环境搭建
- 4.Storm 集群环境搭建
- 5.Storm 编程模型详解
- 6.Storm 项目三种打包方式对比分析
- 7.Storm 集成 Redis 详解
- 8.Storm 集成 HDFS 和 HBase
- 9.Storm 集成 Kafka
- 十六.Elasticsearch
- 1.初识ElasticSearch
- 2.文档基本CRUD、集群健康检查
- 3.shard&replica
- 4.document核心元数据解析及ES的并发控制
- 5.document的批量操作及数据路由原理
- 6.倒排索引
- 十七.分布式相关
- 1.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一网打尽
- 2.关于xxx怎么保证高可用的问题
- 3.一致性hash原理与实现
- 4.微服务注册中心 Nacos 比 Eureka的优势
- 5.Raft 协议算法
- 6.为什么微服务架构中需要网关
- 0.CAP与BASE理论
- 十八.Dubbo
- 1.快速掌握Dubbo常规应用
- 2.Dubbo应用进阶
- 3.Dubbo调用模块详解
- 4.Dubbo调用模块源码分析
- 6.Dubbo协议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