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C 创业第15课:换位思考
![Image](https://img.kancloud.cn/3f/70/3f709566fc53e5209e306b8f36ce27b9_640x370.jpg)
YC 与斯坦福联手开设的创业课程「怎样创立一家创业公司」第 15 课。本期主讲人为 Ben Horowitz,硅谷顶级风投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 创始人,参与投资 Groupon、Instagram、Skype、Oculus 等科技公司。他截取了自己创业书籍,《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中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告诫大家:身为创始人,要懂得换位思考。
本文由 [How to Start a Startup Lecture 15](http://startupclass.samaltman.com/courses/lec15/) 听译整理而成。
关于如何管理一家公司,我写了本 300 页的书,今天我们只能讲讲其中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很难落实 ,无论是在起步阶段,还是步入稳定后的企业阶段。这个概念就是:要懂得换位思考。当你做出一个决策之后,要考虑到其他人是怎么看待这个决策的。不止是从自己的角度,从与会者的角度,还要考虑到不在现场的每一个职员对这个决策可能产生的解读。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没有人能拥有相同的对话语境。作为一个创业者,你曾经接触过的创业知识、用户数据、战略考量,他人很有可能一无所知。例如当你辞退某人,务必告诉其他员工你辞退这个人的理由,否则大家会陷入无尽的猜测,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下一个被辞退的会是谁。不做好这一点,你所做的决策很可能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副作用,甚至埋下危险的种子。这很难做到,因为创始人时间压力、工作压力、精神压力都非常大,一不小心就会疏忽。
我会为大家模拟几个场景,有些是以我实际经历过的事情为蓝本,我们一起来练习、感受一下,在这些场景里,CEO 要怎么落实我刚才所说的注意事项。
**场景一:降职还是辞退?**
现在你公司的管理层有这么一个人,他是个聪明人,并且比公司里任何人都勤勉工作。但很可惜,他不具备公司所需领域的技能和知识储备。作为 CEO,你会辞退这个人,还是会将他调离到一个更低层级的职位?
从你的角度来说,要辞退一个兢兢业业的员工似乎不太合情理。选择调职既留住了人才,也符合其他员工的心理期待。从这个管理人员的角度来说,被辞退对他再次求职会有较大的影响,降级则可以伪装成一次职务变动,不像被辞退般尴尬。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听到这种情况后我问创始人「这个管理人员拥有公司多少股份?」答案是他拥有 0.5% 的股份,同时,该公司的工程师只拥有 0.1% 到 0.2% 的股份。试想,一个不再担当重要职务的人员坐拥公司 0.5% 的股份,高过每天辛勤工作的工程师,技术人员们会觉得这公平吗?如果撤回股份或者降低薪资,该管理人员还能保持原本的心态付出吗?
所以,看似只是对一个人「辞退」还是「降职」的选择,实际上却向外界传达了很多信息。你在告诉大家「无力完成本职工作会被如何处置」,「怎样才能保留住自己的股权」,还有「公司是结果导向的」。最终选择怎么做,还要再受其他细节的影响(例如该人是从外部招聘而来还是从内部提升而来),但我们讲这个的重点就是,要看到这个事件在不同人眼里的样子。
**场景二:优秀员工申请加薪**
这个员工是真的很优秀,从你的角度来说,你肯定想留住这个人才,他的能力出众,给予他与他能力相称的薪资无可厚非。从这个优秀员工的角度来说,他向老板申请加薪,肯定不是脑门子一热胡乱做出的决定。说不定他正在被其他公司挖墙脚,他在对比各种条件,或者其实是他的爱人希望他能做这件事等等家庭因素。所以加薪的申请能被通过,肯定解决了他某个困扰。一个人被加薪,不要觉得你们在办公室里说过这件事情保密,它就真的会变成一个秘密。马上所有人都会知道,这个人薪水涨了。其他没有要求加薪的人会怎么想呢?首先,有的人会觉得自己比那个得到加薪的员工更加优秀,他们会想「我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份内的工作所以并没有要求加薪,他脸皮比较厚去问了,但老板怎么就同意了?老板到底有没有好好地评估个人成绩,太不公平了。」然后大家都会一直揣测,「不主动提就得不到加薪,那我也要找个适当的时间去申请一下。」大部分 CEO 应该都有这个经历,如果你给一个人加薪了,那接二连三会激励更多的人要求加薪。
这个问题是有标准正确答案的。加薪的过程必须流程化。我知道这在很多创业者耳朵里听起来并不受用,因为他们排斥大公司的制度化,喜欢灵活,喜欢顺其自然。可加薪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将加薪的过程制度化、流程化是对公司文化的保护。你可以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对所有员工的业绩进行一次评价,再决定出谁可以获得加薪。任何在评价流程自行找上门来要求加薪的请求都不予考虑。这实际上对员工来讲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不用每天担心自己的努力没被看到,不用担心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把精力专注在工作上。
**接下来好玩的来了,我们来分析一下** **Sam** **的一篇博客文章。**
他为难我把一本 300 页的书浓缩成一节 50 分钟的课,我必须加入这个环节报复一下。Sam 的文章里是这么说的:
员工在离职后通常只有 90 天的时间来行使他们手中的期权。可行权价格加上税金通常是一笔不小的钱,如果员工不能在 90 天内支付这个数字,那就将失去以较低价格购买公司股份的权利。有人明明已经不适合在公司工作下去,却会因为不想失去这份利益而被束缚住。有的人是被公司辞退,那他失去工作的同时又失去了原本可以获得的收益,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我认为行权的有效期应该延长至 10 年。
大家觉得 Sam 说得对吗?
行权有效期 90 天这个规定已经盛行了将近 30 年,公司普遍采取这个数字是有原因的。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的第 25 号意见书曾规定,如果你给员工的行权期限是 10 年,那公司就不能进行上市或者被收购。因为这样会使得公司的支出与股票价格挂钩,财务变得永远无法预测。
碰到这种事情,创始人当然也不想辛勤工作的员工到头来一无所获,也不想强行把不适合的人才留在公司中,但是又会希望留在公司的员工能获得更多的期权。这个即将离开公司的员工,如果因为经济问题而被迫放弃原本应得的利益,一定会怨声载道,这对公司的名誉会有一定的影响。至于其他员工,他们很容易就会把自己带入离职同事的位置思考,「离职是个明智的决定吗?如果我也离职,是不是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我只能告诉大家在做出决策前需要考虑到什么。
1. 硅谷的公司每年平均有 10% 的人才流动。
2. 企业股份每年会因发放期权被稀释 6%-8%。
3. 如果离职员工无法行使自己的期权,这部分过期的期权就可以重新回到期权池中,分配给在职员工。
4. 若将期权行使期限延长到 10 年,那离职后加入新公司的人手里既有原来公司的期权,又有现公司的工资和期权,他的收益是不是比那些留下来的员工还要高?
5. 员工若因害怕失去收益才不愿离开,那他对公司来说是不是「不正确的人」。
这是创业中一个复杂的问题,我觉得每个企业都需要重新权衡一下他们所在乎的利弊,再做出自己的决定。
**最后我想讲一个历史上最懂得从各个角度考虑问题的人的故事:****Toussaint Louverture****。**
Toussaint Louverture 是奴隶之子,当时海地的奴隶制度比美国要残酷许多,他却拥有废除奴隶制,夺回国家主权,并把它建立成世界上一流国家的雄心。当他打败了当地的奴隶主,打败了先后侵略而来的西班牙、法国军队,他的前两个愿望已经完成了。
士兵们在战争过后总是喜欢通过大肆掠夺来狂欢,Toussaint 严令禁止了一系列野蛮的行为,甚至连对妻子有不忠的行为都要遭受处罚。他军队的风纪另白人首领都刮目相看。他从与欧洲军队的接触中感受到欧洲文明的发达程度,于是他大胆启用敌方的将领人才,借他们的经验和技术,提升海地的文明程度。能如此冷静地抛开自己原本的立场,从长远的目标考量衡量利弊,实在是非常伟大。尤其是考虑到他严酷的成长环境。
随后他面临的第二个问题:要怎么处置原本的农场主?
对原本身为奴隶受农场主欺凌的士兵们来说,杀掉农场主,收走农田,让他们从此过上自由的生活是最大的诉求。对农场主来说,经营一个奴隶制的农场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笔生意,他们买地,买人力,都是这个商业过程的其中一环。对 Toussaint 来说,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国家,其中经济建设是最基础的,而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就是农场产业。若取缔原本的农场主,那他将失去原本的产业链,关系网,也失去了运作产业的人才。所以他并没有剥夺去农场主的土地。不但如此,他要求农场主花钱雇佣工人,政府还降低相关税收以扶持产业。
Toussaint 领导的海地革命是世界上唯一一次获得成功的奴隶革命。他们打败了拿破仑,经济蒸蒸日上,果然成为了世界一流的国家,年出口值甚至高过美国。
回到我们的话题上来,从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是个需要学习的过程,创业者要训练自己从自己的员工、合作伙伴、投资人等等所有相关人群的角度来考虑一件事情的利弊。
Q:要怎么告诉管理层人员,他被辞退了?事后跟其他员工要怎么解释这个事情?
A:告诉被辞退的人你辞退他的真正原因,同时你要意识到,之所以造成今天的局面,当初招聘失误要负很大的责任。你可以拿走一个人的职位,但是不要拿走他的尊严,在其他同事面前同样要感谢他的付出,对于具体原因则不需要过度解释。
Q:要怎么缓解做一个 CEO 的压力?
A:无论发生什么,不要乱了阵脚,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上,分析当下的处境自己有哪些选择。
Q:Toussaint 怎么做到让敌军将领忠于他的军队?
A:因为 Toussaint 的行为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以为与自己战斗的只是一支不经开化的野蛮军队,他们以为战败后自己只能面对一死,可 Toussaint 却欣赏他们的能力,重用他们。这让他们打破自己原本的观念,重新评价这个人。
Q:有没有什么技巧能让我们更好地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A:不要急着做决定。一个优秀的员工来问你他可不可以加薪,这个时候你肯定能感觉到这是一个比较重大的问题,你事先对这件事并没有考虑,那就不要急着回答他。告诉他这件事情很看重,你需要一点时间来考虑。
- Zero to One 从0到1 | Tony翻译版
- Ch1: The Challenge of the Future
- Ch2: Party like it’s 1999
- Ch3: All happy companies are different
- Ch4: The ideology of competition
- Ch6: You are not a lottery ticket
- Ch7: Follow the money
- Ch8: Secrets
- Ch9: Foundations
- Ch10: The Mechanics of Mafia
- Ch11: 如果你把产品做好,顾客们会来吗?
- Ch12: 人与机器
- Ch13: 展望绿色科技
- Ch14: 创始人的潘多拉魔盒
- YC 创业课 2012 中文笔记
- Ron Conway at Startup School 2012
- Travis Kalanick at Startup School 2012
- Tom Preston Werner at Startup School 2012
- Patrick Collison at Startup School 2012
- Mark Zuckerberg at Startup School 2012
- Joel Spolksy at Startup School 2012
- Jessica Livingston at Startup School 2012
- Hiroshi Mikitani at Startup School 2012
- David Rusenko at Startup School 2012
- Ben Silbermann at Startup School 2012
- 斯坦福 CS183b YC 创业课文字版
- 关于 Y Combinator
- 【创业百道节选】如何正确的阅读创业鸡汤
- YC 创业第一课:你真的愿意创业吗
- YC 创业第二课:团队与执行
- YC 创业第三课:与直觉对抗
- YC 创业第四课:如何积累初期用户
- YC 创业第五课:失败者才谈竞争
- YC 创业第六课:没有留存率不要谈推广
- YC 创业第七课:与你的用户谈恋爱
- YC 创业第八课:创业要学会吃力不讨好
- YC 创业第九课:投资是极端的游戏
- YC 创业第十课:企业文化决定命运
- YC 创业第11课:企业文化需培育
- YC 创业第12课:来开发企业级产品吧
- YC 创业第13课,创业者的条件
- YC 创业第14课:像个编辑一样去管理
- YC 创业第15课:换位思考
- YC 创业第16课:如何做用户调研
- YC 创业第17课:Jawbone 不是硬件公司
- YC 创业第18课:划清个人与公司的界限
- YC 创业第19课(上):销售如漏斗
- YC 创业第19课(下):与投资人的两分钟
- YC 创业第20课:不再打磨产品
- YC 创业课 2013 中文笔记
- Balaji Srinivasan at Startup School 2013
- Chase Adam at Startup School 2013
- Chris Dixon at Startup School 2013
- Dan Siroker at Startup School 2013
- Diane Greene at Startup School 2013
- Jack Dorsey at Startup School 2013
- Mark Zuckerberg at Startup School 2013
- Nate Blecharczyk at Startup School 2013
- Office Hours at Startup School 2013 with Paul Graham and Sam Altman
- Phil Libin at Startup School 2013
- Ron Conway at Startup School 2013
- 斯坦福 CS183c 闪电式扩张中文笔记
- 1: 家庭阶段
- 2: Sam Altman
- 3: Michael Dearing
- 4: The hunt of ThunderLizards 寻找闪电蜥蜴
- 5: Tribe
- 6: Code for America
- 7: Minted
- 8: Google
- 9: Village
- 10: SurveyMonkey
- 11: Stripe
- 12: Nextdoor
- 13: YouTube
- 14: Theranos
- 15: VMware
- 16: Netflix
- 17: Yahoo
- 18: Airbnb
- 19: LinkedIn
- YC 创业课 SV 2014 中文笔记
- Andrew Mason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4
- Ron Conway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4
- Danae Ringelmann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4
- Emmett Shear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4
- Eric Migicovsky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4
- Hosain Rahman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4
- Jessica Livingston Introduces Startup School SV 2014
- Jim Goetz and Jan Koum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4
- Kevin Systrom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4
- Michelle Zatlyn and Matthew Prince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4
- Office Hours with Kevin & Qasar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4
- Reid Hoffman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4
- YC 创业课 NY 2014 中文笔记
- Apoorva Mehta at Startup School NY 2014
- Chase Adam at Startup School NY 2014
- Closing Remarks at Startup School NY 2014
- David Lee at Startup School NY 2014
- Fred Wilson Interview at Startup School NY 2014
- Introduction at Startup School NY 2014
- Kathryn Minshew at Startup School NY 2014
- Office Hours at Startup School NY 2014
- Shana Fisher at Startup School NY 2014
- Zach Sims at Startup School NY 2014
- YC 创业课 EU 2014 中文笔记
- Adora Cheung
- Alfred Lin with Justin Kan
- Hiroki Takeuchi
- Ian Hogarth
- Introduction by Kirsty Nathoo
- Office Hours with Kevin & Qasar
- Patrick Collison
- Paul Buchheit
- Urska Srsen
- Y Combinator Partners Q&A
- YC 创业课 2016 中文笔记
- Ben Silbermann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6
- Chad Rigetti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6
- MARC Andreessen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6
- Office Hours with Kevin Hale and Qasar Younis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6
- Ooshma Garg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6
- Pitch Practice with Paul Buchheit and Sam Altman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6
- Q&A with YC Partners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6
- Reham Fagiri and Kalam Dennis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6
- Reid Hoffman at Startup School SV 2016
- 斯坦福 CS183f YC 创业课 2017 中文笔记
- How and Why to Start A Startup
- Startup Mechanics
- How to Get Ideas and How to Measure
- How to Build a Product I
- How to Build a Product II
- How to Build a Product III
- How to Build a Product IV
- How to Invent the Future I
- How to Invent the Future II
- How to Find Product Market Fit
- How to Think About PR
- Diversity & Inclusion at Early Stage Startups
- How to Build and Manage Teams
- How to Raise Money, and How to Succeed Long-Term
- YC 创业课 2018 中文笔记
- Sam Altman - 如何成功创业
- Carolynn Levy、Jon Levy 和 Jason Kwon - 初创企业法律机制
- 与 Paul Graham 的对话 - 由 Geoff Ralston 主持
- Michael Seibel - 构建产品
- David Rusenko - 如何找到适合产品市场的产品
- Suhail Doshi - 如何测量产品
- Gustaf Alstromer - 如何获得用户和发展
- Garry Tan - 初创企业设计第 2 部分
- Kat Manalac 和 Craig Cannon - 用于增长的公关+内容
- Tyler Bosmeny - 如何销售
- Ammon Bartram 和 Harj Taggar - 组建工程团队
- Dalton Caldwell - 如何在 Y Combinator 上申请和成功
- Patrick Collison - 运营你的创业公司
- Geoff Ralston - 筹款基础
- Kirsty Nathoo - 了解保险箱和定价股票轮
- Aaron Harris - 如何与投资者会面并筹集资金
- Paul Buchheit 的 1000 亿美元之路
- PMF 后:人员、客户、销售
- 与 Oshma Garg 的对话 - 由 Adora Cheung 主持
- 与 Aileen Lee 的对话 - 由 Geoff Ralston 主持
- Garry Tan - 初创企业设计第 1 部分
- 与 Elizabeth Iorns 的对话 - 生物技术创始人的建议
- 与 Eric Migicovsky 的硬技术对话
- 与 Elad Gil 的对话
- 与 Werner Vogels 的对话
- YC 创业课 2019 中文笔记
- Kevin Hale - 如何评估创业思路:第一部分
- Eric Migicovsky - 如何与用户交谈
- Ali Rowghani - 如何领导
- Kevin Hale 和 Adora Cheung - 数字初创学校 2019
- Geoff Ralston - 拆分建议
- Michael Seibel - 如何计划 MVP
- Adora Cheung - 如何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
- Ilya Volodarsky - 初创企业分析
- Anu Hariharan - 九种商业模式和投资者想要的指标
- Anu Hariharan 和 Adora Cheung - 投资者如何衡量创业公司 Q&A
- Kat Manalac - 如何启动(续集)
- Gustaf Alstromer - 新兴企业的成长
- Kirsty Nathoo - 创业财务陷阱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 Kevin Hale - 如何一起工作
- Tim Brady - 构建文化
- Dalton Caldwell - 关于枢轴的一切
- Kevin Hale - 如何提高转化率
- Kevin Hale - 创业定价 101
- Adora Cheung - 如何安排时间
- Kevin Hale - 如何评估创业思路 2
- Carolynn Levy - 现代创业融资
- Jared Friedman - 硬技术和生物技术创始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