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AI智能体构建引擎,智能编排和调试,一键部署,支持私有化部署方案 广告
## 睡吧,宝贝,安静伴你一夜 “睡吧,宝贝,安静伴你一夜”,这句话来自一首动听的威尔士摇篮曲。它唱出了对安静睡眠的渴望,是啊,一夜安静的睡眠是福气,而辗转反侧无法成眠令人苦恼。有各种各样的睡眠障碍,当神经科学家试图搞清楚熟睡和做梦的底层神经基础以及这些状态彼此之间的不同以及它们与清醒状态之间的不同的时候,其中有一些睡眠障碍就显得尤其重要。[\[1\]](#id_1_83)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梦游症。 司考蒂在睡着的时候走路,但这可不是什么特技表演。梦游症是一种危险的,非常棘手的生物脑障碍。司考蒂开朗、热心、讨人喜欢,又很有教养,他在大学里有很多朋友,表现出众。如今他二十出头,每月都会出现几次梦游的症状。虽然情况仍旧令人担忧,但比起他小时候每晚发病这至少已经是改善了。在三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在睡下大约1.5小时之后发出尖叫声,提心吊胆的父母会冲到他的床前。要是他卧室的门没有锁上,他也许就会走下楼梯,走出前门,径直走去谷仓,而他对自己的行动和意图几乎没有觉察。或者他也许会突然去袭击电冰箱或者蜷缩着躺在屋后的门廊上。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者自己是怎样做到的。 8岁那年的一天,司考蒂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坐在农场后面小溪的桥上,他是被冻醒的,之后他步履艰难地走回家,惊慌失措,而所有这一切是在他晚上睡觉的时候将自己的脚小心地绑在绳子的一端,而另一端绑在床柱子上以后发生的。这样做并没有起作用,到了早上,就发现绳子已经解开了,扔在床边的地上。 有一次他走出房子,打开了猪圈的门,早上的时候有五只猪跑得不知了踪影,那一天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抓捕这几只不喜欢被圈养,在花园里大快朵颐的猪。他想了各种办法来阻止在睡眠中做出这些行为,他发明了一个喷雾瓶,在他抓住门把手要去推门的时候,这个喷雾瓶就会向他喷射。有时候这种方法发挥了作用,会把他惊醒,而有时这个喷雾器会被卸下来。 司考蒂从来记不住在他梦游期间发生的事,到了早晨,他才发现比如说他放走了猪,但对夜间他做的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他则是一无所知。对此他既伤心,又觉得抬不起头,要说司考蒂对睡觉有什么渴望的话,那就是他能摆脱梦游症的纠缠。 司考蒂在梦游的时候是怎样一种状态呢?在此期间他觉知到了什么吗?由于司考蒂对这段时间毫无记忆,所以他自己也对这些问题很好奇。有一点毋庸置疑,在他梦游的时候,他的脑对他周边的环境是足够敏感的,这样他才可以分辨道路、除去绑着自己的绳索,然后开开门,甚至是打开锁上的门。他的眼睛睁着,但是似乎没有正常地获取周围环境的视觉影像。他看见门,但却看不见站在门边的父母。他似乎觉察到自己的愤怒,或者至少会做出激烈的反应,有时他会厉声尖叫“搞明白,搞明白!”我们至少可以说在这样的时候他的意识状态是不正常的。司考蒂并不对问题或命令,比如“搞明白什么?”做出回应,然而一旦他睡意正浓、极不耐烦的兄弟打他的手,喊道“我明白了”,司考蒂会立刻放松下来,又沉沉地睡去。在梦游的时候,他注意不到自己的某些行为有些失当,比如穿着内衣或赤着脚在农场游逛。在正常的清醒状态下他会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古怪。在睡眠状态中自然要缺少这种自我觉知,而这种缺乏不是清醒时应有的状态。[\[2\]](#id_2_73) 睡眠科学家相信在梦游状态(异睡症)中,有某种形式的清醒状态介入到了熟睡中。在绝大多数人那里,两种脑状态——熟睡状态与清醒状态——是泾渭分明的。在无梦的睡眠中你的意识似乎是关闭的。也许除了在床上的翻身之外,你不做有目的的运动。尽管你能被强烈的刺激,比如巨大的噪声,惊醒,但在无梦的睡眠中你什么都觉知不到。当处在清醒和警觉的状态中,你会觉知到发生在你周围的事情、你的动机、意图,以及思想。通过置于头皮上的电极所提取的脑电图(EEG)我们可以看出熟睡和清醒状态之间的差异。在熟睡中,脑电图的波纹低长而缓慢,而在清醒状态中,它们则是尖锐而迅速。研究者们根据头皮之下神经元的活动来理解这些差异究竟意味着什么,在现阶段,这项工作只取得了部分进展。理解的基本点是脑电波的波形反映了数以百万计的神经元活动的聚积。 司考蒂是在梦境中做出行为的吗?研究表明并非如此。支持这一判断的证据来自以下几项观察。第一,一顶装置有能够记录大规模脑事件电极的帽子表明司考蒂的梦游不是发生在做梦期间(见图9-1)。我们怎么知道这一点呢? 在20世纪中叶,睡眠科学家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关联:在睡眠的某个时间段,人的眼睛会迅速地来回移动。如果在着这个阶段睡觉的人被唤醒,他很有可能报道说他正在做一个鲜活的梦。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熟睡中并不会出现快速眼动(REM),科学家因此将熟睡称为无快速眼动睡眠。有一段时间睡眠科学家怀疑快速眼动睡眠是你可能正在做梦的行为标记。如果是这样,事情就变得很简便,但更深入的研究揭示出在无快速眼动睡眠期间被唤醒的被试也经常有可能报道某种心理状态,尽管并不是典型的有鲜活视觉的心理状态,就像在眼动睡眠期间那样。例如,在无快速眼动睡眠期间被唤醒的被试也许会说他们正在想着考试的事。或者,他们也许会说他们什么都没有觉知到。(见图9-2,睡眠诸阶段和它们之间的过渡) ![00076.jpeg](https://box.kancloud.cn/919478b7719325ce723bca22dcef77f7_566x221.jpeg) 图9-1 左图显示的是一个睡着的孩子,在她的脸和头皮上戴有记录脑电图的电极,她睡眠的各阶段都被记录下来。右图显示一顶记录脑电图的帽子,电极已经被固定在相应的位置,比起将电极直接粘在头皮上来说,这顶帽子要更方便一点 Left photo courtesy of Rebecca Spencer,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Right photo courtesy of Neal Dach,Harvard University. 司考蒂梦游期间的脑电记录显示他在此期间并没有做梦。顺便说一下,比起熟睡阶段的脑波,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脑波与在清醒状态下所记录的脑波更加相似。尽管如此,做梦也并不只是和清醒状态相似那么简单,因为你梦境的内容可能稀奇古怪,而你对这个稀奇古怪却并不知晓。绵羊在飞,熊在说话,去世很久的曾祖父在爬树,而你却并不吃惊。人们已经了解到清醒与做梦在脑活动上的一个差异,即做梦时前额叶皮层(PFC)的兴奋度要比清醒时的这个兴奋度低很多。这种低活动水平与一个人皮层功能的迟钝有关,因此也就与对熊说话并不感到吃惊有关。 虽说司考蒂并不在做梦的时候梦游,但是的确有一些睡眠障碍,睡觉的人会在做梦的时候做出行为。那些患有退行性疾病,比如帕金森症或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年人有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梦游典型地不会出现在做梦的时候,而是发生在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正像我们在第3章提到的,脑干的运作机制会引起麻痹,它会阻止人们在做梦的时候做出行为。 ![00077.jpeg](https://box.kancloud.cn/c012e5f308b81b9a7b620b13a1c10f97_566x223.jpeg) 图9-2 睡眠的不同阶段。(A)用脑电图记录下来的在睡眠的四个阶段和清醒状态中活动的不同模式。阶段四也就是熟睡阶段。REM指的是快速眼动,它是有梦睡眠的典型特征。快速眼动阶段由黑色长条表示。(B)在8小时睡眠中位于不同点上每一个睡眠阶段所花费的大致时间。注意熟睡往往只出现在睡眠周期的极早阶段,而在夜晚的睡眠中,做梦(快速眼动)则很少在前夜出现,但越往后夜,做梦也不断增加。个体之间变化是很大的,而从出生到年老每一个个体也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Adapted from Edward F.Pace-Schott and J.Allan Hobson,“The Neurobiology of Sleep:Genetics,Cellular Physiology and Subcortical Networks,”Nature Reviews Ne-roscience 3(2002):591–605.Copyright![00069.jpeg](https://box.kancloud.cn/d83427f0c7776e60dda919ef7e71e196_24x23.jpeg)2002,rights managed by Nature Publishing Group.With permission. 司考蒂在梦游期间的意识与他在梦境状态中的意识不同,它也与一个人完全清醒的状态不同。它既不同于做梦也不同于像你现在这样的完全清醒的状态。考虑到这一点就提出了如下的问题:当我们处在完全的意识状态和没有处在完全的意识状态,脑都在做什么。在这两种状态下,脑所做的一定有所不同。当我们要开始去理解意识的脑基础时,这些对比对我们是有帮助的。因此我们可以问这种不同的本质是什么?做梦所处的状态是如何不同于熟睡的状态和清醒的状态。 虽然在处理这些问题上神经科学的研究仍旧处在早期阶段,但科学家们在诸多前沿领域铢积寸累的进展已经让他们做出了远比那些只会唱反调的哲学家所设想的大得多的进步。 [\[1\]](#id_1_82) T.Andrillon,Y.Nir,R.J.Staba,F.Ferrarelli,C.Cirelli,G.Tononi,and I.Fried,“Sleep Spindles in Humans:Insights from Intracranial EEG and Unit Recordings,”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1,no.49(2011):17821–34. [\[2\]](#id_2_72) See Matt Walker discuss this:http://www.youtube.com/watch?v=giKIFuw5f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