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中的趣事
你的脑释放出的内源性阿片肽会唤起积极的感受,也许包括平静的感受。[\[1\]](#id_1_19)内源性大麻素(endocannabinoids),一种近来在脑中被确认的类大麻分子,也能够降低焦虑,增加快乐感。这样的感受,连同与万物一体(deep connectedness of everything)的感觉,也可以由致幻剂(LSD)、迷幻药(psilocybin)和麦司卡林(mescaline)造成,当然,鸦片和大麻也能够造成这种状态。[\[2\]](#id_2_13)顺便提一下,酒也会通过刺激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造成愉快的感受。
克他命(ketamine),一种有时会用于麻醉的药物,能够引起灵魂出窍和其他分离性的体验。据我的学生说,克他命如今已经成为一种聚会时用的药物,让他们体会漂浮于身体之上的感觉,让他们的心智游离出身体,等等。如此纯粹的物理干预会引起与濒死体验在性质上相类似的体验,这一点强烈地支持了一个神经生物学的基础,这个基础最终能够通过研究揭示出来。
接下来的问题是:不同研究对象之间经验上的相似程度如何?变化是通常的状况,而这表明了患者的病状与他们的脑的变化。在一项有344名心脏停搏的患者[\[3\]](#id_3_13)参与的大规模研究中,只有12%的(62个)患者报道了濒死体验中最为关键的体验(有光的隧道、感到死去、感到平静)。其他人也许有体验但却记不起来,这当然是因为研究依靠的是患者恢复后的报道。在62个的确有濒死体验的患者中只有一半感觉到他们死去了;62个患者中只有56%(35个)有像平静这样的积极感受;只有24%(15个)有离体经验;只有31%(19个)有穿过隧道的经验;而只有23%(14个)有光的经验。
如果天堂真的在来世等着我们所有人,那么为什么在恢复的患者中只有12%的人报道了有着隧道、光与平静的这种濒死体验呢?
对于这一组现象会有一个靠谱的神经生物学的解释吗?正像神经科学家皮姆·范·罗梅尔(Pim van Lommel)和他的同事指出的,对这个问题做出肯定回答的一个强有力的理由是:对颞叶和海马体的电刺激——这是在对癫痫患者进行手术以前所可能采取的措施——所诱发的体验与由于心脏停搏所导致的缺氧症所带来的体验是相似的。脑中二氧化碳水平的提升(血碳酸过多症,有时带水肺的潜水员会遭遇这种情况)或者在闭气用力(比如在费力排便的时候)之后急促呼吸造成氧的水平降低也能够诱发类似的经验。
的确,与闭气用力之后的急促呼吸比起来,濒临死亡会让事情起一些变化,因为在那个时候生命即将终结,死的现实赤裸裸地就在眼前。在这样的境况中,人们一般会重新评价他们的生活,唤醒他们的记忆,重新检视什么是生活中重要的东西。他们会这样做,不论他们是否相信的天堂。在那些有着不寻常经验的人那里,恰恰是这个重新检视也许就是引起变化的因素。濒死的经验只是引起了那些起着变化作用的反思。
当我在强度很大的瑜伽练习之后以一种放松的姿势(仰卧)闭着眼睛躺着的时候,我有时会感到我的身体漂浮在地板上方几英寸的地方。那是一种非常轻盈的愉快感受。这个放松过程的前面部分是去依次注意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并想着那个部分的放松状态,然后就放手不管。这样的步骤一旦完成,我感觉自己好像飘离了我的垫子。若是我有不同的心智形式,我可以想象我真正地在漂浮着,也许是漂浮在某个精神性的空间。我可以想象我的精神违反了引力法则漂浮在我的身体之上。事实上,我很享受这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实际上是一种前庭幻觉再加上一点点内源性阿片肽产生的愉快感觉。我们可以直接就测试我是否曾经漂浮了起来:在我的瑜伽班上有谁在我以放松的姿势躺着同时感觉自己好像漂浮了起来的时候看到我的身体漂浮了起来呢?一个都没有。
我想有些瑜伽修习者会将这种感受称之为精神性的,就好像我在第2章指出的那样,对此我完全接受。我喜欢基于脑的漂浮的感受这个想法,只要我们不是在说有什么幽灵般的东西让我的身体真的飘离地板。
[\[1\]](#id_1_18) See also Michael N.Marsh,Out-of-Body and Near-Death Experiences:Brain-State Phenomena or Glimpses of Immortalit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2\]](#id_2_12) For a wise and insightful discussion of his drug taking by Oliver Sacks,go to:http://www.newyorker.com/online/blogs/culture/2012/08/video-oliver-sacks-discusses-the-hallucinogenic-mind.html.
[\[3\]](#id_3_12) Pim van Lommel,Ruud van Wees,Vincent Meyers,and Ingrid Elfferich,“Near-Death Experience in Survivors of Cardiac Arrest:A Prospective Study in the Netherlands,”Lancet 358(2001):2041.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中文版序言
- 第1章 我,我自己和我的脑
- 不安
- 待售的水果
- 实用的视角
- 第2章 灵魂的探寻
- 身体与灵魂
- 为什么搞清楚脑的工作方式如此困难
- 否定要比实干容易
- 拓展我们的自我概念
- 第3章 我的天堂
- 脑中的趣事
- 幻觉但不是妄想
- 信念
- 第4章 道德背后的脑
- 价值的源泉
- 哺乳动物之爱
- 人类是一夫一妻制的吗
- 道德从何处开始
- 宗教和道德的理由
- 紧张与平衡
- 第5章 攻击与性
- 憎恨的快乐
- 攻击的用途
- 择偶竞争
- 雄性与雌性的脑[1]
- 人类在性发展上的不同道路
- 性吸引及其生物学机理
- 睾丸素与攻击性
- 控制与驾驭攻击性
- 第6章 一场如此可爱的战争[1]
- 种族灭绝是基因惹的祸?
- 制度规范如何塑造行为
- 第7章 自由意志、习惯和自我控制
- 自我控制的脑机制
- 自由意志
- 犯罪与惩罚
- 第8章 隐藏的认知
- 无意识的智慧
- 无意识进行的对话
- 获得习惯
- 我和我的无意识脑
- 回到我与非我相对立的划分
- 是我做的吗
- 自我概念中的失常
- 决定、无意识处理和自我控制
- 第9章 对有意识生活的考察
- 睡眠与意识经验的丧失
- 睡吧,宝贝,安静伴你一夜
- 意识的科学
- 对某物的意识与对具体某物的意识:一个联系
- 对其他哺乳动物和鸟类意识的评论
- 工作记忆
- 结语
- 平衡
- 与脑为伴
-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