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图形用户界面的产品外观设计名称,应表明图形用户界面的主要用途和其所应用的产品,一般要有“图形用户界面”字样的关键词,动态图形用户界面的产品名称要有“动态”字样的关键词。如:“带有温控图形用户界面的冰箱”、“手机的天气预报动态图形用户界面”、“带视频点播图形用户界面的显示屏幕面板”。
不应笼统仅以“图形用户界面”名称作为产品名称,如:“软件图形用户界面”、“操作图形用户界面”。
- 前言
- 使用说明
- 略语表
- 第一部分 初步审查
- 第一章 发明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 1.引言
- 2.审查原则
- 3.审查程序
- 3.1初步审查合格
- 3.2申请文件的补正
- 3.3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处理
- 3.4通知书的答复
- 3.5申请的驳回
- 4.申请文件的形式审查
- 4.1 请求书
- 4.1.1发明名称
- 4.1.2发明人
- 4.1.3申请人
- 4.1.3.1申请人是本国人
- 4.1.3.2申请人是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
- 4.1.3.3本国申请人与外国申请人共同申请
- 4.1.4联系人
- 4.1.5代表人
- 4.1.6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人
- 4.1.7地址
- 4.2说明书
- 4.3说明书附图
- 4.4权利要求书
- 4.5说明书摘要
- 4.5.1摘要文字部分
- 4.5.2摘要附图
- 4.6申请文件出版条件的格式审查
- 5.特殊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 5.1分案申请
- 5.1.1分案申请的核实
- 5.1.2分案申请的期限和费用
- 5.2涉及生物材料的申请
- 5.2.1涉及生物材料的申请的核实
- 5.2.2保藏的恢复
- 5.3涉及遗传资源的申请
- 6.其他文件和相关手续的审查
- 6.1委托专利代理机构
- 6.1.1委托
- 6.1.2委托书
- 6.1.3解除委托和辞去委托
- 6.2要求优先权
- 6.2.1要求外国优先权
- 6.2.1.1在先申请和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
- 6.2.1.2要求优先权声明
- 6.2.1.3在先申请文件副本
- 6.2.1.4在后申请的申请人
- 6.2.2要求本国优先权
- 6.2.2.1在先申请和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
- 6.2.2.2要求优先权声明
- 6.2.2.3在先申请文件副本
- 6.2.2.4在后申请的申请人
- 6.2.2.5视为撤回在先申请的程序
- 6.2.3优先权要求的撤回
- 6.2.4优先权要求费
- 6.2.5优先权要求的恢复
- 6.3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
- 6.3.1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
- 6.3.2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
- 6.3.3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
- 6.4实质审查请求
- 6.4.1实质审查请求的相关要求
- 6.4.2实质审查请求的审查及处理
- 6.5提前公布声明
- 6.6撤回专利申请声明
- 6.7著录项目变更
- 6.7.1著录项目变更手续
- 6.7.1.1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
- 6.7.1.2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 6.7.1.3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缴纳期限
- 6.7.1.4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的人
- 6.7.2著录项目变更证明文件
- 6.7.2.1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姓名或者名称变更
- 6.7.2.2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 转移
- 6.7.2.3发明人变更
- 6.7.2.4专利代理机构及代理人变更
- 6.7.2.5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国籍变更
- 6.7.2.6证明文件的形式要求
- 6.7.3著录项目变更手续的审批
- 6.7.4著录项目变更的生效
- 7.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审查
- 7.1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的审查
- 7.2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的审查
- 7.3根据专利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审查
- 7.4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的审查
- 7.5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审查
- 7.6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审查
- 7.7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的审查
- 7.8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九条的审查
- 8.依职权修改
- 第二章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 1.引言
- 2.审查原则
- 3.审查程序
- 3.1授予专利权通知
- 3.2申请文件的补正
- 3.3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处理
- 3.4通知书的答复
- 3.6前置审查和复审后的处理
- 3.5申请的驳回
- 3.5.1驳回条件
- 3.5.2驳回决定正文
- 4.其他文件和相关手续的审查
- 5.根据专利法第五条和第二十五条的审查
- 6.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的审查
- 6.1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产品
- 6.2产品的形状和/或构造
- 6.2.1产品的形状
- 6.2.2产品的构造
- 6.3技术方案
- 7.申请文件的审查
- 7.1请求书
- 7.2说明书
- 7.3说明书附图
- 7.4权利要求书
- 7.5说明书摘要
- 7.6申请文件出版条件的格式审查
- 8.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审查
- 8.1申请人主动修改
- 8.2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
- 8.3审查员依职权修改
- 9.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审查
- 10.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的审查
- 11.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审查
- 12.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的审查
- 13.根据专利法第九条的审查
- 14.根据专利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审查
- 15.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审查
- 15.1审查依据文本的确认
- 15.1.1申请人的请求
- 15.1.2审查依据的文本
- 15.1.3原始提交的国际申请文件的法律效力
- 15.2审查要求
- 15.2.1申请文件的审查
- 15.2.2单一性的审查
- 第三章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 1.引言
- 2.审查原则
- 3.审查程序
- 3.1授予专利权通知
- 3.2申请文件的补正
- 3.3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处理
- 3.4通知书的答复
- 3.5申请的驳回
- 3.6前置审查与复审后的处理
- 4.申请文件的审查
- 4.1.2设计人
- 4.1请求书
- 4.1.1使用外观设计的产品名称
- 4.1.3申请人
- 4.1.4联系人
- 4.1.5代表人
- 4.1.6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人
- 4.1.7地址
- 4.2外观设计图片或者照片
- 4.2.1视图名称及其标注
- 4.2.2图片的绘制
- 4.2.3照片的拍摄
- 4.2.4图片或者照片的缺陷
- 4.3简要说明
- 4.4涉及图形用户界面的产品外观设计
- 4.4.1产品名称
- 4.4.2 外观设计图片或照片
- 4.4.3 简要说明
- 5.其他文件和相关手续的审查
- 5.1委托专利代理机构
- 5.2要求优先权
- 5.2.1在先申请和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
- 5.2.2要求优先权声明
- 5.2.3在先申请文件副本
- 5.2.4在后申请的申请人
- 5.2.5优先权要求的撤回
- 5.2.6优先权要求费
- 5.2.7优先权要求的恢复
- 5.3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
- 5.4撤回专利申请声明
- 5.5著录项目变更
- 6.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和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 项的审查
- 6.1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的审查
- 6.1.1违反法律
- 6.1.2违反社会公德
- 6.1.3妨害公共利益
- 6.2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 项的审查
- 7.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的审查
- 7.1外观设计必须以产品为载体
- 7.2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
- 7.3适于工业应用的富有美感的新设计
- 7.4不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情形
- 8.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的审查
- 9.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审查
- 9.1同一产品的两项以上的相似外观设计
- 9.1.1同一产品
- 9.1.2相似外观设计
- 9.2成套产品的外观设计
- 9.2.1同一类别
- 9.2.2成套出售或者使用
- 9.2.3各产品的设计构思相同
- 9.2.4成套产品中不应包含相似外观设计
- 9.3合案申请的外观设计应当分别具备授权条件
- 9.4分案申请的审查
- 9.4.1分案申请的核实
- 9.4.2分案申请的其他要求
- 9.4.3分案申请的期限和费用
- 10.根据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审查
- 10.1申请人主动修改
- 10.2针对通知书指出的缺陷进行修改
- 10.3审查员依职权修改
- 11.根据专利法第九条的审查
- 11.1判断原则
- 11.2处理方式
- 12.外观设计分类
- 12.1分类的依据
- 12.2分类的方法
- 12.3分类号的确定
- 12.3.1单一用途产品的分类
- 12.3.2多用途产品的分类
- 12.3.3分类过程中的补正
- 第四章 专利分类
- 1.引言
- 2.分类的内容
- 3.技术主题
- 3.1技术主题的类别
- 3.2技术主题的确定
- 3.2.1根据权利要求书确定技术主题的几种情况
- 3.2.2根据权利要求书无法确定技术主题的情况
- 3.2.3根据说明书、附图确定未要求专利保护的技术主题
- 4.分类方法
- 4.1整体分类
- 4.2功能分类或应用分类的确定
- 4.2.1功能分类
- 4.2.2应用分类
- 4.2.3既按功能分类又按应用分类
- 4.2.4特殊情况
- 4.3多重分类
- 4.3.1技术主题的多方面分类
- 4.3.2二级分类表
- 4.3.3混合系统与引得码
- 4.4技术主题的特殊分类
- 5.分类位置的规则简述
- 6.分类的步骤
- 7.对不同公布级专利申请的分类
- 7.1对未检索专利申请的分类
- 7.2对已检索和审查后专利申请的分类
- 8.特定技术主题的分类方法
- 8.1化合物
- 8.2化学混合物或者组合物
- 8.3化合物的制备或处理
- 8.4设备或方法
- 8.5制造的物品
- 8.6多步骤方法、成套设备
- 8.7零件、结构部件
- 8.8化学通式
- 8.9组合库
- 第二部分 实质审查
- 第一章 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
- 1.引言
- 2.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客体
- 3.根据专利法第五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 3.1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 3.1.1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
- 3.1.2违反社会公德的发明创造
- 3.1.3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 3.1.4部分违反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的申请
- 3.2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第二款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 4.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 4.1科学发现
- 4.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 4.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4.3.1诊断方法
- 4.3.1.1属于诊断方法的发明
- 4.3.1.2不属于诊断方法的发明
- 4.3.2治疗方法
- 4.3.2.1属于治疗方法的发明
- 4.3.2.2不属于治疗方法的发明
- 4.3.2.3外科手术方法
- 4.4动物和植物品种
- 4.5原子核变换方法和用该方法获得的物质
- 4.5.1原子核变换方法
- 4.5.2用原子核变换方法所获得的物质
- 第二章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
- 1.引言
- 2.说明书
- 2.1说明书应当满足的要求
- 2.1.1清楚
- 2.1.2完整
- 2.1.3能够实现
- 2.2说明书的撰写方式和顺序
- 2.2.1名称
- 2.2.2技术领域
- 2.2.3背景技术
- 2.2.4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内容
- 2.2.5附图说明
- 2.2.6具体实施方式
- 2.2.7对于说明书撰写的其他要求
- 2.3说明书附图
- 2.4说明书摘要
- 3.权利要求书
- 3.1权利要求
- 3.1.1权利要求的类型
- 3.1.2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
- 3.2权利要求书应当满足的要求
- 3.2.1以说明书为依据
- 3.2.2清 楚
- 3.2.3简 要
- 3.3权利要求的撰写规定
- 3.3.1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规定
- 3.3.2从属权利要求的撰写规定
- 第三章 新颖性
- 1.引言
- 2.新颖性的概念
- 2.1现有技术
- 2.1.1时间界限
- 2.1.2公开方式
- 2.1.2.1出版物公开
- 2.1.2.2使用公开
- 2.1.2.3以其他方式公开
- 2.2抵触申请
- 2.3对比文件
- 3.新颖性的审查
- 3.1审查原则
- 3.2审查基准
- 3.2.1相同内容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 3.2.2具体(下位) 概念与一般(上位) 概念
- 3.2.3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
- 3.2.4数值和数值范围
- 3.2.5包含性能、参数、用途或制备方法等特征的产品权利要求
- 4.优先权
- 4.1外国优先权
- 4.1.1享有外国优先权的条件
- 4.1.2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的定义
- 4.1.3外国优先权的效力
- 4.1.4外国多项优先权和外国部分优先权
- 4.2本国优先权
- 4.2.1享有本国优先权的条件
- 4.2.2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定义
- 4.2.3本国优先权的效力
- 4.2.4本国多项优先权和本国部分优先权
- 5.不丧失新颖性的宽限期
- 6.对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处理
- 6.1判断原则
- 6.2处理方式
- 6.2.1对两件专利申请的处理
- 6.2.1.1申请人相同
- 6.2.1.2申请人不同
- 6.2.2对一件专利申请和一项专利权的处理
- 第四章 创造性
- 1.引言
- 2.发明创造性的概念
- 2.1现有技术
- 2.2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 2.3显著的进步
- 2.4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
- 3.发明创造性的审查
- 3.1审查原则
- 3.2审查基准
- 3.2.1突出的实质性特点的判断
- 3.2.1.1判断方法
- 3.2.1.2判断示例
- 3.2.2显著的进步的判断
- 4.几种不同类型发明的创造性判断
- 4.1开拓性发明
- 4.2组合发明
- 4.3选择发明
- 4.4转用发明
- 4.5已知产品的新用途发明
- 4.6要素变更的发明
- 4.6.1要素关系改变的发明
- 4.6.2要素替代的发明
- 4.6.3要素省略的发明
- 5.判断发明创造性时需考虑的其他因素
- 5.1发明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
- 5.2发明克服了技术偏见
- 5.3发明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 5.4发明在商业上获得成功
- 6.审查创造性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 6.1创立发明的途径
- 6.2避免“事后诸葛亮”
- 6.3对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的考虑
- 6.4对要求保护的发明进行审查
- 第五章 实用性
- 1.引言
- 2.实用性的概念
- 3.实用性的审查
- 3.1审查原则
- 3.2审查基准
- 3.2.1无再现性
- 3.2.2违背自然规律
- 3.2.3利用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的产品
- 3.2.4人体或者动物体的非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
- 3.2.5测量人体或者动物体在极限情况下的生理参数的方法
- 3.2.6无积极效果
- 第六章 单一性和分案申请
- 1.引言
- 2.单一性
- 2.1单一性的基本概念
- 2.1.1单一性要求
- 2.1.2总的发明构思
- 2.2单一性的审查
- 2.2.1审查原则
- 2.2.2单一性审查的方法和举例
- 2.2.2.1同类独立权利要求的单一性
- 2.2.2.2不同类独立权利要求的单一性
- 2.2.2.3从属权利要求的单一性
- 3.分案申请
- 3.1分案的几种情况
- 3.2分案申请应当满足的要求
- 3.3分案的审查
- 第七章 检索
- 1.引言
- 2. 审查用检索资源
- 2.1 专利文献资源
- 2.2 非专利文献资源
- 3.检索的主题
- 3.1检索依据的申请文本
- 3.2对独立权利要求的检索
- 3.3对从属权利要求的检索
- 3.4对要素组合的权利要求的检索
- 3.5对不同类型权利要求的检索
- 3.6对说明书及其附图的检索
- 4.检索的时间界限
- 4.1检索现有技术中相关文献的时间界限
- 4.2检索抵触申请的时间界限
- 5.检索前的准备
- 5.1阅读有关文件
- 5.2核对申请的国际专利分类号
- 5.3确定检索的技术领域
- 5.3.1利用机检数据库
- 5.3.2利用国际专利分类表
- 5.4分析权利要求、确定检索要素
- 5.4.1整体分析权利要求
- 5.4.2确定检索要素
- 6.对发明专利申请的检索
- 6.1检索的要点
- 6.2检索过程
- 6.2.1初步检索
- 6.2.2常规检索
- 6.2.3扩展检索
- 6.3检索策略
- 6.3.1选择检索系统或数据库
- 6.3.2表达基本检索要素
- 6.3.3 构建检索式
- 6.3.4调整检索策略
- 6.4抵触申请的检索
- 6.4.1基本原则
- 6.4.2申请满十八个月公布后进入实质审查程序的检索
- 6.4.3申请提前公布后进入实质审查程序的检索
- 7.防止重复授权的检索
- 8.中止检索
- 8.1检索的限度
- 8.2可中止检索的几种情况
- 9.特殊情况的检索
- 9.1申请的主题跨领域时的检索
- 9.2申请缺乏单一性时的检索
- 9.2.1对明显缺乏单一性的申请的检索
- 9.2.2对不明显缺乏单一性的申请的检索
- 9.3其他情况的检索
- 10.不必检索的情况
- 11.补充检索
- 12.检索报告
- 第八章 实质审查程序
- 1.引言
- 2.实质审查程序及其基本原则
- 2.1实质审查程序概要
- 2.2实质审查程序中的基本原则
- 3.申请文件的核查与实审准备
- 3.1核对申请的国际专利分类号
- 3.2查对申请文档
- 3.2.1查对启动程序的依据
- 3.2.2查对申请文件
- 3.2.3查对涉及优先权的资料
- 3.2.4查对其他有关文件
- 3.2.5申请文档存在缺陷时的处理
- 3.3建立个人审查档案
- 4.实质审查
- 4.1审查的文本
- 4.2阅读申请文件并理解发明
- 4.3不必检索即可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情况
- 4.4对缺乏单一性申请的处理
- 4.5检索
- 4.6优先权的核实
- 4.6.1需要核实优先权的情况
- 4.6.2优先权核实的一般原则
- 4.6.2.1部分优先权的核实
- 4.6.2.2多项优先权的核实
- 4.6.3优先权核实后的处理程序
- 4.7全面审查
- 4.7.1审查权利要求书
- 4.7.2审查说明书和摘要
- 4.7.3审查其他申请文件
- 4.8不全面审查的情况
- 4.9对公众意见的处理
- 4.10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
- 4.10.1总的要求
- 4.10.2组成部分和要求
- 4.10.2.1标准表格
- 4.10.2.2审查意见通知书正文
- 4.10.2.3对比文件的复制件
- 4.10.3答复期限
- 4.10.4签 署
- 4.11继续审查
- 4.11.1对申请继续审查后的处理
- 4.11.2补充检索
- 4.11.3再次审查意见通知书
- 4.11.3.1再次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情况
- 4.11.3.2再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的内容及要求
- 4.12会 晤
- 4.12.1会晤的启动
- 4.12.2会晤地点和参加人
- 4.12.3会晤记录
- 4.13 电话讨论及其他方式
- 4.14取证和现场调查
- 5.答复和修改
- 5.1答 复
- 5.1.1答复的方式
- 5.1.2答复的签署
- 5.2修 改
- 5.2.1修改的要求
- 5.2.1.1修改的内容与范围
- 5.2.1.2主动修改的时机
- 5.2.1.3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时的修改方式
- 5.2.2允许的修改
- 5.2.2.1对权利要求书的修改
- 5.2.2.2对说明书及其摘要的修改
- 5.2.3不允许的修改
- 5.2.3.1不允许的增加
- 5.2.3.2不允许的改变
- 5.2.3.3不允许的删除
- 5.2.4修改的具体形式
- 5.2.4.1提交替换页
- 5.2.4.2审查员依职权修改
- 6.驳回决定和授予专利权的通知
- 6.1驳回决定
- 6.1.1驳回申请的条件
- 6.1.2驳回的种类
- 6.1.3驳回决定的组成
- 6.1.4驳回决定正文的撰写
- 6.1.4.1案由
- 6.1.4.2驳回的理由
- 6.1.4.3决定
- 6.2授予专利权的通知
- 6.2.1发出授予专利权的通知书的条件
- 6.2.2发出授予专利权的通知书时应做的工作
- 7.实质审查程序的终止、中止和恢复
- 7.1程序的终止
- 7.2程序的中止
- 7.3程序的恢复
- 8.前置审查与复审后的继续审查
- 第九章 关于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若干规定
- 1.引言
- 2.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基准
- 3.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示例
- 4.汉字编码方法及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5.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 撰写
- 5.1说明书的撰写
- 5.2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 6. 包含算法特征或商业规则和方法特征的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相关规定
- 6.1 审查基准
- 6.1.1 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的审查
- 6.1.2 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的审查
- 6.1.3 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审查
- 6.2 审查示例
- 6.3 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 6.3.1 说明书的撰写
- 6.3.2 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 第十章 关于化学领域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若干规定
- 1.引言
- 2.不授予专利权的化学发明专利申请
- 2.1天然物质
- 2.2物质的医药用途
- 3.化学发明的充分公开
- 3.1化学产品发明的充分公开
- 3.2化学方法发明的充分公开
- 3.3化学产品用途发明的充分公开
- 3.4关于实施例
- 3.5关于补交的实验数据
- 3.5.1审查原则
- 3.5.2 药品专利申请的补交实验数据
- 4.化学发明的权利要求
- 4.1化合物权利要求
- 4.2组合物权利要求
- 4.2.1开放式、封闭式及它们的使用要求
- 4.2.2组合物权利要求中组分和含量的限定
- 4.2.3组合物权利要求的其他限定
- 4.3仅用结构和/或组成特征不能清楚表征的化学产品权利要求
- 4.4化学方法权利要求
- 4.5用途权利要求
- 4.5.1用途权利要求的类型
- 4.5.2物质的医药用途权利要求
- 5.化学发明的新颖性
- 5.1化合物的新颖性
- 5.2组合物的新颖性
- 5.3用物理化学参数或者用制备方法表征的化学产品的新颖性
- 5.4化学产品用途发明的新颖性
- 6.化学发明的创造性
- 6.1化合物的创造性
- 6.2化学产品用途发明的创造性
- 7.化学发明的实用性
- 7.1菜肴和烹调方法
- 7.2医生处方
- 8.化学发明的单一性
- 8.1马库什权利要求的单一性
- 8.1.1基本原则
- 8.1.2举例
- 8.2中间体与最终产物的单一性
- 8.2.1基本原则
- 8.2.2举例
- 9.生物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
- 9.1对要求保护的客体的审查
- 9.1.1依据专利法第五条对要求保护的客体的审查
- 9.1.1.1处于各形成和发育阶段的人体
- 9.1.1.2违法获取或利用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
- 9.1.2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对要求保护的客体的审查
- 9.1.2.1微生物
- 9.1.2.2基因或DNA片段
- 9.1.2.3动物和植物个体及其组成部分
- 9.1.2.4转基因动物和植物
- 9.2说明书的充分公开
- 9.2.1生物材料的保藏
- 9.2.2涉及遗传工程的发明
- 9.2.2.1产品发明
- 9.2.2.2制备产品的方法发明
- 9.2.3核苷酸或氨基酸序列表
- 9.2.4涉及微生物的发明
- 9.3生物技术领域发明的权利要求书
- 第一章 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初步审查和事务处理
- 9.3.1涉及遗传工程的发明
- 9.3.1.1基因
- 9.3.1.2载体
- 9.3.1.3重组载体
- 9.3.1.4转化体
- 9.3.1.5多肽或蛋白质
- 9.3.1.6融合细胞
- 9.3.1.7单克隆抗体
- 9.3.2涉及微生物的发明
- 9.4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审查
- 9.4.1涉及遗传工程的发明的新颖性
- 9.4.2创造性
- 9.4.2.1涉及遗传工程的发明
- 9.4.2.2涉及微生物的发明
- 9.4.3实用性
- 9.4.3.1由自然界筛选特定微生物的方法
- 9.4.3.2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人工诱变生产新微生物的方法
- 9.5遗传资源来源的披露
- 9.5.1术语的解释
- 9.5.2对披露内容的具体要求
- 9.5.3遗传资源来源披露的审查
- 第三部分 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审查
- 1 引言
- 2 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手续的审查
- 2.1 在中国没有效力
- 2.2 在中国的效力丧失
- 2.2.1 国际局通知效力丧失
- 2.2.2 延误办理进入国家阶段的手续
- 2.2.3 关于选定
- 2.3 进入国家阶段的处理
- 3 进入国家阶段时提交的申请文件的审查
- 3.1 进入国家阶段的书面声明
- 3.1.1 国际申请日
- 3.1.2 保护类型
- 3.1.3 发明名称
- 3.1.4 发明人
- 3.1.4.1 发明人信息的确定
- 3.1.4.2 国际申请没有发明人事项
- 3.1.4.3 发明人的译名
- 3.1.5 申请人
- 3.1.5.1 申请人信息的确定
- 3.1.5.2 申请人的资格
- 3.1.5.3 申请人的译名
- 3.1.6 审查基础文本声明
- 3.2 原始申请的译文和附图
- 3.2.1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译文
- 3.2.2 附 图
- 3.2.3 摘要译文和摘要附图
- 3.3 使用中文完成国际公布的国际申请
- 3.4 期限届满前的处理
- 3.4.1 提前处理
- 3.4.2 暂时不作处理
- 4 国际阶段的修改文件译文的审查
- 4.1 按照专利合作条约第19条修改的权利要求书的译文
- 4.2 按照专利合作条约第34条作出的修改的译文
- 5 其他文件的审查
- 5.1 委托和委托书
- 5.1.1 委托
- 5.1.2 委托书
- 5.2 要求优先权
- 5.2.1 要求优先权声明
- 5.2.2 在先申请文件副本的提供
- 5.2.3 在先申请文件副本的审查
- 5.2.3.1 与优先权声明不一致
- 5.2.3.2 提供享有优先权的证明
- 5.2.4 优先权要求费
- 5.2.5 优先权要求的恢复
- 5.2.6 在先申请是在中国提出
- 5.3 援引加入
- 5.4 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
- 5.5 生物材料样品保藏事项
- 5.5.1 进入声明中的指明
- 5.5.2 生物材料样品保藏说明
- 5.5.3 生物材料样品保藏证明
- 5.6 遗传资源的来源
- 5.7 进入国家阶段后对申请文件的修改
- 5.8 改正译文错误
- 5.9 实质审查请求
- 5.10 著录项目变更
- 5.10.1 经国际局记录的变更
- 5.10.1.1 国际局通知的效力
- 5.10.1.2 补交证明材料
- 5.10.2 国家阶段的著录项目变更
- 5.11 请求复查
- 5.11.1 提出复查请求
- 5.11.2 其他手续
- 5.11.3 复查及复查后的处理
- 5.12 国际单位错误的改正
- 5.12.1 改正国际单位错误的声明
- 5.12.2 附件
- 5.12.3 改正后的处理
- 6 国家公布
- 6.1 何时公布
- 6.2 公布形式
- 6.2.1 国际公布是使用外文的申请
- 6.2.2 国际公布是使用中文的申请
- 6.3 公布内容
- 6.3.1 发明专利公报中国家公布的内容
- 6.3.2 发明专利申请单行本的内容
- 7 缴费的特殊规定
- 7.1 申请费、公布印刷费、申请附加费及宽限费
- 7.2 费用减免
- 7.2.1 申请费的免缴
- 7.2.2 实质审查费的减免
- 7.2.3 复审费和年费的减缓
- 7.3 其他特殊费用
- 第二章 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实质审查
- 1 引 言
- 2 实质审查原则
- 2.1 实质审查的基本原则
- 2.2 与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有关的条款
- 3 实质审查依据文本的确认
- 3.1 申请人的请求
- 3.2 审查依据的文本
- 3.3 原始提交的国际申请文件的法律效力
- 4 实质审查中的检索
- 4.1 一般原则
- 4.2 节约原则
- 5 实质审查所涉及的内容和审查要求
- 5.1 专利性国际初步报告的使用
- 5.2 审查申请是否属于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 5.3 优先权的审查
- 5.4 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审查
- 5.5 单一性的审查
- 5.6 避免重复授权的审查
- 5.7 改正译文错误
- 第四部分 复审与无效请求的审查
- 第一章 总则
- 1.引言
- 2.审查原则
- 2.1合法原则
- 2.2公正执法原则
- 2.3请求原则
- 2.4依职权审查原则
- 2.5听证原则
- 2.6公开原则
- 3.合议审查
- 3.1合议组的组成
- 3.2关于组成五人合议组的规定
- 3.3合议组成员的职责分工
- 3.4合议组审查意见的形成
- 4.独任审查
- 5.回避制度与从业禁止
- 6.审查决定
- 6.1审查决定的审批
- 6.2审查决定的构成
- 6.3审查决定的出版
- 7.更正及驳回请求
- 7.1受理的更正
- 7.2通知书的更正
- 7.3审查决定的更正
- 7.4视为撤回的更正
- 7.5其他处理决定的更正
- 7.6驳回请求
- 8.关于审查决定被法院生效判决撤销后的审查程序
- 第二章 复审请求的审查
- 1.引言
- 2.复审请求的形式审查
- 2.1复审请求客体
- 2.2复审请求人资格
- 2.3期 限
- 2.4文件形式
- 2.5费 用
- 2.6委托手续
- 2.7形式审查通知书
- 3.前置审查
- 3.1前置审查的程序
- 3.2前置审查意见的类型
- 3.3前置审查意见
- 4.复审请求的合议审查
- 4.1理由和证据的审查
- 4.2修改文本的审查
- 4.3审查方式
- 5.复审请求审查决定的类型
- 6.复审决定的送达
- 7.复审决定对原审查部门的约束力
- 8.复审程序的中止
- 9.复审程序的终止
- 第三章 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
- 1.引言
- 2.审查原则
- 2.1一事不再理原则
- 2.2当事人处置原则
- 2.3保密原则
- 3.无效宣告请求的形式审查
- 3.1无效宣告请求客体
- 3.2无效宣告请求人资格
- 3.3无效宣告请求范围以及理由和证据
- 3.4文件形式
- 3.5费 用
- 3.6委托手续
- 3.7形式审查通知书
- 4.无效宣告请求的合议审查
- 4.1审查范围
- 4.2无效宣告理由的增加
- 4.3举证期限
- 4.3.1请求人举证
- 4.3.2专利权人举证
- 4.3.3延期举证
- 4.4审查方式
- 4.4.1文件的转送
- 4.4.2口头审理
- 4.4.3无效宣告请求审查通知书
- 4.4.4审查方式的选择
- 4.5案件的合并审理
- 4.6无效宣告程序中专利文件的修改
- 4.6.1修改原则
- 4.6.2修改方式
- 4.6.3修改方式的限制
- 4.7无效宣告程序的中止
- 5.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类型
- 6.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送达、登记和公告
- 6.1决定的送达
- 6.2决定的登记和公告
- 7.无效宣告程序的终止
- 第四章 复审和无效宣告程序中有关口头审理的规定
- 1.引言
- 2.口头审理的确定
- 3.口头审理的通知
- 4.口头审理前的准备
- 5.口头审理的进行
- 5.1口头审理第一阶段
- 5.2口头审理第二阶段
- 5.3口头审理第三阶段
- 5.4口头审理第四阶段
- 6.口头审理的中止
- 7.口头审理的终止
- 8.当事人的缺席
- 9.当事人中途退庭
- 10.证人出庭作证
- 11.记 录
- 12.旁 听
- 13.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 第五章 无效宣告程序中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
- 1.引言
- 2.现有设计
- 3.判断客体
- 4.判断主体
- 5.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的审查
- 5.1判断基准
- 5.1.1外观设计相同
- 5.1.2外观设计实质相同
- 5.2判断方式
- 5.2.1单独对比
- 5.2.2直接观察
- 5.2.3仅以产品的外观作为判断的对象
- 5.2.4整体观察、综合判断
- 5.2.4.1确定对比设计公开的信息
- 5.2.4.2确定涉案专利
- 5.2.4.3涉案专利与对比设计的对比
- 5.2.5组件产品和变化状态产品的判断
- 5.2.5.1组件产品
- 5.2.5.2变化状态产品
- 5.2.6设计要素的判断
- 5.2.6.1形状的判断
- 5.2.6.2图案的判断
- 5.2.6.3色彩的判断
- 6.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审查
- 6.1与相同或者相近种类产品现有设计对比
- 6.2现有设计的转用、现有设计及其特征的组合
- 6.2.1判断方法
- 6.2.2现有设计的转用
- 6.2.3现有设计及其特征的组合
- 6.2.4独特视觉效果
- 7.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的审查
- 7.1商标权
- 7.2著作权
- 8.根据专利法第九条的审查
- 9.外观设计优先权的核实
- 9.1需要核实优先权的情况
- 9.2外观设计相同主题的认定
- 9.3享有优先权的条件
- 9.4优先权的效力
- 9.5多项优先权
- 第六章 无效宣告程序中实用新型专利审查的若干规定
- 1.引言
- 2.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客体的审查
- 3.实用新型专利新颖性的审查
- 4.实用新型专利创造性的审查
- 第七章 无效宣告程序中对于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处理
- 1.引言
- 2.专利权人相同
- 2.1授权公告日不同
- 2.2授权公告日相同
- 3.专利权人不同
- 第八章 无效宣告程序中有关证据问题的规定
- 1.引言
- 2.当事人举证
- 2.1举证责任的分配
- 2.2证据的提交
- 2.2.1外文证据的提交
- 2.2.2域外证据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证据的证明手续
- 2.2.3物证的提交
- 3.专利复审委员会对证据的调查收集
- 4.证据的质证和审核认定
- 4.1证据的质证
- 4.2证据的审核
- 4.3证据的认定
- 4.3.1证人证言
- 4.3.2认可和承认
- 4.3.3公知常识
- 4.3.4公证文书
- 5.其 他
- 5.1互联网证据的公开时间
- 5.2申请日后记载的使用公开或者口头公开
- 5.3技术内容和问题的咨询、鉴定
- 5.4当事人提交的样品等不作为证据的物品的处理
- 第五部分 专利申请及事务处理
- 第一章 专利申请文件及手续
- 1.引言
- 2.办理专利申请的形式
- 2.1书面形式
- 2.2电子文件形式
- 3.适用文字
- 3.1中文
- 3.2汉字
- 3.3外文的翻译
- 4.标准表格
- 4.1 纸张
- 4.2 规格
- 4.3 页边
- 5.书写规则
- 5.1打字或印刷
- 5.2字体及规格
- 5.3书写方式
- 5.4书写内容
- 5.5字体颜色
- 5.6编写页码
- 6.证明文件
- 7.文件份数
- 8.签字或者盖章
- 第二章 专利费用
- 1.费用缴纳的期限
- 2.费用支付和结算方式
- 3.费用的减缓
- 3.1可以减缓的费用种类
- 3.2费用减缓的手续
- 4.费用的暂存与退款
- 4.1暂存
- 4.2退款
- 4.2.1退款的原则
- 4.2.1.1当事人可以请求退款的情形
- 4.2.1.2专利局主动退款的情形
- 4.2.1.3不予退款的情形
- 4.2.2退款的手续
- 4.2.2.1退款请求的提出
- 4.2.2.2退款的处理
- 4.2.3退款的效力
- 4.2.4特殊情形的处理
- 4.2.4.1因银行或者邮局责任造成必要缴费信息不全被退款的情形
- 4.2.4.2因汇款人汇款后又取回汇款造成汇单无法兑付的情形
- 5.费用的查询
- 6.费用种类的转换
- 7.缴费信息的补充
- 第三章 受理
- 1.受理地点
- 2.专利申请的受理与不受理
- 2.1受理条件
- 2.2不受理的情形
- 2.3受理与不受理程序
- 2.3.1受理程序
- 2.3.2分案申请的受理程序
- 2.3.2.1国家申请的分案申请的受理程序
- 2.3.2.2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分案申请的受理程序
- 2.3.3不受理程序
- 3.其他文件的受理与不受理
- 3.1其他文件的受理条件
- 3.2其他文件的受理程序
- 3.3其他文件的不受理程序
- 4.申请日的更正
- 5.受理程序中错误的更正
- 6.查询
- 第四章 专利申请文档
- 1.文档及组成
- 2.案卷
- 2.1案卷夹
- 2.2文件
- 2.3案卷的立卷
- 3.电子文档
- 4.法律效力
- 5.查阅和复制
- 5.1查阅和复制的原则
- 5.2允许查阅和复制的内容
- 5.3查阅和复制程序
- 6.案卷的保存期限和销毁
- 6.1保存期限
- 6.2销毁
- 第五章 保密申请与向外国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
- 1.保密的范围
- 2.保密的基准
- 3.专利申请的保密确定
- 3.1申请人提出保密请求的保密确定
- 3.1.1保密请求的提出
- 3.1.2保密的确定
- 4.保密专利申请的审批流程
- 5.专利申请(或专利) 的解密程序
- 5.1申请人(或专利权人) 提出解密请求
- 5.2专利局定期解密
- 5.3解密后的处理
- 6.向外国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
- 6.1准备直接向外国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
- 6.1.1保密审查请求的提出
- 6.1.2保密审查
- 6.2申请专利后拟向外国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
- 6.2.1保密审查请求的提出
- 6.2.2保密审查
- 6.3国际申请的保密审查
- 6.3.1保密审查请求的提出
- 6.3.2保密审查
- 第六章 通知和决定
- 1.通知和决定的产生
- 1.1通知和决定
- 1.2通知和决定的撰写
- 2.通知和决定的送达
- 2.1送达方式
- 2.1.1邮寄
- 2.1.2直接送交
- 2.1.3电子方式送达
- 2.1.4公告送达
- 2.2收件人
- 2.2.1当事人未委托专利代理机构
- 2.2.2当事人已委托专利代理机构
- 2.2.3其他情况
- 2.3送达日
- 2.3.1邮寄、直接送交和电子方式送达
- 2.3.2公告送达
- 3.退件的处理和文件的查询
- 3.1退件的处理
- 3.2文件的查询
- 第七章 期限、权利的恢复、中止、审查的顺序
- 1.期限的种类
- 1.1法定期限
- 1.2指定期限
- 2.期限的计算
- 2.1期限的起算日
- 2.2期限的届满日
- 2.3期限的计算
- 3.期限的监视
- 3.1期限的确定
- 3.2期限监视方式
- 3.3期限届满的通知
- 4.期限的延长
- 4.1延长期限请求
- 4.2延长期限请求的批准
- 5.耽误期限的处置
- 5.1作出处分决定前的审核
- 5.2处分决定
- 5.3作出处分决定后的处理
- 6.权利的恢复
- 6.1适用范围
- 6.2手续
- 6.3审批
- 7.中止程序
- 7.1请求中止的条件
- 7.2中止的范围
- 7.3请求中止的手续和审批
- 7.3.1权属纠纷的当事人请求的中止
- 7.3.1.1权属纠纷的当事人请求中止的手续
- 7.3.1.2权属纠纷的当事人请求中止的审批及处理
- 7.3.2因人民法院要求协助执行财产保全的中止
- 7.3.2.1因协助执行财产保全而中止的手续
- 7.3.2.2因协助执行财产保全而中止的审核及处理
- 7.4中止的期限
- 7.4.1权属纠纷的当事人请求中止的期限
- 7.4.2因协助执行财产保全而中止的期限
- 7.4.3涉及无效宣告程序的中止期限
- 7.5中止程序的结束
- 7.5.1权属纠纷的当事人提出的中止程序的结束
- 7.5.2因人民法院要求协助执行财产保全的中止程序的结束
- 8. 审查的顺序
- 8.1 一般原则
- 8.2 优先审查
- 8.3 延迟审查
- 8.4专利局自行启动
- 第八章 专利公报和单行本的编辑
- 1.专利公报
- 1.1专利公报的种类
- 1.2专利公报的内容
- 1.2.1发明专利公报
- 1.2.1.1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 1.2.1.2发明专利权授予
- 1.2.1.3保密发明专利和国防发明专利
- 1.2.1.4发明专利事务
- 1.2.1.5索引
- 1.2.2实用新型专利公报
- 1.2.2.1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 1.2.2.2保密实用新型专利和国防实用新型专利
- 1.2.2.3实用新型专利事务
- 1.2.2.4授权公告索引
- 1.2.3外观设计专利公报
- 1.2.3.1外观设计专利权授予
- 1.2.3.2外观设计专利事务
- 1.2.3.3授权公告索引
- 1.3专利公报的编辑
- 1.3.1申请文件的编辑
- 1.3.2事务部分的编辑
- 1.3.2.1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专利局对发明专利申请自行进 行实质审查的决定
- 1.3.2.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撤回和视为撤回
- 1.3.2.3发明专利申请视为放弃取得专利权
- 1.3.2.4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 1.3.2.5专利权的终止
- 1.3.2.6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1.3.2.7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1.3.2.8专利权的保全及其解除
- 1.3.2.9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1.3.2.10专利权的全部或者部分无效宣告
- 1.3.2.11专利权的主动放弃
- 1.3.2.12避免重复授权放弃实用新型专利权
- 1.3.2.13权利的恢复
- 1.3.2.14文件的公告送达
- 1.3.2.15其他有关事项
- 1.3.2.16更正
- 1.3.3索引的编辑
- 1.3.3.1分类号索引
- 1.3.3.2申请号或者专利号索引
- 1.3.3.3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索引
- 1.3.3.4公布号/申请号(授权公告号/专利号) 索引
- 2.专利申请及专利单行本
- 2.1单行本的种类
- 2.2单行本的内容
- 2.2.1发明专利申请单行本
- 2.2.2发明专利单行本
- 2.2.3实用新型专利单行本
- 2.2.4外观设计专利单行本
- 2.3更 正
- 第九章 专利权的授予和终止
- 1.专利权的授予
- 1.1专利权授予的程序
- 1.1.1授予专利权通知
- 1.1.2办理登记手续通知
- 1.1.3登记手续
- 1.1.4颁发专利证书、登记和公告授予专利权
- 1.1.5视为放弃取得专利权的权利
- 1.2专利证书
- 1.2.1专利证书的构成
- 1.2.2专利证书副本
- 1.2.3专利证书的更换
- 1.2.4专利证书打印错误的更正
- 1.3专利登记簿
- 1.3.1专利登记簿的格式
- 1.3.2专利登记簿的效力
- 1.3.3专利登记簿副本
- 2.专利权的终止
- 2.1专利权期满终止
- 2.2专利权人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终止
- 2.2.1年费
- 2.2.1.1年 度
- 2.2.1.2应缴年费数额
- 2.2.1.3滞纳金
- 2.2.2终止
- 2.3专利权人放弃专利权
- 第十章 专利权评价报告
- 1.引言
- 2.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的形式审查
- 2.1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的客体
- 2.2请求人资格
- 2.3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书
- 2.4费用
- 2.5委托手续
- 2.6形式审查后的处理
- 3.专利权评价
- 3.1核查专利权评价报告请求书
- 3.2专利权评价的内容
- 3.2.1实用新型专利
- 3.2.2外观设计专利
- 3.3检索
- 3.3.1实用新型专利
- 3.3.2外观设计专利
- 4.专利权评价报告
- 4.1专利权评价报告的内容
- 4.1.1表格部分
- 4.1.2说明部分
- 4.2专利权评价报告的发送
- 5.专利权评价报告的查阅与复制
- 6.专利权评价报告的更正
- 6.1可更正的内容
- 6.2更正程序的启动
- 6.3更正程序的进行和终止
- 第十一章 关于电子申请的若干规定
- 1.引言
- 2.电子申请用户
- 2.1电子申请代表人
- 2.2电子签名
- 3.电子申请用户注册
- 3.1电子申请用户注册请求书
- 3.2用户注册证明文件
- 3.3注册请求的审查
- 3.4电子申请用户信息的变更
- 4.电子申请的接收和受理
- 4.1电子申请的接收
- 4.2电子申请的受理
- 5.电子申请的特殊审查规定
- 5.1专利代理委托书
- 5.2解除委托和辞去委托
- 5.3撤销专利代理机构引起的变更
- 5.4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 转移引起的变更
- 5.5需要提交纸件原件的文件
- 5.6纸件申请和电子申请的转换
- 6.电子发文
- 其 他
- 索引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2010版修订说明
- 附 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二章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 第三章 专利的申请
- 第四章 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
- 第五章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 第六章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 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 第八章 附则
- 施行修改后的专利法的过渡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二章 专利的申请
- 第三章 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
- 第四章 专利申请的复审与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 第五章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 第六章 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和报酬
- 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 第八章 专利登记和专利公报
- 第九章 费用
- 第十章 关于国际申请的特别规定
- 第十一章 附则
-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
- 关于修改《专利审查指南》的决定(第343号)
- 关于修改《专利审查指南》的决定(第328号)
- 关于修改《专利审查指南》的决定(2017)(第74号)
- 关于修改《专利审查指南》的决定(第68号)
- 关于修改《专利审查指南》的决定(第67号)
- 关于修改《专利审查指南》的公告(第391号)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