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应用+插件架构,代码干净,二开方便,首家独创一键云编译技术,文档视频完善,免费商用码云13.8K 广告
**第四部分** **吸收神圣真理** A 节 普遍静心方式 灵性生活的开始由普遍静心标志与协助。普遍静心不是一心专注于特意选择的具体体验项目,而是试图全面地认识与吸收神圣的生命和宇宙真理。求道者对生命和宇宙终极本质等更广泛问题产生兴趣并开始思考时,可以说已经着手这种静心。哲学所涵盖的东西,很多都是试图从理性上认识生命和宇宙终极本质的结果。由于可作为思辨结构基础的体验的局限,对神圣真理的纯粹理性认识总是缺乏活力,不完整且不明确。因此无拘束无外援的哲学冥思得不出明确结论,反而经常导致各种矛盾体系或观点。但哲学冥思也不是毫无价值。除在知识领域一定程度上引导求道者外,它还提供一种智力训练,使他能够接受和领会那些知道者传授的神圣真理。 普遍静心的更有效方法是研究有关生命和宇宙的天启真理。这种认识和吸收神圣真理的方式,可从聆听或阅读源自于智慧大师的神圣真理开始。在世至师的语录或去世至师的著述,都是这种普遍静心模式的合适对象,因为求道者通过吸收经由他们揭示的神圣真理,能够将自己的生活顺应于神在宇宙中的目的。 由活着的大师直接传授的神圣真理,最容易被求道者认识吸收。大师的亲自传递,具有求道者从其它来源所接受的信息绝不会有的力量和效用。文字因大师的人生和人格变得鲜活有力。因此很多圣典都强调直接聆听大师口授神圣真理的必要性。如果求道者有机会接触并聆听一位活着的大师,这种聆听神圣真理诠释的普遍静心方式无疑是最好的。 然而,接触和聆听活着的大师,对求道者不总是有可能。这种情况下,通过阅读进行静心也有一些独特优势。对大多数求道者,阅读静心几乎没有其它任何的适当替代,因为它从文字诠释开始。在任何方便时候都能进行。开始于阅读神启真理的静心,具有大多数求道者都能企及的特殊优势。对通过阅读的静心,将在 B 节解释,在 C 节提供。 B 节 阅读作为静心 通过阅读进行静心也有缺陷,因为对神圣真理的文字诠释大多是为了理性研究,而不是用于静心吸收。求道者在这方面遇到的困难是由于(1)静心方法同主题不适应,或者(2)静心方法的缺陷使静心机械乏味,或者(3)静心主题庞大或模糊。 本章推荐的具体静心,避开了造成静心无效和失败的上述所有原因。它不仅仅旨在解释阅读静心的方式,还为满足这种静心形式的要求提供一篇对神圣真理的阐释。这种特别静心,通过(1)保证静心过程与主题相互适应并且符合明智静心的条件;(2)详细解释始于阅读静心的不同阶段;(3)提供一篇专门准备的(将成为合适和重要的阅读静心主题的)神圣真理简述;从而排除了存在于阅读静心的常见问题。 从阅读神圣真理开始的静心形式,有三个阶段: 1. 在第一个阶段,求道者必须每天阅读,同时还要透彻地思考对神圣真理的阐述。 2. 在第二个阶段,实际阅读已不必要,但要在内心不断地温习和思考阐述主题。 3. 在第三个阶段,已完全没有必要分别和连续地复习阐述的文字,对主题的散漫思考也就此告终。在静心的这个阶段,心已不再有任何的思路,却对阐述文中表述的至高真理,有着清晰、自发和直觉的认知。 由于明智静心在于对具体主题的透彻思考,所以对静心的最大帮助是一篇对静心主题的简明阐述。下面(C 节)提供的神圣真理简述,涵盖了整个创世故事,以及对道路和成道目标的完整叙述。求道者可明智地阅读此文,吸收它所包涵的无上真理。 这个特别静心形式极其容易和有用,因为对主题的阅读和思考必须同步进行。此外,对主题的简明阐述,排除了无关想法的可能干扰。冥思长篇大论或著述,即便熟悉,也很难避免不相关念头的干扰。因而不可能对之自发冥想。长时间冥思抽象概念或具体的体验对象,无关念头也很可能出现。但若静心主题是对超验真理的简述,无关念头则很难出现。求道者按照上述解释的方式,冥想下面的神圣真理阐述,静心不仅会变得自然容易,愉快启迪,还将成功有益。从而向生活目标的实现迈出重要的一步。 C 节 神圣真理 (用于阅读静心) 灵魂到超灵的旅程 阿特玛或灵魂实际上等同于一体、无限和永恒的帕若玛特玛或超灵。事实上灵魂超越了浊、精和心世界,却把自己体验为有限,这是由于它与夏里亚或浊体、普拉或精体(欲望和生命力的载体)以及末那或心体(心之基地)的认同。灵魂在超越状态,是无形、永恒而无限的一,但它却将自己认同于多样、有限而可灭的形式现象世界。这就是摩耶,或者说宇宙幻相。 有限物体的现象世界纯粹是虚幻虚假的。它有三个状态:(1) 浊,(2)精,(3)心。虽说全都虚妄,这三个世界状态却代表着不同程度的虚妄。因此,浊界离真理(神)最远,精界离真理较近,心界离真理最近。三个世界状态皆因宇宙幻相而存在,灵魂必须超越它才能实现真理。 创世的唯一目的就是让灵魂有意识地享受无限的超灵状态。虽然灵魂永恒地存在于超灵并与超灵一体,却不能独立于受时间限制的造物界,觉知这种神圣一体性。必须首先进化意识,才能证悟它同独一无二的无限超灵一体的真实状态和性质。意识进化要求主体与客体二元,即意识中心与环境(形式世界)。 灵魂是怎样陷入幻相的?无形、无限与永恒的灵魂是怎样将自己体验成有形、有限与可灭的?普如刹或至灵又是怎样将自己认同于普若奎提或自然世界的?换言之,灵魂置身其中的宇宙幻相起因是什么? 为了证悟一体、不分、真实和无限超灵的真实状态,灵魂需要意识。灵魂也确实得到了意识,却不是对神的而是对宇宙的意识;不是对超灵的而是对其影子的意识;不是对一的而是对多的意识;不是对无限的而是对有限的意识;不是对永恒的而是对无常的意识。因此灵魂非但没有证悟超灵,反而卷入宇宙幻相;虽说实际上无限,它却把自己体验为有限。换言之,灵魂发展意识,却不是对自身真性,而是对现象世界亦即其影子的意识。 要获得对现象世界的意识,灵魂必须采用形体(作为媒介)来体验世界,意识的程度和种类由作为媒介的形体的性质所决定。灵魂首先采用浊体,获得对浊界的意识。它最初获得的浊界意识,属于最局部和初级类型。进化开始,灵魂也相应地采用最不发达的形体(比如石头形体)。进化的驱动力,乃意识从不同欲望或状况所保存的印象(业相)中接收的动力。因此在一个形体培养的业相,必须通过一个更高级形体之媒介和相应更发达的浊界意识来解决实现。所以,灵魂必须采用越来越高级的形体(如金属,植物,虫,鱼,鸟和兽),直到最后采用人类形体,获得(在所有认知、感受和意愿方面)对浊界的全意识。 业相造成意识进化和相应形体的方式,在普通体验中有个适当譬喻。如果一个人希望在舞台上扮演国王角色,只有穿上国王服装登台表演才能体验。这也适用于愿望和欲望,只有整个状况及适当媒介发生实际变化,愿望和欲望才能解决实现。这个譬喻很能说明认识进化的驱动力;它不是机械的,而是有目的的。 业相不仅带来形体(身体)的进化和与之相关的意识类型,还导致意识受现象世界吸引。这使意识的解放(即意识从现象世界中撤向灵魂本身)在亚人类阶段不可能,在人类阶段困难。由于意识抓住先前的业相不放,由于对现象世界的体验受制于对适当形体媒介的使用,灵魂在每一个进化阶段都将自己认同于形体(比如石头、金属、植物、动物等)。因此实际上无限无形的灵魂,把自己体验为有限,并且根据意识发展的程度,把自己视作石头、金属、植物、虫、鱼、鸟或兽。最后,灵魂用人类形体体验浊界时,认为自己是一个人。 灵魂在人类形体发展出全意识,不再需要进一步的浊形体(身体)进化。形体的进化随人体的获得而告终;为体验在人体中培养的业相,灵魂必须一次次地以人身出生。它必须经历的无数个人体,由羯磨律亦即其先前业相(善恶苦乐)的性质所决定。在这些生命期间,永恒的灵魂认同于可灭的浊体。 在人体中发展对浊界的全意识时,灵魂还同时发展精与心体;而只要其意识仅仅局限于浊界,它就不能在觉醒状态有意识地使用这些身体。只有当它的全意识转向内,也就是自身,灵魂才意识到这些身体及相应的世界。通过精体意识精界时,灵魂认同于精体;通过心体意识心界时,灵魂认同于心体;正如它通过浊体意识浊界时,与浊体认同。 灵魂的归途在于摆脱与浊、精和心体认同的幻相。注意力转向大我知识及大我证悟时,使意识面对现象世界的业相就会逐渐松懈与消失。业相的消失跟宇宙幻相面纱的刺穿同步进行,灵魂不仅仅开始超越现象世界的不同状态,还开始认识到自己有别于其三体。道路始于灵魂努力找到自己,并把全意识转向真理(神)时。 在第一个阶段,灵魂整个失去对其浊体和对浊界的意识,并且通过它所认同的精体媒介体验精界。在第二个阶段,灵魂完全失去对其浊体和精体的意识,还失去对浊界和精界的意识,并通过它所认同的心体媒介体验心界。在这个阶段,灵魂可以说面对面地看见神或超灵。它认出(被它客体化的)超灵的无限,却把自己视作有限,因为它仍然认同于心或心体。 因此产生这样的悖论:实际上无限的灵魂,看见其无限状态,却继续把自己看作有限,这是因为看见其无限状态的同时,它把自己视作心。灵魂把自己想象为心,把心的对象看作超灵。而且,它不仅渴望与客体化的超灵合一,还努力地实现这种渴望。 在第三个阶段,灵魂的全意识进一步向内(即向自身)撤,它甚至停止与心体认同。所以,在第三也是最后阶段(即目标),灵魂停止认同它为进化全意识而发展的三体中的任何一个。它现在不仅知道自己无形体并且超越一切身体和世界,还完全有意识地实现它与一体、不分、真实、无限超灵的结合。在这种真理证悟中,灵魂享受超灵所特有的无限极乐、和平、能力和知识。 本初,灵魂因尚未进化意识,意识不到它与超灵一体。因此,它虽然是超灵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不能证悟这种一体性,或者体验无限的和平、极乐、能力和知识。即便在意识进化完成之后,灵魂还是不能实现超灵的状态(尽管它一直存在于并与超灵同在),因为它的意识因与意识进化相关的业相,被局限于现象世界。甚至在道路上,灵魂也意识不到自己,而仅仅意识到自身的影子,即浊、精、心世界。不过,在道路终点,灵魂摆脱了有关浊、精、心界的一切业相和欲望;这使它有可能摆脱因与浊、精、心体认同,而认为自己有限的幻觉。在这个阶段,灵魂彻底超越现象世界,获得对大我的意识和证悟。为达到该目标,灵魂必须保留全部意识,同时知道自己不同于夏里亚(浊体),普拉那(精体,即欲望和生命力的媒介)和末那司(心体,即心之基地),还知道自己超越了浊、精、心世界。 灵魂必须通过(1)从业相枷锁中解放自己,(2)认识到自己不同于其浊、精和心体,从而逐渐地摆脱自身有限的幻觉。歼灭妄我,即 “我是浊体,我是精体或我是心体” 之幻觉。在摆脱幻觉的同时,灵魂依然保留全意识,这带来对大我的知识和对真理的证悟。逃脱宇宙幻相并完全有意识地证悟自己与无限超灵的一体,是灵魂的漫长历程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