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应用+插件架构,代码干净,二开方便,首家独创一键云编译技术,文档视频完善,免费商用码云13.8K 广告
**第三部分** **随时准备服务** **准备好根据禀赋和能力提供服务** 求道者必须时刻准备着为人类的事业服务。他不必做其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而是必须根据个人禀赋和能力,选择力所能及的工作。但对自己能够提供的任何服务,即使外部条件极为艰难,也要坚持做。 **不坚持受限我的要求** 他可能会经受很多考验,但随时服务的决心不可动摇。然而,求道者绝不可执著于服务的念头,即最佳效果只有通过他本人才能取得。凡是需要提供的服务,他都不惜付出任何牺牲去做;绝不被 “这都应该归功于我一个人” 的错误想法所束缚。若是提供服务的特权给了别人,他也不生嫉妒。假若提供服务是为自我寻求机会,那则是一种自私形式。在灵性生活中,真正有价值的服务不应含有丝毫的自我念头。没有必要自己独占或者只有我才能给予他人。必须彻底抛弃一切形式的自我。服务应该是在需要时自发自由地产生。必须以合作的精神提供服务,其中不坚持受限 “我” 的要求。 **摆脱伟大与渺小对立** 求道者若能完全超然地对待一切工作及其结果,就会摆脱伟大与渺小之间的毒害性对立。世俗人通过成就来感受其孤立性存在。因而自然地倾向于按有形的数量来判断成就。他们追逐伟大的事物,轻视渺小的事物。从灵性角度看,所谓渺小的事物往往同所谓伟大的事物一样重要。求道者没有动机厚此薄彼;因而以同样的热情对待大事和小事。 **传统局限了服务范围** 在灵性生活中,即使是小事,也跟大事一样重要。但世俗传统却往往认识不到这个简单的道理。若遵循传统公认的观念,可为同类服务的范围就会被人为地局限于那些传统上认为重要的事情上。很多真正对生活至关重要的东西受到忽视,从而导致生活在灵性上贫瘠。 **公认价值决定服务领域** 因此,在一个纯粹由物质生活概念所支配的社会里,对服务的解释是提供面包、衣服或其它物质生存设施;在一个重视知识文化价值的社会里,对服务的解释是以不同方式传播学问;在一个欣赏美的社会里,对服务的解释是安排艺术品的生产和分配;在一个对难以言表的心灵价值敏感的社会里,对服务的解释是建设那些有助于培养和表现心灵的渠道;在一个觉知到灵的至高意义的社会里,对服务的解释是传递灵性认识。在这些不同类型的服务中,有关灵性认识的服务是最高的。因为灵性认识包括了对人类一切问题的正确观点,并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两类服务** 如缺乏灵性认识,为他人服务的愿望就会受到有限观念的制约。服务有两类:给他人的生活增添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或者从他人的生活中排除那些阻止他们获得有价值东西的障碍。如果我们的价值观念狭隘,所能提供服务的范围也相应变得狭隘。 **重要的小事** 服务的范围不局限于大举动,比如给公共事业捐赠大笔款项等。在小事中表现爱也是服务。一句让颓丧的心受鼓舞的话,一个把希望和欢乐带入沉郁的微笑,如重大牺牲和英勇舍己一样堪称服务。一个从心中抹去怨恨,使之重新跳动着爱的眼神,也是服务,尽管其中也许没有服务的念头。单独看,这些似乎都是小事,但生活就是由很多这样的小事组成的。若忽略这些小事,人生不仅不美好,而且不灵性。 **世俗评价中的错误因素** 世俗人倾向于以规模来判断正面贡献,在判断困难障碍和逆境时也犯类似的错误。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讲,别人的不幸必须达到可怕的程度才值得注意。世俗人的特点是更重视那些外在和有形的事物,而不是内在生活中的沉默因素。例如,毁灭性的战争被视作比充满仇恨的残喘生命更大的灾难;虽然从纯粹的灵性角度看,充满仇恨的生命丝毫不亚于毁灭性战争的罪恶。由于大量有目共睹的残酷事例,战争呈现出极大的重要性。但仇恨同样不美好,即使尚未付诸于外部行动。这样,相对于因欲壑难填而深受煎熬的心,瘟疫伤残和临终痛苦也更能引起世俗人的注意。 **服务领域乃生活整体** 对于不求名利热心服务的求道者,凡是阻挠或歪曲充实生活释放的事物都值得注意,无论它在世人眼里是大是小。在宇宙生命的流动中,帝国的兴衰占有一席之地,悲哀的瞬间也同样有着自身的位置。一方的重要性,不应从另一方的角度来衡量;一方的要求不应因另一方的要求而受忽视。求道者视生命为有机整体,不让任何部分,以其它部分为代价,来垄断其注意力。 **发自爱的服务确保和谐** 求道者即使在提供无私的服务时,也要不断警惕自己的头脑。求道者必须做到谦卑,诚实和真挚。所提供的服务不能是为了纯粹的炫耀,而应是真爱的结果。如果求道者受爱所激发,他的爱将使他与其他工作者完全和谐相处,不生嫉妒。如果共同工作者之间不是完全和睦,所提供的服务就不符合灵性理想。此外,若是求道者在提供外部服务时缺乏爱的精神,他只是在履行责任,如世间机构中的雇员。在世间机构中,人们为工资工作。使其保持效率的充其量是一种冷漠的责任感,他们的工作不可能具有发自爱的工作所具有的内在美。 **与大师联系的重要性** 求道者若有幸同一位大师建立联系,就能最好地吸收真正服务的教训。大师不是靠说教而是通过榜样来教导。目睹大师亲自为人类提供服务,求道者因为爱大师而敏于捕捉该精神。和大师的联系还有助于吸收合作精神。对大师共同的爱使求道者之间很容易培养这种精神。他们服务是因为大师希望这样。他们做大师的工作而非自己的;做工作不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而是因为大师的委托。因此都摆脱了任何的个人要求、权利或特权概念;仅仅热衷于大师的工作;一旦被召唤,随时准备着尽其所能为大师的事业服务,同样准备好把工作移交给另一个更胜任的求道者。 **服务中不张扬** 在这个类型的合作中,求道者在某种意义上是在互相服务,因为他们都把大师的工作看作自己的。在做大师的工作时,如果一个求道者对另一个有所帮助,那么他对同道者提供的服务则不亚于对大师的服务。在这种服务中,不存在发号施令,因为求道者始终意识到他当作自己的工作来做的是大师的工作。他还知道,大家作为求道者都是平等的;因此容易培养以彻底谦虚的精神进行服务的习惯。若是服务使人骄傲,等于没有服务。最难做到的一件事情是服务时不发号施令,不张扬,无高低贵贱意识。在灵性世界,谦虚至少与 “有用” 同等重要。 **服务之理想** 大师服务他人时,不是因为对工作的执著,而是为了帮助,也是为了给弟子树立无私服务的榜样。服务他人时,大师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体验到自己被服务。在一体性的不减喜悦感受中,大师知道自己同时是众生之主和众生之仆。因此体现了服务的理想,其中既无对接受服务者的束缚,又无对提供服务者的束缚。有大师作楷模,求道者就能快速实现真正服务的理想。但除非求道者掌握了服务艺术,否则灵性准备就不能说彻底。这种服务艺术给予快乐而非厌倦;带来自由而非束缚;没有索求与反索求,惟有自发的自由给取。它摆脱了个人欲望的负担,由常新的充实感所维系。 田心译自美赫巴巴著《语录》第六修订版第三卷第 127-134 页,希瑞亚基金会 2007 年出版